石原結實博士醫論~ 病從寒中來~血液污染的原因~少食健康

A12.jpg

 

~病從寒中來~

耳溫.口溫.腋溫.肛溫.額溫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9091304598

在上午10點左右測量腋溫。女性應該在生理期之後、排卵之前的這2週內測量。因為排卵後體溫會受荷爾蒙影響而上升。

 

 

體溫高低 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關鍵

http://history.n.yam.com/uho/healthy/201010/20101025918514.html

「感冒」的英文是「Cold (寒冷)」,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體寒是萬病之源」。

人類不像動物身上覆有毛皮,因此推測最早的人類出現在熱帶地區。人類雖然有可以對抗暑熱的體溫調節器官,卻缺乏抗寒的特別機能,以致於容易發冷,可想而知一著涼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譬如說,一到冬天,感冒、肺炎、中風、心肌梗塞、高血壓等循環系統生病的患者就會增加。此外,癌症、腎臟病、糖尿病、膠原病等疾病的死亡率,幾乎都會在寒冷季節裡上升。

另外,一天當中外界氣溫及體溫最低的半夜三至五點時段,也是人們死亡率最高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點,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發癢都會變嚴重。

原因是在平常的體溫下能夠正常代謝、燃燒的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的處理變得不順暢,血液裡產生了剩餘物質及代謝廢物開始汙染血液。

 

天剛亮時原本最低的體溫,會漸漸開始升高直到下午五點左右。通常我們的體溫在下午兩點到八點左右升到最高,一天當中最低體溫和最高體溫也會相差達1 ℃。

 

 

具有西醫背景的石原結實博士,運用中醫和自然療法探求疾病的成因,
長期看診的總結: ”病從寒中來 ”
「升溫、排水、凈血」健康法
(節錄)
---50年前的日本,孩子們的平均體溫都在37℃左右,成人的平均體溫在36.5℃-36.8℃之間。 現代人幾乎一年到頭都處於低體溫中,何謂「低體溫」?就是指體溫不到36.5度 。我們的身體在36.5 - 37℃ 的體溫下運作得最好。然而,近來卻有人體溫不到36.5℃,甚至不到36℃。
現在門診病人的體溫,頂多也只有36.2℃-36.3℃,大部分的人都是三十五度多左右。與五十年前相比,體溫大約降低一度左右。

---體溫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包含了對代謝及免疫力的影響:
體溫每降低1℃,免疫力就會下降30%,基礎代謝率就會降低12%。
體溫上升1度,免疫力增強5-6倍。
人體內的腸子,擁有全身七成的免疫細胞,一定要設法溫熱腸子。(外可用"肚圍"保暖)
(註:艾灸神阙、气海、中脘就是很好的温热肠子的方法。 )
---醫學上已確認,癌細胞容易在35度的低溫下增生。
 
體溫下降的原因 

(1)攝入太多導致體溫下降的食物 (生冷蔬果、 冷飲和 冰品等)(全年是夏日生活型態)
(2)過度飲食
      ---應充分咀嚼,減少食量 以穀菜食為主 攝取未精白的穀物  攝取全食物飲食 
 
(3)水分攝取過度
(4)過度控制鹽分攝取 
(5)夏天空調的使用

(6)充滿壓力的現代生活
(7)化學藥品、化學調味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攝取 
 西藥,其實就是化學藥品(甲狀腺荷爾蒙劑除外),可說全都會造成身體溫度下降。
(8)運動和肌肉活動的不足
(9)為了美觀而穿的不夠保暖
(10)洗澡習慣的改變-   淋浴取代了 泡澡(可泡腳保健)
 
簡易食物陰陽屬性分辨法:
  ★以「顏色」分辨──紅、黑、橙、黃色的食物優於藍、白、綠色的食物。
  例如,紅茶(色=溫)優於綠茶(綠色=冷)等。
  ★以「硬度」分辨──堅硬的食物優於柔軟的食物。
  例如,日本煎餅(硬=溫)優於奶油糕點(軟=冷)等。
 
  ★以「產地」分辨──北方產的食物優於南方產的食物。
  例如, 蘋果(北方=溫)優於香蕉(南方=冷)等。
  ★以「部位」分辨──若是蔬菜的話,根莖類植物優於葉菜類植物。
  例如,胡蘿蔔(根=溫)優於萵苣(葉=冷)等
 
辨別食物陰陽屬性時,產地優先於顏色。像咖啡、蕃茄都是暖色系的食物,但因為是南方產的,所以歸類為冷卻身體的食物。

另外,有些陰性食物在加熱或加鹽後會轉為暖和身體的食物。例如綠茶雖是陰性食物,加熱發酵後變成紅茶,就屬於陽性食物了。而白蘿蔔也是陰性食物,但加鹽加壓做成蘿蔔乾後,就變成陽性食物了。

體質寒的人如果實在很想吃陰性食物,就加熱或加鹽來吃吧!(或加入溫熱性調味料)
 
日本有句俗諺「八分飽健康無病,十二分飽常跑醫院」
吃太多,(若是代謝不完全),造成血液裡的雜質越來越多,身體也會越來越虛、越冷,導致免疫力也跟著下降。

中醫和自然醫學認為:「水分」太多是有害的,水有冷卻(致冷)的作用,水多生寒!   

體內多餘的水分會使體溫降低,這和淋了雨會讓身體受涼、洗完澡不把身體擦乾會越來越冷的道理是一樣的。
 
水份攝取過量,或是排尿量太少等原因,當水分的出入失去平衡,多餘的水分在身體內囤積起來,造成所謂浮腫或水腫的「水毒」體質。(「水毒」是日本流派的中醫說的,仲景稱「水氣」,後代中醫稱為「冷水」。)
 
人體不可欠缺水分,但只須攝取必要的量並加以充分利用,再徹底排出來就行了;反之,這些水分若沒有充分利用,也沒有排出來,反而囤積在體內,那麼這些水分,正是現代人罹患各種疾病的原因。
 
即使目前沒有顯著的症狀,只要有下列現象,都表示體內水分過多:
  .各種健康檢查數據都很差的人
  .本身並沒有很胖卻有小腹的人
  .胃下垂又吃很少的人
  .下半身容易覺得冰冷的人
  .皮膚白皙又有點圓滾滾的人
  .拍肚子時覺得有水聲的人等等
 
鹽分(含有多種礦物元素的天然鹽,而不是化學合成的食鹽)具有下列效能:

  1.保持體液(血液和淋巴液)恆定的滲透壓,維持水分的代謝和體液的PH值(酸鹼度)。  
  2.幫助肌肉發揮收縮作用。
      3.與神經(興奮)的傳導有關。
  4.成為胃液、腸液、膽汁等消化液的原料。
  5體內的有害物質之解毒。
  6.促進新陳代謝,並提高體溫。
 
充分攝取鹽分,在體內利用,再通過汗液或尿液排出體外。只有這樣,鹽分才能發揮其適當的生理功能。
遵從自己的身體本能來攝取鹽分,但也別忘了事後要利用運動、泡澡、洗三溫暖、喝生薑紅茶、喝紅蘿蔔蘋果汁等方式,來促進排汗與排尿。
 
過分敵視鹽,認為「鹽分」會對身體有害,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所攝取的鹽分沒有被充分排泄出來,囤積在體內的緣故。
如果鹽分攝取不足,就會引發下列各種症狀:

  1.讓新陳代謝變慢,並降低體溫。
  2.食慾降低。
  3.造成肌肉收縮力與神經興奮的傳達作用低下,進而引發痙攣。
  4.造成心臟肌肉收縮力變弱,導致血壓下降(無力感或倦怠感),甚至會引發休克。

  5.迫使腎臟必須賣力工作,透過血液從尿液裡再度吸收鹽分回來,因而產生過勞現象,導致腎臟功能減退的結果。
 
低鹽真的健康嗎? 最新研究質疑  2011. 
蛇伤的治疗-  窍门就在忌盐,如果让病人忌盐几天,再吃上几剂解毒、生肌的药,伤口很快就长好,而且不再腐烂。就这么一点奥妙,可要是你不知道,你会被折腾得够呛。
一位病人就是因為聽西醫的錯誤論,而不吃鹽多年,結果造成雙腿無力,自述走路時雙腳如踩在軟橡皮上, 有些骨質疏鬆症是吃西藥過多與不吃海鹽所造成的,......

多喝水對健康無益? 恐致低鈉血症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75

古医书:饮水多致水(饮)停留在心下则为心悸心痛,停留在肺部致胀满喘咳,停留在肋下致肝气凝结疼痛,停留在肾脏致肾病肿胀,停留在脾胃致腹肿身重,停留在全身致颈椎病与痛风等

http://tieba.baidu.com/p/1793245868?pn=2##43

心脏病、肾脏病、水肿病的人要慎重饮水!   把“多喝水”当做防病保健的观点是严重的...     误导!

难道许多古医、古人关于“多喝茶、水”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告诫全然错了?难道所有的饮食都求适量和平衡而唯独茶和水属于例外?

凡水就会致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会伤到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等等症状)、

水的属性不会“滑肠”

 

 

水是“阴中之阴”的寒凉物质,而单纯的寒凉体质者如果喝多了水又会造成“寒症”病。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水是非常敏感的——比如“阳虚”引起消化不良的人(“阳虚”者犹如锅底无柴薪,缺乏“热源”,食进去的食物经过水的掺和以及降温处理就更加无法消化,

古人在治疗结石的方法和方药中从没有喝水治病的记录,

水湿很多时候会致“湿热”,会加重结石病情(参看“中药方剂”诠释便知)!

水喝多了就会使人体湿度增加,其病理变化过程是脾胃“干湿度”失衡会影响到肠胃的消化能力,消化能力不好就会影响到营养吸收,营养吸收不好就会削弱人体免疫功能,

水的漫舞:水腫與老化的關係,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

心臟衰竭是極端的全身供血不足,引起的是全身性的急性水腫,同理,局部的供血不足,就會引起局部的水腫。這種水腫是共通性的,只要哪裡供血不足,哪裡就會水腫。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0031

「共振理論」是血液循環最合理的解釋。同時印證了中醫「氣」與「經絡」的說法.

氣即共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692

 

"足腰保暖『療癒力』"

肌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不過,與上半身的肌肉相比的話,背部肌肉、臀部、下肢肌肉等支撐體重的肌肉其實更容易衰弱…也是因為使用下半身肌肉的機會變少之故。正因如此,走路等運動才顯得更為重要。

腹肌是對健康與生命力影響甚大的肌肉力量,從加拿大的大學研究資料也看得到這樣的說法。

鍛練腹肌而有肌肉力量的人,則因為"肚子=腸胃等各種內臟器官"經常保持溫熱,所以不僅精神好,免疫力也變強。

全身的肌肉有百分之70都集中在下半身。因此重點式地鍛練、維持下半身肌肉,不僅可以預防跌倒,對於保持全身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

http://tw.myblog.yahoo.com/b0973@kimo.com/article?mid=5179&prev=5185&next=5167&l=a&fid=6

 

中國人還有一套辨證法,後來變成日本人很會用,叫做「氣.血.水」辨證,雖然不具全面性,卻有提示性的意義。不要以為人只有氣跟血,中間還有「水」,氣是陽,血是陰,水是中間那個像津液的東西。人有「氣滯」,有「血瘀」,有「水毒」,這三樣,哪一樣出問題你都得處理的好才行哦。就像很多人的心臟病,是水毒型心臟病啊,水的代謝很差,每一個細胞都微微浮腫,把血管壓得壓力很大、雜質很多啊,這種的,你去治心臟、挖血管有什麼用?你要把水抽掉啊。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層面嘛。

 

日本人的水果通常是只吃當季最新鮮的,吃水果的密度沒有很高,當季的西瓜吃一吃、當季的哈密瓜吃一吃,過季了,就覺得「這個不夠滋補,不要了」。吃水果的頻率不高,加上平常吃得夠鹹,可以排掉一些水毒.
http://bbs.zyy123.com/thread-26300-1-1.html

 






 

~血液污染的原因~

 

血液污染的原因:
1.饮食过量
2.压力
3.寒症
4.运动不足
5.水分摄取过量、排泄不畅
 
血液净化反应:
1.炎症、发烧、食欲不振
2.呕吐
3.痢疾
4.出疹子
5.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栓、出血
6.癌症
水多即成毒~ “水毒”和体温低下共生共存 ~  “花粉症”也是体内水分过多造成的
 
 
 
下半身不活動,身體就會變冷

…運動不足、也就是肌肉運動不足,會降低體熱的產生。

尤其是,人的肌肉70%以上都存在腰部以下的位置。經常走路、或多做下肢運動是極為重要的。

 
「體寒」分為六個典型:1.全身性體寒  2. 下半身體寒   3. 體表血液循環不良  4. 燥熱體寒
5. 水分過多而體寒   6. 氣寒
(別以為手腳發燙、臉部潮紅、常出汗,就不會有寒涼症,有可能是「隱性體寒」)
 
「體寒」的三大徵狀:腹部冰冷、大量冒汗、身體浮腫
                 吃太多、太快是「體寒」的根源 充分咀嚼、少量飲食
 
 
依不同「體寒」典型的治療方法
1.「全身性體寒」的人以泡澡.運動.中藥來調整改善
---這一型的人不太運動,而且水分攝取過多,以致容易發生水中毒症狀(酸痛、疼痛、暈眩、耳鳴、心悸等)…
2.「下半身體寒」的人以根菜類食物來恢復精力
3.「體表血液循環不良」的人要排出多餘水分

4.「體寒.燥熱」的人採取讓血氣運行順暢的飲食和泡澡
5.「水分過多而體寒」的人要排出體內囤積的水分
6.針對「氣寒」的人要吃陽性食物及冥想訓練
石原醫師所提出的增溫治病理論,以飲食、中藥、緞練肌肉、泡澡、貼布為主。而在緞練肌肉部分,更是點出了下半身的重要性!因此在緞練方面以健走、舉啞鈴和抬腿、屈膝蹲坐為主。
 
充滿錯誤的健康風潮
.減鹽風潮造成中風及心肌梗塞增加
.過份限制鹽分攝取造成癌症發生
.「減少米飯攝取」不健康
.高蛋白質對健康是一種鬧劇
.飲食歐美化,疾病也隨之歐美化
.一天八十大卡也能健康
.一天攝取兩公升的水對健康好嗎?
.喝水過多是造成消化不良的理由
.高膽固醇的人也能長生
.活性酵素燃燒病原菌及老舊廢物
 
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三大死因都與因體寒而硬化有關!
  失眠、肥胖、濕疹,都和水分囤積造成體寒有關!
  糖尿病、痛風、脂肪肝等陽性病,也屬隱性體寒症!
  疲勞、掉髮、頻尿、男性雄風、婦科疾病,都和下半身體溫暖不暖有關!
 
 
 
例如:治療便秘,讓大腸溫暖比補充水份多吃蔬菜重要;
J先生糖尿病:糖分積在下半身而體寒,5個月後,回復正常值,體重減5公斤。
 
S先生大腸癌:進行特殊溫熱療法(遠紅外線三溫暖等),至今10年仍健康,也不需裝人工肛門。
 

 
使身體溫熱的八種食物選擇基本原則
原則1 選擇顏色偏紅、黑、黃、橘色的食物
原則2 選擇北方生產的食物
原則3 選擇向下生長的蔬果
原則4 選擇水分少的食物
原則5 充分攝取動物性食物
原則6 與其用醋不如用鹽調味
原則7 選擇加熱食品,起司優於牛奶
原則8 考慮體質與陰陽性疾病的飲食生活
 
薑是身體溫熱之王
薑讓「氣」、「血」、「水」流通正常
「氣行」順暢,就能溫熱身體 薑完全沒有副作用!!

循環系統不佳的患者建議作半身浴
 
 加拿大自然醫學醫師 王佑驊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給我發燒,我能治療任何疾病。」因為他知道發燒能夠完全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透過發燒,希波克拉底能夠傾聽來自身體的訊息,並加以配合輔助它的療癒,如此順應身體需求做出正確的反應,才是好的醫師,而不應該溫度一提昇就一味地只想著退燒。
 

奈米材料治腫瘤 獲國家創新獎    「腫瘤熱治療」是外科手術、放射線及化學藥物療法外,一種全新的治療腫瘤方式。

 
癌細胞在體溫35.0℃時,增生的速度最快。相對地,體溫達到39.3℃以上時,癌細胞就死光了。
而流行病學及一些相關文獻已證實癌細胞「怕熱」。


 
較早是在1866年,德國的醫學博士Busch發表的研究論文當中指出:「有患者因為丹毒(由產膿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膚或粘膜炎症。「丹」是紅色的意思。)或肺炎等感染症而引起持續高燒,因而治癒了癌症。」(有一例為兒童面部腫瘤,因感染丹毒高燒後腫瘤消失了(有組織學證實),
1900年代初期,紐約紀念醫院整形外科醫生的許多論文中也指出:「無法動手術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在感染了丹毒的38人當中有20人痊癒。」

此外,從鏈球菌等提取混合毒素給312位無法進行手術的癌症患者投藥,患者因發燒而痊癒的病例有134例。
 
日本的國立預防衛生研究所(現在的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在1978年也發表以下實驗結果:「由人體中取出的子宮癌細胞,分別給予32~43℃的溫度變化後,和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在39.6℃以上的情況下於10天左右全數死亡,正常細胞則不受影響。」
 
針對癌症進行溫熱療法(Hyperthermia、加溫療法)。
 

 
除了肺炎或血管疾病等這些明顯受寒冷影響的疾病以外,癌症、腎臟病、糖尿病等也是在冬天死亡人數最多,由此可見,「寒涼=體寒」,
 
①下半身缺少肌肉
②壓力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良
③冷氣的不良影響
④錯誤的洗澡方式
⑤服用過多藥物
⑥錯誤的飲食習慣使體溫降低

「緊張的荷爾蒙」──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大為增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體溫也會下降。

在浴缸裡充分浸泡身體,能讓全身血液循環順暢,促進器官和細胞的新陳代謝,使體熱上升。
另外,泡澡也能促進排汗、排尿,將多餘水分排放,更能令體溫上升。
 
 
不光是鎮痛、解熱劑,幾乎所有的西藥都會令體溫下降。只要想想因服用這類藥物而產生藥疹(蕁麻疹、濕疹)、嘔吐等副作用就會明白。因為藥物使身體變得寒涼,身體自動的機制會試圖排放多餘的水分,令身體溫暖起來,所以才會產生藥疹或嘔吐等反應。
 
 
 
充分咀嚼、少量飲食是消除體寒的不二法門!
吃得過量和肥胖是造成血液混濁的元兇。
一旦便祕,原本應該和大便一起排出的膽固醇、脂肪、糖等多餘物質會被身體吸收,使得血液混濁。
防止便祕也是使血液乾淨的重要條件,fiber
 
血液中的代謝廢物會隨著汗、眼屎、鼻屎、糞便、尿、痰等排出體外,其中排出最多的是尿。
 


儘管如此,現代醫學的治療,只要一發燒就急著退燒,又以「為了補充營養」為由而讓病患吃多。這並不符合自然法則。包括日本在內的先進國家,雖然醫學進步日新月異,但各種病症和病患人數卻有增無減,這都是因為治療時違反了自然法則。
 
为什么生活水平提高了,医学进步了,疾病种类和生病人数反而增加了……
 
攝取水分,要選利尿效果好的食物
我們的身體,擔任排出鹽分和水分功能的器官是腎臟和皮膚。因為器官也都是藉熱能在運作,所以水、綠茶、咖啡、果汁、清涼飲料等會使體溫降低的飲品,若大量飲用當然也會使腎臟和皮膚溫度降低、造成功能減退,以致妨礙水分的排出。
 
對於攝取過量肉類(陽性食物)的民族來說,生菜(沙拉)是不可或缺的副食品,原因除了是補充肉類所欠缺的維生素、礦物質等,也可說是為了取得「熱」(肉類)及「冷」(生菜沙拉)之間的平衡。
 
 
事實上香蕉、鳳梨、芒果、蕃茄(原產地南美)、檸檬、橘子、小黃瓜(原產地印度)、西瓜、(原產地印度)、等都會讓身體冷卻下來。因為喝咖啡而導致胃痛,甚至引起腹瀉(胃痛、腹瀉都是身體「寒涼」的症狀)就是最好的證明。
 
 
蕃茄、咖啡等雖然都是深色的,但因為產地是來自南方,請歸類在陰性食物之列。
相反的,蘋果、櫻桃、葡萄、梅乾等,在北方出產的食物,則不具有使身體變得寒涼的性質。
 
相反的,朝太陽相反的方向生長的根菜類蔬菜,如牛蒡、胡蘿蔔、芋頭、雖然是白色的蘿蔔、長蔥、洋蔥、生薑、山藥等,都是能令身體溫起來的食物。

此外,同樣是葉菜類,菠菜、小松菜、長蔥(土壤以上的部分)等顏色深的蔬菜,能夠溫暖我們的身體;高麗菜、白菜、洋蔥類等葉片捲在一起的植物,也不會使體溫降低。
 
 
 
流感的感染,是因為免疫力低下
 
寒冷才是造成感冒的原因,所以要隨時注意保暖,積極溫熱身體,避免身體過度寒冷。人體內的腸子,擁有全身七成的免疫細胞,一定要設法溫熱腸子,而穿肚圍是最有效的方式。
 
近年來有開發出克流感用藥。這也是全球首度出現的克流感用藥,其中有七到八成被用在日本,美國則約占一成。
 
 
發燒,是自癒力的表現
自古以來都認為「發燒」和「不吃東西」是治癒疾病最佳的原動力,也是一種絕佳的自然治癒力。例如野生動物如果受傷或生病,就會不吃東西,不然就是因為發燒而自然治癒。
 
 
病患已經受風溼痛折磨了很多年,卻在感冒發燒一星期後,突然不再出現風溼痛的毛病,也逐漸能走路了。還有一位因慢性中耳炎而飽受痛苦三到四年的小男孩,因為支氣管發炎引起發燒,結果意外治好了中耳炎。
 
 
別急著服用退燒藥
 如果持續發燒超過三十九度一段時間,當然要趕緊服用退燒藥,但如果維持在三十九度以下,同時覺得體力還可以的話,就暫時先不要靠藥物來降溫,試著以上述方式來觀察後續發展再說。這才是儘早治好疾病,從根本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一旦發燒,身體就會失去水分,同時也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如果發燒而感到口渴時,千萬不要喝水,改喝紅蘿蔔蘋果汁或百分之百的蘋果汁,如果能加入檸檬汁一起喝會更有效果,因為檸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具有提高白血球運作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輕運動,永保身體健康
 
運動肌肉,對健康很重要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便祕,主要就是因為女性的腹肌比較弱,而腹肌又會影響排便的順暢與否。所以不妨多走路,因為走路也是一種腹肌運動。
 
只要重複打開手掌與緊握拳頭的動作就行了。
一天三回,每回重複二十次,合計總共六十次就行了。只要做這種張手運動,就能降低血壓,這也是加拿大所發表的研究結果。手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個腦」,只要運動一下手,就能促進腦中的血液循環,對預防癡呆與改善全身血液循環的情形,都很有幫助。

「抬腿運動」也很有效,只要站著依序抬高雙腳大腿就行了。這種運動同樣十次為一回,每次最好重覆進行三到四回。

 更簡單的方法就是「用腳尖站立」,只要站在原地抬高後再(慢慢)放下腳跟就行了,同樣以十次為一回,重複進行三到四回。
 
 
 
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
(4) 吃「硬的食材」 (5) 「喝啤酒不如喝紅酒」 (6) 攝取「動物性的食品」 (7) 食用「濕黏食品」
.若食用「使身體老化的食物時要注意
(1) 食用加熱就會變色(顏色變深)的食物 (2) 先加鹽再吃 (3) 去除水份 (4) 在咖哩中加入大量根菜
 
.自製生薑濕布強化「腎」功能

生薑紅茶讓布滿斑點的乾燥肌膚變水嫩!
利用腹巾「強化腎」防止頻尿!
恢復肝功、停止少年白
 
 
 
老是無法痊癒的骨折,也能迅速康復!
「排出水份」解除腿部、腰部的鈍痛跟麻痺!
改變飲食,眼睛疲勞與老花眼也跟著改善了。
 
古代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一語道破:「老化就是一種乾燥的過程」。
 
一份研究資料指出,幼兒時水分占了體重的百分之七十,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減少,到了成人時是百分之六十,老年時體內的水分只剩百分之五十五。
 
 
 
.食物難以下嚥,總是會嗆到
.眼睛乾澀,覺得眼內有異物
 
 
.遇到下雨天就腰痛、膝蓋痛
.覺得小腹變大,雙下巴也跑出來了
 

.記憶力變差,想不起來要說的話
 
 
每天生活的環境,都會讓現代人的身體變得更加乾燥。室內環境因為冬天開暖氣、夏天開冷氣的緣故,一整年都很乾燥,甚至有必要使用加濕機 。此外,只淋浴而不泡澡,身體在還沒有充份地溫暖起來,就要降溫並且擦乾身子……這些生活上的種種因素,都使我們的身體更乾燥。
 
 
 
 
.體溫只是提高0.8度,心律不整就消失了!──65歲男性
  .罹患大腸癌十年,卻靠著「體溫健康法」持續保持健康。──65歲男性
  .沒有打針吃藥,每個月的血糖值還是持續下降!──58歲男性社長
  .4×5cm的卵巢腫瘤自然消失了!──42歲女性
 
3「腹部保溫法」解決了我極端困擾的頻尿(64歲女性)
4藉著一天四杯「熱薑紅茶」大減8公斤!(42歲男性)
5才溫熱下腹部一個星期,腰圍就變小了!(62歲女性、64歲女性)
6本以為不孕的我竟然連生兩子!(35歲女性)
7解除了十年來胃潰瘍的不適!(42歲男性)
 
 
 
小心!當身體出現以下訊號時,表示你的身體正在發冷!
  臉色泛紅
  嘴脣發紫
  黑眼圈
  容易出現瘀青

  痔瘡出血
  下肢靜脈瘤
  蜘蛛膜血管腫
  生理不順、不正常出血
 
 
 
運動:
  .常做走路、蹲踞、提腳運動
 
 
蔥、韭菜、大蒜、洋蔥等,含有大量能促進血液循環的硫化烯丙基,以及消除疲勞所需的維他命B1,因此要多花點心思去攝取。
 
 
長年投注於中醫領域的臨床工作,時日既久,愈讓我覺得這是一門能夠以全面性角度來審視疾病的醫學。
 
我們的身體在36.5 ~ 37℃的體溫下運作得最好。然而,近來卻有人體溫不到36.5℃,甚至不到36℃。
 
 
 
新生兒在日語中的說法是「赤將」,因為「赤」表示體溫高。等到上了年紀,就會變成「白將」,開始出現白髮、白內障等現象,這就是「冷」所引發的老化現象。這裡的關鍵就是「赤與白」,也就是體溫。
 
一壺茶,裡面裝著熱紅茶加薑末的「薑紅茶」
 
 
 
1 臉色——面色赤紅是血液污染的外在表現
2 面部——腮腺腫大者應警惕糖尿病
 

1 眼球——“眼疲勞”    等于   “肝臟疲勞”
2 瞼腺炎——僅僅是因為細菌感染嗎?
3 眼白——“眼白發黃”  暗示肝臟、膽囊、胰臟的異常
4 角膜——白色“老人環”是動脈硬化的證據
 

5 瞳孔——警惕單側瞳孔放大
6 眼瞼——早晨眼瞼浮腫是腎臟功能低下的表現
7 黑眼圈——腎臟虛弱導致血液中的毒素、老化廢物增加
8 眉毛——外側1/3處是否正在變稀?
 

“耳” 知疾病
1耳瘤——痛風的開始
2耳垂褶皺——心臟疾患的前兆
 

“鼻”知疾病
1 鼻翼微微顫動——呼吸器官虛弱
2 鼻頭赤紅——血行不暢的表現
3 鼻血——疑似肝病或重大血液病
4 鼻涕——“清鼻涕”是體內水分過多的佐證
 

“口”知疾病
1 口臭——血液污染和肺部疾病
2 唇部——從嘴唇看腸胃健康狀況
3 唾液——當口眼同時出現干燥癥狀時
4 舌形——體內水分量的鏡子
5 舌色——血液狀態的風向標
6 舌態——小心“腦部病變”!
7 舌苔——體內老化廢物的縮影
8 牙齦——“牙齦發紫”反映血液污染
 
 
 
 
許多人胖其實不是真的肥胖,而是「水腫」。《體內淨化大作戰》中介紹一個很簡單的辨別方式:平躺,把手放在肚子上,比較肚臍上下的溫度,肚臍下方比較涼的人,下半身的體溫偏低,有下半身發胖的危險!
 
 
 
「多喝水」有時候並不是好事,水份攝取過量卻排得少,身體就會把多餘的水分囤積起來,也就是所謂的浮腫或水腫!中醫上稱之為「水毒」。
 

體溫低,血液循環就差。這麼一來,便會陷入「做什麼都嫌麻煩」、「提不起勁來做事」的狀態。這在中醫裡稱為「氣滯」。啊!難怪在辦公室冷氣吹久了心情都好不起來.……
 
★ 越健康,瘦得越快——代謝力、淨化力越高,效果越好!
不同於現有的減肥法圍繞「熱量」的迷思,提出「體溫偏低」和「水」是兩大減肥要素的黃金觀念。
 
 
 
◇妳會胖是因為「體溫偏低」和「水」
◇「多喝水會瘦」是騙人的!
◇「便秘時多喝水、多吃生菜」有時會造成反效果
◇以乾淨清爽的血液來打造美麗肌膚
◇讓身體暖烘烘的洗澡方式
 
-「早餐斷食」為什麼會瘦?
-不必強迫自己吃早餐
-「中餐不多吃」是成功的關鍵
-晚餐想吃什麼都可以
-喝太多水是造成頭痛、肩頸痠痛的原因?
-過敏的原因是多餘的水?
 
 
 
瘦身的關鍵是「基礎代謝」
身體吸收的熱量主要的消耗方式有3種:「基礎代謝」、「身體活動量」、「食物產熱效應」。
 
「身體活動量」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消耗的熱量,「食物產熱效應」則是消化、吸收食物所消耗的熱量。

這裡最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基礎代謝」。這是指我們處於什麼都不做的狀態中所消耗的熱量。換句話說,就算什麼都不做,基礎代謝率高就能擁有易瘦不易胖的體質!

人的基礎代謝率雖然因性別與年齡而異,但肌肉量越少的人基礎代謝率就越低。而且基礎代謝率在16歲到達顛峰之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肌肉量較男性少的女性胖子較多、年紀越大越容易胖,原因都是出在這裡。
 
我們的身體在攝氏36.5~37度時運作得最好。體溫要是下降1度來到35.5度,便會引起排泄機能低落與自律神經失調。若降低到35度,便是癌細胞最容易增生的溫度。
 
*在上午10點左右測量腋溫。女性應該在生理期之後、排卵之前的這2週內測量。因為排卵後體溫會受荷爾蒙影響而上升。
 
 人類1天所攝取的水分平均為2100到2600毫升。其中茶、咖啡等明顯是水分的佔1000到1500毫升,米飯、水果等食物中所含的水分約有800毫升,而代謝水(因體內利用養分所產生的水)約有300毫升。

我們所排出的水分也大約是2100到2600毫升。由尿排出的有1000到1500毫升,大便中的水分約有100毫升,從呼氣和皮膚所蒸發的水分分別大約是400毫升和600毫升。如果有流汗,排出的水分就更多了。
 
對植物澆太多水,往往會使根部腐爛導致枯萎。同樣的,過度攝取水分也是毒害人體!
 
 
 
 妳「水腫」了嗎?
1.妳的身體之中是否囤積了不必要的水分?
2.舌頭整個偏白,上面有齒痕,不平整。

3.臉上有粉刺,肌膚經常出油。
4.胃經常消化不良,感到反胃。

5.關節和腳跟會痛。
6.因花粉症和鼻炎常流鼻水。

7.仰臥時輕拍胃部,會發出啵啵的水聲。
8.手腳和臉經常浮腫。
 
 
晚餐吃得晚,睡眠時間不夠,這種生活方式令人早上起床都沒有食欲。硬要把食物塞進好不容易在睡眠時得以休息的腸胃,對身體決非好事。「早餐斷食」
 
 
 
肌肉細胞不僅會在運動時活化,停止運動後仍然會持續。運動1次刺激代謝的時間,竟然長達24小時!每天稍微做一點運動,就能收到絕佳效果。
完全不需要進行跑步或劇烈的肌力訓練。像是每天上班途中走一走,或是1天做2分鐘的等長收縮運動等等,稍微運動一下肌肉就OK!
 
 
 
 
現代人吃的多、動的少使得食物裡的養分不斷累積在體內,造成血液裡的雜質越來越多,身體也越來越虛寒,導致免疫力跟著下降變得過胖,嚴重者危及健康。
 
 
 
大腦需要的養份是葡萄糖,改喝紅蘿蔔蘋果汁等便是補充糖分,只要適時的補充糖分,並不會影響大腦的運作。
 
現代人通常晚餐的時間都很晚,睡眠時間也不足,起床後不會有太大的食慾,除非是起床後工作或運動一小時另當別論,否則一起床之後馬上將食物灌進原本在睡眠時間處於休息狀態的腸胃裡,腸胃會為了消化這些食物,只好把血液集中過來,使得大腦及四肢肌肉裡的血液變少,反而引發想睡、身體疲倦等症狀。
 
引發血液雜質的原兇則包括動物性蛋白質、壓力、運動不足與身體冰冷。
研究指出吃飽的老鼠接受放射線照射後,全罹患癌症;但以同樣劑量照射止只吃一半的老鼠時,卻只有0.7%的罹癌。
 
體溫提高,具有清除血液雜質功能的白血球才能活躍運作(37~40度時)。實踐「半日斷食法」,且挑選提高體溫的陽性食物,正是一種可溫熱身體的飲食方法。
 
相信許多人心中會有疑問「不吃早餐,大腦照樣可以確實運作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飢餓時胃會分泌一種促進食慾的賀爾蒙,叫作飢餓素。《自然神經科學》研究指出,當飢餓素被分泌時,大腦裡海馬一帶的血液會非常流通,使大腦可以發揮很大的思考功能。
 
「空腹力」的效果是非常大的,不但能讓血液更清、更乾淨,還能提高免疫力、維持健康,甚至提高患者的病後康復能力。
 
 
 
因為吃太多,造成血液裡的雜質越來越多,身體也越來越虛、越冰冷,才導致免疫力跟著下降。
 
代謝症候群的定義為「內臟脂肪型肥胖」合併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至少兩種以上的症狀。
 
內臟脂肪是內臟周圍的一種脂肪組織,一旦這種脂肪囤積過多,就會造成內臟脂肪肥胖,尤其是腸胃周圍的腸間膜脂肪囤積過多時。內臟周圍的情況如何,無法從人體外表看出,當然更無法實際動手去捏捏看,因為它是一種隱藏在身體內部裡的體脂肪。

相對地,皮下脂肪則是囤積在皮膚下面的皮下組織裡,比較靠近身體表面,是一種可以用手指頭去捏捏看的體脂肪,只要測量捏起來的厚度為何,就能從中確認肥胖的程度。屬於皮下脂肪型肥胖的人,通常外表看起來會比較鬆弛。
 
內臟脂肪在囤積時,速度總是很快,然而,只要一空腹,也會馬上燃燒起來。此外,從皮下脂肪產生而來的游離脂肪酸,常常會被肌肉利用,但是內臟脂肪所產生出來的游離脂肪酸,則會透過血管直接進入肝臟,變成導致引發高血脂的脂肪,或是變成引發糖尿病的血糖,因此內臟脂肪若增加,就會連帶促使身體內的惡性物質跟著增加,導致有更高的風險罹患糖尿病或腦梗塞、高血壓等文明病。
 
內臟脂肪不同於皮下脂肪,是附著在腸間膜和肝臟裡的脂肪,若沒透過超音波檢查,是無法正確得知的,唯一的一個簡單外在測量標準是,男性腰圍超過八十五公分、女性腰圍超過九十公分時,
 
 
 
簡單地說,免疫力就是白血球的力量。白血球一直都自由地流動在血液的大海中,主要負責吞噬細菌、吞噬癌細胞、吞噬身體裡的廢物,就像清道夫一樣,是身體內負責打掃的人。當我們吃飽後,血液中的養分就會增加,使得白血球也吃得很飽,萬一細菌在此時入侵,甚至產生癌細胞,白血球也沒有精力再去吞噬它們,所以說當我們吃太飽時,就代表我們的免疫力正在降低。

血液裡還存在水分,以及肺所吸收進來的氧氣,內分泌器官所製造、分泌的荷爾蒙,骨髓所製造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等。含有各種有效成分的血液,被送到身體內各處,輸送養分、水、氧氣等物質給所有器官,提供所有器官生命,之後血液再接收所有器官代謝出來的廢物,並分別將這些廢物轉成尿液從腎臟排出,或轉成廢氣從肺部排出(吐氣)。
 
弄髒血液的最大元兇──動物性蛋白質

動物性蛋白質其實只要占整體飲食的一成左右就行了。但是現代日本人的飲食生活越來越歐美化,越來越少攝取米飯類的穀物,反而開始拚命攝取動物性蛋白質。肉、雞蛋、牛奶、奶油等歐美食物裡,都不含有纖維質,容易導致便祕,造成腸內的腐敗細菌不斷繁殖,尤其這些惡性菌又很會在腸內製造胺、氨、糞臭素、引朵等具有猛烈毒性的物質,使得血液一旦吸收這些物質後,就被這些物質給污染了。此外,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多時,血液裡的尿酸也會跟著增加,成為引發痛風、動脈硬化、腎臟功能敗壞的一大原因。

不僅如此,被吸收的動物性蛋白質,還會在肝臟裡被蛋白質分解酵素分解成胺基酸,多餘的部分會被排到血液裡,血液就會偏酸性,而為了中和偏酸的血液,骨骼和牙齒等處的鈣和鎂等礦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造成體內缺乏礦物質的結果。此時身體就會釋出訊號,產生空腹感,我們自然會想要吃點東西,偏偏大多數的人在這個時候,不會選擇攝取身體真正想要的維他命和礦物質等必要成分,而是繼續攝取體內早已過剩的東西,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裡。
 
 
 
生薑力 2009.
 
生薑』的驚人功效!提高免疫力╱消除疼痛╱解熱╱減肥效果╱降低膽固醇╱血液清澈╱預防老化╱殺菌作用╱降血壓╱改善肝功能╱改善憂鬱症等
 
  大舉公開「8大生薑有效活用法」!!
  (1)天飲用3 ~ 6杯薑紅茶
  (2)在生薑紅茶中加入黑糖
  (3)早餐前及洗澡前務必飲用生薑紅茶
  (4)盡量使用現磨的薑泥

  (5)用餐時也要多吃生薑
  (6)不喝清涼飲料
  (7)吃飯八分飽,切勿過量
  (8)至少持續實行7天
 
 
 
 
Q特別討厭吃蔬菜?
A你可能是屬於陰性體質的人
 
Q喜歡吃重鹹口味?
A因為你的身體需要溫熱的食物
 
Q突然覺得藥沒那麼苦?
A身體渴求的食物,就會本能地覺得「美味」
 
 
 
如果你的身體有需要,為什麼一定要禁菸、戒酒、不吃鹽?
只要攝取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將體質調整為「中性」,就能獲得健康。
眼淚、聲音、汗水、熱度、大小便等,一定要盡量排出,才能讓人感覺舒暢。
 
如何改善身體冰冷造成的憂鬱症?
 
 「精鹽」與「天然鹽」對健康的影響  
咖哩能活化大腦!  
 
多喝紅茶,可預防流感  
黑糖與蜂蜜,能預防代謝症候群  
生薑的強大功效,可對抗癌症  

紅蘿蔔,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寶庫  
多吃蘋果,醫生遠離我  
一天只吃一餐,重新找回健康  
少食,讓你輕鬆重返年輕  
吃太多,讓頭腦渾沌不清  
 
◆ 沒有食慾就別勉強硬吃,才能保健康!  
 
發燒竟意外治好疾病  
以熱攻熱的發燒治療法  
流淚,徹底排解失戀的悲傷  
已得到科學證實的「笑」用  
養寵物或聽音樂,可提高免疫力  
能提高免疫力的睡眠方式  
生病是調整錯誤生活習慣的轉機  
不可小覷的「打盹」效果  
◆ 重點整理 ◆ 積極的生活方式能提高免疫力!  
 
明明喝水身體就會冰冷不舒服,卻因「醫師說要預防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等血栓症,要盡量喝水,設法讓血液變清澈,所以硬喝下大量水分」。會採取這些違反本能的行為,卻一點也不起疑的,同樣只有人類。
 
「吃東西的能力(等於食慾)」及「保護身體不生病、不受傷的能力(等於免疫力)」,還有「延續下一代生命的能力(等於性慾)」等,生命裡的種種根源工作,都依照這些本能在運作。
 
 
 
「自律神經」是一種無關個人意志如何,完全由身體主導,讓胃腸和肺、心臟、膀胱、內分泌腺、汗腺、血管等順暢運作的末梢神經,簡單地說,就是人體為了生存下去,由「本能」主導一切運作的神經。
 
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就像控馬韁繩一樣,彼此對抗、同時協調地交替運作著。
  
 
當身邊發生痛苦的事、厭惡的事、辛苦的事、危險的事時,交感神經就會緊繃起來,並由副腎髓質分泌腎上腺素,讓血管收縮而提高血壓,以對抗將面臨的緊要情勢,但如果這種緊繃情形持續太久,就會造成免疫力衰弱的結果,因而引發各種身心疾病。
 
相反地,只要發生開心的事、幸福的事、喜歡的事、令人身心舒暢的事,或是吃到美味食物時,副交感神經就會活躍運作起來,促使血管擴張而改善血流情形,當然同時也會降低血壓,並提高免疫力,不但能增進健康,也有助於治癒身心方面的各種疾病。
 
 
在校稿期間,適逢本人罹患類似H1N1新流感,體溫高於我平常的溫度,剛好趁此機會執行書中所闡述的少食、泡熱水澡及休息放鬆的調養法,並婉拒我兒子給我的克流感藥片。這次的感冒即真正體會到身體的免疫系統隨著體溫的提高在與病毒交戰的感覺,
 
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的症狀,都是免疫力在提升時所引起的正常生理現象。前後三天,這些不適現象隨著身體恢復正常就消失了。作者在書中引用日本名詩人村上昭夫的「生病之詩」,內容道出人唯有在生病時才會徹底覺悟,
 
下定決心改變壓力、過食、偏愛動物性及冰冷食物、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真是一針見血,道盡了現代人的苦衷及矛盾。
 
不要忽略傾聽身體的聲音,做本能想做的事,歡度健康人生。
 
 
站在中醫陰陽論觀點來看,蔬菜有個會讓體質變冷的大缺點。西洋醫學從不探討"體質",對於相同的疾病,一定會開處相同藥方來治療,但中醫將體質分為溫熱體質(陽性體質)和冰冷體質(陰性體質),即使有相同的疾病,也會因體質不同,建議病患攝取不同食物,或採用不同吃法。
 
「所以體質比較寒涼(陰性體質)的人,會本能地比較喜歡日本酒、紅葡萄酒、紅肉魚和肉、味噌、醬油、明太子等,能溫熱身體的溫熱性食品,
 
而怕熱(陽性體質)的人,則出自本能地喜歡醋、牛奶、啤酒、生蔬菜等,會讓身體變冷的寒涼性食品。換句話說,不論哪種體質的人,都會在本能的驅使下,想讓自己的體質趨向中性,以增進並維持自身的健康。
 
巧克力和咖哩都不是什麼﹃健康食品﹄,但其實這兩種食物,都是﹃超級﹄健康的食物呢!」
對於治療女性因身體冰冷而常見的頭痛與肩膀僵硬、痠痛、凍傷等症狀,非常有效的「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體力中等以上的人舔過後,嘴巴裡的強烈苦味,會殘留至少半天的時間,是一帖非常苦的藥。但即使是如此苦的藥,對於身體渴求其療效的人來說,嚐起來仍覺得「美味」。

陽性體質的人應以寒涼性食品和中性食品為主,陰性體質的人則以溫熱性食品和中性食品為主。唯有設法讓自己的體質接近中性,才能增進健康。

  陽性體質的人,本能上比較喜歡攝取水、牛奶、啤酒、茶、生蔬菜等寒涼性食品;
而陰性體質的人,本能上則比較喜歡攝取紅茶、乳酪、日本酒、紅葡萄酒、紅肉、鹽味較重的食物。

  陽性體質的人,如果想吃溫熱性食品的肉、蛋、乳酪等食物時,不妨和寒涼性食品的蔬菜與醋等一起吃,就不會有問題。陰性體質的人,若想吃陰性的番茄、小黃瓜、西瓜等食物時,可以灑上一點鹽巴,或是將食材以炒、煮、烤等方式加熱後食用。簡單地說,寒涼性食品只要加熱或加鹽後,就能變成溫熱性食品。

  綠茶(綠色)加熱並發酵後,就變成紅茶(紅色);乳酪(黃色)也是寒涼性食品的牛奶(白色),加熱過後製成的溫熱性食品;中性食品的大豆(黃色)只要加上鹽巴發酵過後,就會變成醬油(黑色)或味噌(茶褐色)。
 
所以說,即使是來自同一個原料,顏色較淡的食物會讓身體冰冷,但只要加熱過後,顏色變深、變濃,就具有溫熱身體的作用。
 
◆正確的鹽分攝取法
  若要說攝取「鹽分」會對身體有害,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所攝取的鹽分沒有被充分排泄出來,囤積在體內的緣故。

  宇宙的原則,就是在人體這個小宇宙裡,不論萬事萬物都應以「出」為優先,才有辦法順暢運行。例如「呼吸(先呼再吸)」、「give and take」、「出入口」、「出納簿」、「出生後得先吐出第一口氣才能活命,但死亡時卻是嚥下最後一口氣」等詞語,就充分說明了先出再入的道理。

  維持生命最重要的空氣(氧氣),如果吸入過多(過度呼吸症候群),就會引起痙攣,甚至昏厥。鹽分也是一樣,如果攝取太多卻沒有被充分排出,就會對身體造成弊害。鹽和水總是一起行動,所以一定要設法利用泡澡、洗三溫暖、運動等方式,讓自己發汗。只要多攝取稍後將說明的紅蘿蔔蘋果汁和生薑紅茶,就能透過利尿作用來排出鹽分,如此一來就能遵從自己的身體本能來攝取鹽分,
 
尤其是有寒涼症的陰性體質者,絕對需要攝取鹽分。

  我原本也是患有寒涼症的陰性體質人,但因為從大學時期開始直到今日為止,不曾中斷過利用啞鈴的舉重方式來鍛鍊肌肉,所以我的身體開始不再冰冷,每天都過得很健康。但即使如此,我的身體依舊很愛鹽分,就連吃鹹鮭魚和明太子時,都會再淋上醬油一起吃。醬菜和味噌湯也是我的最愛,如果沒有重鹹口味的食物,我就會完全沒有食慾。
 
 


  但因為我每天都會外出慢跑,每星期還會進行兩到三次的舉重訓練,同時每星期洗一到兩次的三溫暖,充分讓自己揮灑汗水,所以不曾受鹽分荼毒過,反而能充分享受鹽分帶給我的功效。

  畫家三岸節子(生於一九○五年,歿於一九九九年),一直活到九十四歲為止,她曾如此回憶說:「我從小就體弱多病,也嘗試過各種健康法,後來發現還是早上起來馬上喝一杯鹽水的習慣最有效,所以才終於與藥斷絕關係。」

  在雅典娜奧運上,摘下射箭項目銀牌的山本博先生(現為日本體育大學附屬女子短期大學副教授),在某次專訪提到「比賽前,一定會先大量舔鹽」。

  由此可見,只要本能所需,就應該確實攝取可稱為「生命之源」的鹽,但也別忘了事後要利用運動、泡澡、洗三溫暖、喝生薑紅茶、喝紅蘿蔔蘋果汁等方式,來促進排汗與排尿。

  
即使沒有特定的病名,但血液還是汙濁 
  現代人的血液為何黏稠?
 
 
「飲食過量」引起現代文明病 
「錯誤的飲食」引發人類的悲劇 
「運動不足」加速「汙血」的產生 
「壓力」使免疫力減退
「冰冷」是萬病的基礎 
 
充分咀嚼,減少食量 
以穀菜食為主 
攝取未精白的穀物
攝取全食物飲食

 
 
腦中風、肥胖、糖尿病的原因──「水毒」 

「人隨著血管而老化」 
高血壓與下半身的密切關係 
腦溢血、心肌梗塞是下半身的疾病嗎?
 
 
肥胖是代謝機能障礙病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胖的原因
 
 
黑系統色彩的食物具有減肥效果 
容易流汗的人患有「畏寒症」 
 
糖尿病起因於下半身衰弱和「冰冷」 
攝取根菜類能夠預防及改善糖尿病和老化 
 
為什麼癌細胞不耐「熱」? 
西方醫學無法治癒癌症 
 
 
 
「水斷食」與「胡蘿蔔汁斷食」
 
 
淨化血液──「東方醫學的飲食」 
醫學的基礎在於醫食同源 
胡蘿蔔……改善老化,預防癌症 
牛蒡……溫熱身體,彌補下半身的衰弱 
白蘿蔔……對於食物中毒和宿醉有效,具有美肌效果 
馬鈴薯……強健胃腸,降血壓
 
 
 
生薑……改善「手腳冰冷症」,從根源斷絕萬病的原因 
萵苣……降體溫,消除頭腦疲勞,抑制性慾 
納豆……殺死病原菌,溶解血栓,抑制致癌物質的生成 
豆腐……預防高血脂症,使腦的功能順暢 
雞蛋……滋養強壯,預防「手腳冰冷症」,改善老化 
牛乳.乳酪……牛乳會冷卻身體,乳酪則會溫熱身體
 
 
 
 
 
壽司……材料溫熱身體,醋冷卻身體,飯則行中庸之道 
糙米.白米……糙米是「活米」,白米是「死米」 
蕎麥……強化血管,預防腦中風 
麵包……白麵包冷卻身體,黑麵包溫熱身體 
拉麵……讓體溫偏低的人能夠溫熱身體的超陽性食品 
咖哩飯……去除活性氧,杜絕萬病的根源 
鹽.味噌.醬油……提供氣力、體力,成為長壽的根源 
醃漬菜……新鮮蔬菜變成陽性食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海藻類……降低膽固醇值,保持青春 
蕈類……掃除腸內廢物,提高免疫力
 
 
 
 
幾十年來,醫學在診療技術、外科手術和急救醫療等方面有顯著的進步。
 
目前現代醫療對於這些慢性病依然採取對症療法,仍尚未找出根本原因加以進行治療。
 
種種作法只能抑制表面的症狀。 現代醫學是「見樹不見林」
 
 
沒有將疾病視為與人體整體有關的觀念,亦即只將人體當成零件的集合體,不考慮各部位間的關聯。現代醫學依此觀念發展,最後必然會走向器官移植一途,甚至深入研究構成臟器的細胞或細胞基因,企圖找尋疾病的根源。
 
 
 
西方醫學認為血液將營養和氧氣送達全身細胞,並接收細胞產生的廢物,送回腎臟或肺,再經由尿液和呼氣排出,所以自然了解血液具有重要的作用。
 
 
 
體內各臟器、細胞所製造的廢物(尿素、氮、肌酸酐、尿酸等)若未順利排出而殘留在血液中,就表示腎功能有問題。一旦體內出現發炎性疾病(肺炎、支氣管炎、髓膜炎、膽囊炎等)時,藉由發炎細胞生成的反應性蛋白量,就可以知道體內有發炎症狀。

甲狀腺、腎上腺或胰臟等內分泌臟器所分泌的荷爾蒙,會藉由血液循環至全身細胞,因此,測定荷爾蒙量的多寡,就能夠診斷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突眼性甲狀腺腫病)或機能減退症(黏液水腫)等。
 
而只要檢測血液中是否有癌細胞產生的物質(腫瘤標記),就可以推測是否罹癌與癌症發展的程度。

以西方醫學的觀點來看,血液隱藏著與全身臟器有關的各種訊息,所以任何人生病時,都應該先做血液檢查。
 
 
 
 
 
讓我們堅持每天食用洋蔥,健康每一天!
 
 
 
 
■ 
不是要「治療」疾病,而是要「恢復原本狀態」  安保徹
秘訣在於「飲食不要過量」  石原結實 
刺激仙人穴來治療帕金森氏症和下半身的疾病  福田稔
 
 
運動和刺激  隨著肌肉運動,氣、血也會跟著動
  
■經由鼻子吸吐的腹式呼吸  安保徹 
按壓髮旋中心點,能在短時間內讓氣血恢復暢通  福田稔
 
 
 
 
按摩小腿肚使血液循環變好  福田稔
泡澡比淋浴更能增強免疫力  安保徹 
 
 
許醫師自然診所負責人 許達夫醫師
李璧如中醫師 
 
許多說法與中醫不謀而合,比如「疾病是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所致」(中醫認為肝鬱氣滯,久而成淤結瘤致癌),
「身體發冷是百病之始」(中醫主張溫養陽氣)。
 
寒從腳下起      寒為陰邪最傷腎     (氣血定溫度)氣血不足,寒氣乘虛入

排寒就要從補血和溫經通絡著手。抵擋寒氣的第一道屏障 健肺養肺防受寒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4239
 (气血不足,或总血量不够。注意保暖,早睡,敲胆经,)





 

 ~少食健康~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cat=BKA&key=%A5%DB%AD%EC%B5%B2%B9%EA+&apid=books&areaid=head_cat_search

 

先別急著吃三餐──真人實證!石原式少食健康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7167

第1章◎有人就是一天一餐,一樣健康
醫生跟職業拳擊手都真的這麼做,一天一餐的健康生活
我也靠著「一天一餐」,長保健康
(分享1)我靠著飲食與運動,三個月便克服了糖尿病!
(分享2)我靠著「一天一餐」飲食法,治好了許多疾病!
(分享3)絕食讓我順利排泄許多大小便
一天一到兩餐,當肚子餓的時候

 

第2章◎現代人就是吃太多
不吃的效用
少吃與壽命、老化

少吃與癌症
少吃與免疫力
少吃與老年相關疾病
少吃與心臟病
少吃與發炎性疾病
少吃可以促進大小便排泄
少吃可以消除身體疲勞
少吃可以讓頭腦更清晰
少吃可以增強性慾
少吃可以增加抗壓性

 

第3章◎以東方醫學來思考少吃的功效
東方醫學中的「疾病」是什麼?
「淤血」持續太久,就會變成「真正的疾病」
(1)--疹子
(2)--發炎
(3)--動脈硬化、高血壓、血管栓塞、出血、結石
(4)--腫瘤(癌症)
污染血液的主要因素是?
(1)--吃太多
(2)--缺乏運動
(3)--壓力
(4)---受涼
(5)--環境污染物質
(6)--水分攝取過量
總結來說,「吃太多」和「受涼」就是疾病主因                    擺脫吃太飽的不健康生活

 

●少吃可以消除身體疲勞

 

「不吃東西」的時候,人體就不需要對腸胃供給血液,所以血液可以順利供給到大腦、手腳肌肉等各種器官,自然就有精神。然而只要一吃東西,血液就會供給到腸胃去幫助消化,那麼大腦、手腳等其他器官自然就缺乏血液,也就一口氣讓人疲倦了。

所以說,人類的身體中,哪裡血液充足哪裡就有精神,也就不會生病。相反地,缺乏血液的部位就會沒有精神(容易疲倦),並容易生病。

為什麼呢?因為血液負責運輸所有營養、水分、氧氣、白血球、免疫物質到身體每個角落。

當肚子或腰部感到疼痛時,我們會不自覺地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其實就是本能想要用手掌加溫疼痛部位,促進血液循環來治療疾病的。

所以少吃一到兩餐,血液就幾乎不用供應給腸胃,那麼這些血液自然就可以充分供應給其他器官、內臟,進而充滿活力。

反之,明明不想吃東西,還勉強要吃早餐和午餐的話,血液就會集中在腸胃,而不會流動到大腦和手腳,自然就想睡覺、提不起勁了。

 

●少吃可以讓頭腦更清晰

一天少吃一到兩餐,對腸胃供應的血液量就會減少,所以腦細胞血流就會增加,頭腦清楚,還能預防痴呆。

像是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孔子等聖人偉人,在「頓悟」的時候都要絕食,你應該就能猜到理由了吧。

古代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說過:「飽食讓人生病。」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少吃。這樣一來,你的身體會強壯,精神會健全,疾病自然也就不會找上門了。」

他自己就是一天只吃兩次黑麵包、蔬菜、水果、蜂蜜等粗茶淡飯,所以健康又長壽。另外蘇格拉底也吃的很少,哲學家培根也說:「僧侶和隱士之所以長壽,就是因為吃的少。」

 

愛迪生本身也是吃的不多,大概就是吃黑麵包、蔬菜、水果和一些魚而已。

 

「睡眠」可以讓白天努力工作的內臟、器官獲得休養,修補損傷的細胞,是必須的行為。

但是吃太多的時候,除了腸胃要努力工作之外,必須運送血液到腸胃的心臟、吸收氧氣的肺臟、要處理吃太飽造成的許多廢棄物的肝臟、腎臟等等器官,為了獲得充分休息,就必須增加睡眠時間。

反過來說,只要少吃,睡眠時間自然就會縮短了。

 

 

一頭公海豹身邊會有幾十頭母海豹,所以在繁殖期間當然要跟所有母海豹交配;在這段期間之中,據說公海豹是什麼都不會吃的。

而公狗在繁殖期間,也會絕食來強化生殖行為。這些都是「少吃」或「不吃」能夠增加精力的的證據。

 

●少吃可以增加抗壓性

當人的身心受到負擔,身體為了對抗而產生的各種反應,就叫做壓力。這是因為自律神經中被稱為緊張神經的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才會表現出血壓上升、心跳加速等等症狀。想要阻止這種症狀,只要讓放鬆神經,也就是副交感神經動起來就好了。方法有很多,像是泡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健行等等,不貴最快的方法就是吃點東西。因為只要腸胃蠕動,副交感神經就會努力工作了。所以才會有「壓力造成的暴飲暴食」現象。

但是呢,一旦遇到非常強大的壓力,反而會喪失食慾的。

 

我把這些野鳥抓回家之後養在籠子裡,一開始兩三天,牠們絕對什麼都不會吃的。一定要用厚布蓋住鳥籠,讓鳥兒冷靜下來,給牠們水喝,過個兩三天才會開始吃東西。

從別人家裡要來小狗或小貓的時候也一樣,一開始幾天牠們是什麼都不會吃的。

野生動物碰到強大壓力的時候,就是靠著「不吃」來強化精神,擺脫壓力的。

所以我們人類只要平常別吃太多,就可以刺激大腦,提高精神力了。

 

從目前一般日本人的肉體勞動量、運動量來看的或,一天三餐實在是太多了。

只有每天早睡早起,白天靠運動或勞動充分活動身體的人,才可以在細嚼慢嚥、八分飽的條件下,一天吃三餐。

 

人類身體不會有「低蛋白質發作症狀」或「低脂肪發作症狀」,卻有「低血糖發作症狀」(焦慮、不安、心悸、麻痺、暈倒……),

 

(個案)從五十歲開始,我每天早上都要喝上一杯咖啡,再加上自製麵包或點心餅乾,體重又跑到四十九公斤去了。每年都會感冒個三四次,而且會連續發燒一個星期,讓我相當煩惱;不過斷食之後身體完全恢復了健康,身體也輕盈起來了。從去年開始我把點心餅乾給戒掉之後,也不再感冒了,如今體重也穩定下來了。

遵照醫師的指示,「一旦吃太多就務必要斷食」。

 

 

 

 

 

 

 

 

 -------------------------------------------------------------------------------------------------------------

體溫 免疫力  

什麼叫「低體溫」? 是指體溫不到36.5度的人!  

 

就除非是真的發高燒到有危險的地步,才需要服用退燒藥,否則如果發燒到三十八度、三十九度,不妨喝下生薑紅茶或紅蘿蔔蘋果汁、茶等,先攝取一點水分,觀察一陣子再說。
發燒,是自癒力的表現

就某個層面來說,發燒其實還能提高免疫力,免疫力其實就是白血球的運作能力,實際上只要體溫上升一度,白血球的運作能力,也就是免疫力,就能提高五到六倍。
 
對於支氣管炎和扁桃腺炎、中耳炎等疾病引起的發燒情形,中醫會開處葛根湯來治療,因為葛根湯裡含有葛根、麻黃、生薑、芍藥、桂枝(桂樹)等生藥,都具有溫熱身體的作用,甚至能促進發熱,只要服用葛根湯,大約二十分鐘後就會大量出汗,熱度就會跟著降下來。不靠藥物退燒的自療法
而維生素C具有提高白血球運作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除非是長時間發高燒始終不退,否則最好採用上述各種自療法應對,讓身體自然退燒比較好,比較不會馬上又復發。
 
肝臟也不過才一公斤左右而已,只占全身重量的六十分之一,但肌肉卻占全身體重的四十五%,

 

 

溫熱療法後自然痊癒的案例。比較有名的是一八六六年德國醫師布希(Bush),發現臉上長瘤的病人因為丹毒而發高燒,退燒後臉上的瘤卻消失了,從此,大家相信癌細胞怕熱。

另一個案例是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柯利醫師,他以鏈球菌注射到三十八個末期癌症病人體內,誘發病人發熱至四十二度C、二十四~三十六小時,其中有十二位癌症消失,有十九位病情轉為和緩,這種藥物被稱為柯利毒素(Coley’s Toxin)。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show_series.php?item=0010483480&page=1 

 

糖吃太多 離癌不遠   http://news.msn.com.tw/news3020364.aspx










 

石原结实博士长期看诊的总结: ”病从寒中来 ”(节录) 

 

西医背景的石原结实博士,运用中医和自然疗法探求疾病的成因,
长期看诊的总结: ”病从寒中来 ”
「升温、排水、净血」健康法

 

★(1-1)

---50年前的日本,孩子们的平均体温都在37℃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36.5℃-36.8℃之间。 现代人几乎一年到头都处于低体温中,何谓「低体温」?就是指体温不到36.5度 。我们的身体在36.5 - 37℃ 的体温下运作得最好。然而,近来却有人体温不到36.5℃,甚至不到36℃。
现在门诊病人的体温,顶多也只有36.2℃-36.3℃,大部分的人都是三十五度多左右。与五十年前相比,体温大约降低一度左右。


---体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含了对代谢及免疫力的影响:
体温每降低1℃,免疫力就会下降30%,基础代谢率就会降低12%。
体温上升1度,免疫力增强5-6倍。
人体内的肠子,拥有全身七成的免疫细胞,一定要设法温热肠子。(外可用"肚围"保暖)

---医学上已确认,癌细胞容易在35度的低温下增生。 

 

★(1-2)

流行病学及一些相关文献已证实癌细胞「怕热」。

1866年,德国的医学博士Busch发表的研究论文当中指出:「有患者因为丹_毒或肺炎等感染症而引起持续高烧,因而治愈了癌症。」


1900年代初期,纽_约_纪_念_医_院_外_科_医_生_的一些论文中也指出:「无法动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感染了_丹_毒的38人当中有20人痊愈。」

此外,从链球菌等提取_溷_合_毒_素给312位无法进行手术的癌症患者投药,患者因发烧而痊愈的病例有134例。


日本的国_立_预_防_卫_生_研_究_所(现在的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在1978年也发表以下实验结果:「由人体中取出的子宫癌细胞,分别给予32℃以上的温度变化后,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在39.6℃以上的情况下于10天左右全_数_死_亡,正常细胞则不受影响。」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给我发烧,我能治疗任何疾病。」 

 

郑文友医师论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8d3890100duke.html

(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yNJB1I23Cs/
(31:20- )
---分析了各种临床表现后,判定:“癌者,乃是由于人体气血寒凝长期得不到改善,阻碍了气血的正常流通,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形成了肿块,才谓之癌。其实,癌为‘寒瘤’,其性寒不性毒”。

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疗法,施行“温补肾阳”的“内热疗法”代替西医的放射疗法;施行“活血化瘀”的“疏通疗法”代替西医的“手术疗法”;施行增加食欲的“免疫疗法”代替西医的“化学疗法”。

以治肾为本,去改善体内寒凝的气血和受阻的凝结部位,加强免疫能力。
总结:治癌之道必须采用内外热疗法,疏通疗法和免疫疗法。


  

*倪师弟子跟诊心得*
(节录转贴)

二、治疗癌症的基本法则

来到桃花岛最主要是学习如何治疗癌症,一些不会致命的疾病在书上或在智利的家父身上就能学到了。所谓癌症的定义就是阴实,在处方上要有去阴的药和去实的药,老师在治疗癌症当中必用几种基本手法,末学认为是“扶阳、潜阳、气化、软坚、活血、顾脾”,
扶阳、潜阳、气化的目的是去阴,软坚和活血的目的是去实,顾胃的目的是要让人体能保持正常的消化能力,否则就算药正确也不能吸收。综合这些手法的意义到后来是要让病人产生「正常人的六大生理现象」。

1.扶阳:阴实皆由阳虚而成,故要扶阳,治疗上有针对脾阳、心阳、肾阳、表阳等,随证施治。阳就如同我们的活力、动力、生命力,可以说是我们的「灵魂」。

2.潜阳:阴实在里则易产生阳不入阴的现象,因此不单单是扶阳而已,还要进行潜阳、固阳,把阳潜在阴内,如同把「灵魂」潜藏在里才有生机,这样子才能真正使阳气离照诸阴邪。


3.气化:人体内所占的物质百分之七十是水,所以用common sense来想,当我们人生病时,绝大部份跟水最有关系,而癌症更不可不讲水没有病,水会生病就是阳不足,新水无法取代(气化)旧水,水没有正常的新陈代谢,癌细胞在体内时,就会找到陈旧的水来供用给自己的细胞,所以在治癌时要把旧水气化掉,癌细胞无水在补充自己的水份就没有动力来侵略正常的细胞。一般手法可用温阳化水或甘澹渗利。

4.软坚:当把水气化掉后,癌细胞好像就乾枯掉了,但它里面还有DNA,还有“生机”,光把水气化掉还不够的,就好像敌军的水源被垄断了,但是敌军还没消灭或彻退,还没取到主帅(DNA)的首级,所以我们要用软坚的药来破敌军。


5.活血:「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血瘀则免疫系统不能对抗癌细胞,热药一下去自然能行气活血。到了末期时会产生血虚,此因瘀在内而新不生,所以也要用活血化瘀的药使血液循环疏畅,快速增加免疫细胞,及用补血的药促进造血功能。

6.顾脾:古医曾说:「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在治疗癌症时,要常顾病人的脾胃之气,因为中宫土气为生人之本,能上下四旁而五脏六腑皆受此气得生,倪师比喻为人的气血皆有脾胃的生化而成,再以分配各种营养给其它四脏。治法可用温中健脾、燥湿健脾、芳香健脾等药。 临床上还有汗法、吐法、下法、补法等,皆要随证施治。


除了用药以外还必须要求病人有正确的生活习惯及乐观的心情,如在饮食方面要禁各种(加工的)营养补充食品、生食、奶制品、人工糖、人工盐、咖啡等等,多吃天然食物,这样子才能垄断癌细胞的食物来源。并且还要多运动、多活动,有句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所以平时可以练气功、拉筋散郁气,让身体充满着热气来「烧死」癌细胞,这样才能预防癌症恶化。

最重要的还要辅导病人有正确的人生观,养五脏不单单赖以天地的五气五味,还要用五常来养五脏,如仁-肝、义-金、礼-火、智-水、信-脾,人有正气存内,邪气则不干,虽有癌细胞在身,仍可与之和平共存。 以上是自己简略的心得,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期望老师多开释。......


  

(2012.11.11.)
「肿瘤热治疗」是外科手术、放射线及化学药物疗法外,一种(所谓)全新的治疗肿瘤方式。医学工程研究团队利用生物科技结合奈米技术,研发出新颖的材料「磁性氢氧基磷灰石奈米晶体」,可独立操作作为细胞热治疗的传递物质、杀_死癌细胞.

这项材料藉由外加磁场产生热疗效的原理,将锁定的肿瘤细胞升温产热,进而抑制肿瘤组织增生、让癌细胞凋亡。


研究团队在小白鼠肿瘤部位注射mHAP,并且外加磁场增温,结果发现五天后,小白鼠肿瘤体积缩小了一半(从原本0.2ML∼0.3mL缩小为0.1mL),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注: 热疗已有长期的历史,其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据说在埃及一位名叫Edwin Smith的医生文稿桉卷中曾记载用加温治疗过乳腺肿物。而升高体温治疗癌症的首次论文报导应该是1886年德国医生Busch。)


 

★(1-3)

体温下降的原因 :
(1)摄入太多导致体温下降的食物 (生冷蔬果、 冷饮和 冰品等)(全年是夏日生活型态)
(2)过度饮食
(3)水分摄取过度
(4)过度控制盐分摄取

(5)夏天空调的使用

(6)充满压力的现代生活
(7)化学**、化学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摄取
西药,其实就是化学***(甲状腺荷尔蒙剂除外),可说全都会造成身体温度下降。

(8)运动和肌肉活动的不足
(9)为了美观而穿的不够保暖
(10)(日本)洗澡习惯的改变- 淋浴取代了泡澡


★(1-4)

食物阴阳属性简易分辨法:
  ★以「颜色」分辨——红、黑、橙、黄色的阳性食物/ 蓝、白、绿色的阴性食物。
  例如,红茶(红色=温)绿茶(绿色=冷)等。

  ★以「硬度」分辨——坚硬的食物优于柔软的食物。
  例如,日本煎饼(硬=温)优于奶油糕点(软=冷)等。

  ★以「产地」分辨——北方产的食物/ 南方产的食物。
  例如, 苹果(北方=温)香蕉(南方=冷)等。

  ★以「部位」分辨——若是蔬菜的话,根茎类植物/ 叶菜类植物。
  例如,胡萝卜(根=温)莴苣(叶=冷)等

辨别食物阴阳属性时,产地优先于颜色。像咖啡、蕃茄都是暖色系的食物,但因为是南方产的,所以归类为冷却身体的食物。

另外,有些阴性食物在加热或加盐后会转为暖和身体的食物。例如绿茶虽是阴性食物,加热发酵后变成红茶,就属于阳性食物了。

 

★(1-5)

---(续)---
中医和自然医学认为:「水分」太多是有害的,水有冷却(致冷)的作用,水多生寒!
体内多馀的水分会使体温降低,这和淋了雨会让身体受凉、洗完澡不把身体擦乾会越来越冷的道理是一样的。

人体不可欠缺水分,但只须摄取必要的量并加以充分利用,再彻底排出来就行了;
反之,这些水分若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排出来,而囤积在体内,那麽这些水分,正是现代人罹患各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水份摄取过量,或是排出量(尿、汗等)太少,当水分的出入失去平衡,多馀的水分在身体内囤积起来,造成所谓浮肿或水肿的「水毒」体质。

即使目前没有显着的症状,只要有下列现象,都表示体内水分过多:
  .各种健康检查数据都很差的人
  .本身并没有很胖却有小腹的人
  .胃下垂又吃很少的人

  .下半身容易觉得冰冷的人
  .皮肤白皙又有点圆滚滚的人
  .拍肚子时觉得有水声的人......等等



★(1-6)

---续---

★盐分(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的天然盐,而不是化学合成的食盐)
具有下列效能:  

1.保持体液(血液和淋巴液)恒定的渗透压,维持水分的代谢和体液的PH值(酸碱度)。  
2.帮助肌肉发挥收缩作用。
3.与神经(兴奋)的传导有关。

4.成为胃液、肠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原料。
5.体内的有害物质之解毒。
6.促进新陈代谢,并提高体温。

★如果盐分摄取不足,就会引发下列各种症状:
  
1.让新陈代谢变慢,并降低体温。
2.食欲降低。

3.造成肌肉收缩力与神经兴奋的传达作用低下,(严重)进而引发痉挛。
4.造成心脏肌肉收缩力变弱,导致血压下降(无力感或倦怠感),(严重)甚至会引发休克。
  
5.迫使肾脏必须卖力工作,透过血液从尿液里再度吸收盐分回来,因而产生过劳现象,导致肾脏功能减退的结果。
 
 
http://tw.myblog.yahoo.com/dr-jameschen/article?mid=10672&next=10597&l=a&fid=8&sc=1#yartcmt
 
Dr Chen2009/03/19 23:05回覆                          
          

我認為早餐最重要,如果要省去一餐的話,應該是晚餐。我參加過石原結實的斷食法,我有相當不同的看法。

<空腹力>這一本書找我寫推薦序,因為觀念不同,所以不能幫忙寫序。


(转贴)低盐真的健康吗? 2011.11.10.

160位科学家(2011年11月)9日在《美国高血压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和「实证医学资料库」(the Cochrane Librar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认为一般人在饮食中减少摄取盐分并不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他们认为,有关单位应该重新评估要求每个人减少摄取盐分的建议。

这项研究搜集并分析167项既有的研究,赫然发现减少盐分摄取固然可以降低血压,却也会导致某些贺尔蒙及其他内分泌物质的增加,可能对心脏健康带来反面的影响。

带领这项研究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附设医院教授葛达尔(Niels Graudal)指出,从这项研究发现,实在很难看出要求一般大众减少摄取盐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低盐饮食被认为可以降低血压,但是否能使心脏更健康,还有待更多研究发现。
许多国家都制定相关指导原则,呼吁国民为了长久健康的缘故,要减少盐分摄取。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这些疾病每年导致全球1千7百万人死_亡。
最近有许多研究都指出,要求大众减少盐分摄取的政策之立论基础,其实不如当初想像的那般坚实可靠。

一群英国研究人员在今年7月于「实证科学资料库」所发表的研究,也无法证实低盐可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和免于过早死_亡。

一群比利时科学家在今年5月也发现,大量摄取盐分者,并不会比较容易得到高血压,而且依据统计,他们反而比那些低盐饮食的人不容易得到心脏病。

葛达尔说,他们的研究发现显示,当盐分的摄取降低时,某些贺尔蒙和脂质反而会增加,如果这些数据长久居高不下,会对身体有害。他认为,既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质疑降低盐分摄取有好无坏,公卫部门应该重新检_讨他们的指导原则。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bonedis8.htm
---天下日照最足的是海鹽,海水因為受到強烈的日照才生成的,因此海鹽是對人體最好的調味品,中醫認為鹹入腎,故鹽對腎臟最好,但是指的是海鹽不是精練鹽或是健康低納鹽,我輩在治療如腎臟病時,就是請病人多吃海鹽,我有一位病人就是因為聽西醫的錯誤論,而不吃鹽多年,結果造成雙腿無力,自述走路時雙腳如踩在軟橡皮上,我告訴他要多吃鹽時,他還嚇一跳以為聽錯了,還再跟我確定一次,唉......
 有些骨質疏鬆症是吃西藥過多與不吃海鹽所造成的,......
 
 
 
 
 
 
 (转贴)
许多民众误认果糖比蔗糖好,却不知这类果糖几乎都是基因改造玉米的人工製造产品。
营养师提醒,如果吃太多的人工果糖会越吃越饿,因为人工果糖会分泌飢饿素,让你越吃越多、增加体重.

市面上像是果汁、运动饮料、优酪乳还有可乐、调味乳都有使用人工果糖,它不像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跟瘦素产生,让人体懂得节制,而是喝了更饿,想要吃更多、摄取更多热量造成发胖,
 

国际研究显示,6-14岁学龄儿童摄取过多果糖,其体内「坏胆固醇」颗粒体积变小,日后造成动脉硬化风险较高。此外,人体多数细胞的果糖转运蛋白含量低,代表细胞不容易直接运用果糖,很容易转换成三酸甘油,在肝脏堆积。


---在细胞动物试验中,显示果糖有促进胰脏癌细胞生长之虞。---
2008年胰脏癌细胞实验研究初步发现,胰脏癌细胞代谢果糖的速度高于葡萄糖,因此,过量的果糖也可能会诱导胰脏癌细胞分化,因而促进胰脏癌细胞生长。
(2010年)研究显示「癌细胞能轻易新陈代谢果糖,以促进增殖」。


虽然果糖在人体内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忙,乍看下似乎对糖尿病有利,但其代谢过程却明显增加了脂肪的合成。也有学者推测,精緻糖的摄取量增加,尤其是高果糖玉米糖浆,很可能会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转贴)营养学博士南西.艾波顿(文)

---当我们处在体内平衡的状态时,身体就会启动自癒的功能。
而当人体持续一段时间无法维持体内平衡时,就会生病。

---每天都会有很多因素扰乱身体的化学作用,让我们体内的状态失去失衡,糖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

---我们吃糖已经吃到超出身体可以处理的量了。根据我的研究,人体的演化并未超越新石器时代的低糖饮食。

我们吃糖时,身体只会用一种方式来反应,那就是在每一次被糖攻击之后,重新调整,努力让自己恢复平衡。这项重新取得平衡的动作,会把矿物质从原本需要的地方叫出来,也因此扰乱身体的化学作用,最后让我们生病。想想看,我们到底吃了多少的糖?人体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消化机制,可以处理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那一大堆糖。


---「糖对健康的危害」相關的文献资料,如下:

糖是一种成_瘾_物_质。
糖可能抑制免疫系统。
糖会引起发炎。
糖会降低身体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


糖会干扰人体内各矿物质之间的关係。
糖可能造成骨质疏鬆。
糖会降低身体组织的弹性和功能—糖吃得越多,损失的弹性和功能就越多。
糖可能让肌腱更容易受伤。


糖可能产生自由基及氧化压力。
糖可能导致提早老化。
糖可能导致轻微的记忆力衰退。
糖可能导致疲倦、情绪多变、紧张及忧鬱。


糖可能让人体内的许多生理系统失去平衡。
糖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异常。
糖可能导致病态性肥胖。
糖会让肥胖的人吃更多。


糖可能导致三酸甘油脂明显升高。
糖可能增加胆固醇。
糖可能引起胆结石。
糖可能增加痛风的风险。


糖可能增加肝脏的脂肪量。
糖可能会让肾脏变大并产生病变。

经由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的糖,可能阻断氧气进入脑部。
糖可能会伤害微血管内壁。


糖可能导致消化道变酸性。
糖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糖可能让细胞更难吸收许多重要营养素。
糖可能引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糖会增加罹患肠躁症的机会。
糖会引起便祕。
糖会增加粪便中的胆酸浓度及结肠中的细菌酵素浓度,有可能让胆汁产生致癌物质及引发大肠癌。


糖会让新生儿出现脱水现象。
糖可能让儿童的肾上腺素飙高。
糖可能造成儿童过动、焦虑、无法专心以及任性。
糖可能让学童产生学习障碍。


糖会增加男性体内的雌二醇(这是作用最强的一种天然雌激素)。
糖可能关闭控制性激素的基因,进而影响*生活。

糖是癌症的危险因子。
......
 
 
 
 

★(1-7)

---续---

血液污染的原因:
1.饮食过量
2.压力

3.寒症
4.运动不足
5.水分摄取过量、排泄不畅

---动物性蛋白质其实只要占整体饮食的一成左右就行了。但是现代日本人的饮食生活越来越欧美化,越来越少摄取米饭类的谷物,反而开始拚命摄取动物性蛋白质。肉、鸡蛋、牛奶、奶油等欧美食物里,都不含有纤维质,容易导致便秘,造成肠内的腐败细菌不断繁殖,尤其这些恶性菌又很会在肠内制造胺、氨、粪臭素、引朵等具有猛烈毒_性的物质,使得血液一旦吸收这些物质后,就被这些物质给污染了。


此外,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多时,血液里的尿酸也会跟着增加,成为引发痛风、动脉硬化、肾脏功能败坏的一大原因。不仅如此,被吸收的动物性蛋白质,还会在肝脏里被蛋白质分解酵素分解成胺基酸,多馀的部分会被排到血液里,血液就会偏酸性,而为了中和偏酸的血液,骨骼和牙齿等处的钙和镁等矿物质就会被释放出来,造成体内缺乏矿物质的结果。


此时身体就会释出讯号,产生空腹感,我们自然会想要吃点东西,偏偏大多数的人在这个时候,不会选择摄取身体真正想要的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必要成分,而是继续摄取体内早已过剩的东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里。


★(1-8)

石原医师也极力推荐姜的妙用 ,推荐姜红茶.

 茶喝多影響鐵吸收紅茶最明顯 | MSN 新聞頻道

http://news.msn.com.tw/news3262957.aspx

 


★(1-)

 
  

---(续)---

石原医师所提出的增温治病理论,以饮食、中药、缎练、泡澡、贴布(温热生姜湿布)为主。

人的肌肉70%以上都存在腰部以下的位置。经常走路、或多做下肢运动(例如:抬腿、屈膝蹲坐等)是极为重要的。肌肉量越少的人基础代谢率就越低。

「抬腿运动」只要站着依序抬高双脚大腿就行了。这种运动十次为一回,每次最好重覆进行三到四回。

「用脚尖站立」,只要站在原地抬高后再(慢慢)放下脚跟就行了,同样以十次为一回,重复进行三到四回。


  

(转贴)苦海红莲(文)

腿部方面,有空可多做踢毽子(空踢的动作),因为我们的脚平时动作太过单调,不管走路还是跑步,永远是一样的动作,只差快跟慢不同而已。我们的脾肝肾三阴经走大腿内侧,多做勾腿动作才可更深入锻练大腿,尤其是内侧肌群,

踢毽子这个运动可为静功预做准备。很多人盘腿后容易发麻,坐没多久就受不了而中止,如果多做锻练,将来有需要时便可立刻派上用场,不必再另花时间做拉筋压腿的训练。 

 

---------------------------------------------------------------------

http://cgfull.blogspot.tw/2012/04/blog-post.html

練習深呼吸...吸氣走八步...接著呼(吐)氣走八步...循環下去...

每次最好能夠練上個20分鐘以上效果會比較好.
時間夠的話多練一會兒更好.

倒著走可以改變平常的慣性
矯正一些不平衡的肌肉群
若是加上兩手的位置和動作
分別可以矯正胸椎或腰椎"

雙手上舉...
像螃蟹的兩隻鉗子一樣的姿勢,
邊倒著走...兩手邊往後做類似擴胸運動的動作...
外放...內收...外放...內收...不斷地重覆

想調整胸椎或腰椎則以手的高度來改變.

---想請教一下那個八呼八吸法氣是吸到肺裡而已,還是有到腹部呢?

---用鼻子吸吐,應該是到肺部去,但是這個功法會自動引到腎去.
其實不用考慮這麼多, 很自然地吸吐即可.
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平穩地換氣以及延長時間...

---金生水嗎?

 

 






 

 

 

正確排寒治萬病
「頭涼腳暖」和「八分飽」

 

為什麼會出現瞑眩反應?
無需懼怕瞑眩反應
不可思議的身體自癒力
1-3 每個人體內都有「寒氣」
上半身和下半身溫度不同
寒氣導致氣血不暢

 

「沒生病」不等於「健康」
壓制症狀只治標不治本

 

吃太飽會致癌?
「閃到腰」=腰部肌肉貧血
膝蓋疼痛要小心糖尿病!

 

讓消化器官休息,促進排毒

 

「心寒」亦是毒
腳暖了,心也就暖了

 

腹式呼吸幫助「排寒」

 

穿上多層天然素材襪
 
寒氣入侵造成飲食過量
食物的攝取方式及咀嚼效果
睡眠期是排毒關鍵期

 

 

身體失溫比發燒更危險 細菌病毒全入侵

健康醫療網 - 2014年3月23日 上午9:48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前陣子一波接一波的寒流來襲,有不少遊民因為不敵低溫,而因此暴斃,最近天氣又是忽冷忽熱的,一不小心沒做好保暖,就很容易生病;家醫科醫師指出 … 詳全文 »

 

自1871年起,37℃便被视为正常体温。斯坦福大学近来发现,人类正常体温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下降,意味着被医生用来确定是否发烧的标准或将被重新定义——
 
从中医来分析,体温由相火所决定。相火旺则体温略高,相火弱则体温略低。相火源于肾中,温煦肾水,产生气化作用。体温下降,则气化功能亦下降。
没事听听看看:我平常体温35度多,37度就发烧,很难受了 
熊孩子:我正常体温35度五左右,体温能达到36度二那就是发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2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