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單位藥建議單 http://tcmfriends.com/wp/?p=678
中藥給藥煎藥服藥方法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15/n1488244.htm
關於服用中药的時間
http://tieba.baidu.com/f?kz=729123909
在常見的「腳注」中,主要目的有如下幾點:
先煎藥:一般是一些礦物、貝殼、角甲類藥物,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鐘後再與其它藥物混合煎煮。常見的有生石膏、生龍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藥物也需先煎,久煎可達到減毒或去毒的目的。如烏頭類藥物久煎可使烏頭鹼分解為烏頭原鹼,其毒性只有原來的1/2000。
後下藥:一般是氣味芳香含揮發油或不易長時間煎煮的藥物,要在藥物煎好前10~15分鐘投入鍋內。常見的有霍香、大黃等。
包煎藥:一般是種子和各別的花粉藥物,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群藥內共煎煮。常見的有車前子,旋復花等。如車前子易粘鍋糊化、焦化。如旋復花包煎可避免絨毛脫落混入湯液中刺激咽喉。
溶化服:用熱藥液將藥物溶化後服用。常見的藥物有玄明粉、芒硝。
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膠類藥物需用熱藥液烊化後服用。如果混煎會使藥液黏性大,影響其它成分的浸出,膠類藥物也有一定的損失。常見的有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
另煎兌入:一些貴重藥如人參、西洋參、鹿茸要單獨煎煮後,再將藥液兌入到一起服用。
沖服:一些貴重的藥物細粉不能與群藥一起煎煮,多採用沖服的方法服用,即將藥粉溶於藥液中服用。這樣既有利於發揮藥物的作用還可節省藥材。常見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黃面等。 ◇
每1兩藥用2碗水煮,假設全部藥有6.5兩,可以當作7兩,所以用14碗水煮,
一開始先用中大火(瓦斯爐大約十點鐘方向)將水煮開,
一帖藥只煎煮一次,一次就將藥濃縮,效果才會好。
傳統中醫在治大病,藥都一大包,用15或20碗水來煮至剩下2碗或3碗,
煎煮藥應注意:
因為芳香類的藥其精油大約20分鐘就揮發的差不多了,
因此不將礦物類(包括纖維很粗的根類)煎煮時間計入,
傷寒論中的煮藥方式都是一次煮,然後分二、三次喝完。
-
麻黃 4.0公克<br />
白芍 4.0公克<br />
五味子 1.5公克<br />
乾薑 4.0公克<br />
炙甘草 4.0公克<br />
桂枝 4.0公克<br />
半夏 4.0公克<br />
細辛 1.5公克<br />
以上生藥製成浸膏 4.2公克"<br />
< br />
請問這是如何計算?<br />
4+4+1.5+4+4+4+4+1.5不等於12呀?<br />
4.2浸膏和12公克的關係又是什麼?<br />
謝謝!!



羅大倫博士講述大醫張錫純精彩醫案、食療方~這就是中醫(13講)
----(1) 山药(2) 三七(3)黄耆 (上)(4)黄耆 (下) (5) 生石膏(6) 熟地(7) 山萸肉 (8) 鸡内金
(9) 龙眼肉(10) 石榴(11) 莱菔子(12) 海螵蛸(13) 乾薑----
(1) 山藥--養生堂2010.02.22
(5:00)--脾胃不和, 而無外邪感染的腹瀉
(11:30)--脾虛的皮膚癢症
(2) 三七--善於化瘀,又善止血妄行!
(8:00)--骨折方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i686.html
新浪网友2010-02-09 11:18:42
我妈正处于骨折康复期,准备喝您的三七炖鸡腿骨汤,请问,是白炖还是要加点盐?此外可以喝多久?
博主回复:2010-02-09 16:49:38
朋友,和做其他的汤是一样的,可以少放一点盐。一般开始的时候可以天天喝,一两周后改成一周喝两三次就可以了。
(3)黃耆 (上)-----(9:38)-----羅博士家傳" 痔瘡方 "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cf7w.html
(4)黃耆 (下)-----補中益氣湯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bo5f.html
(5) 生石膏--------(13:30)-----退燒粥 ( 粳米即旱稻)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b96.html
(6) 熟地-----------補腎陰 、腎精------(16:45)---[引火歸元方]---對治腎陰不足引起的慢性咽炎、口腔潰瘍...等。
(7) 山萸肉--------(12:00)-----肝血、陰血不足之失眠方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8b2.html
(8) 雞内金--------可消脾胃之積滯,也可消臟腑之積聚腫塊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ffl.html
(9) 龍眼肉---------養心血補脾--- 治心悸怔忡---脾不統血所致之小兒便血 、 婦女崩漏......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kx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p6z.html
(10) 石榴---------治氣虛不攝之慢性咳嗽---止瀉---口腔潰瘍方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l3lr.html
(视频)(06:25-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ODkxMDA0.html
(11) 萊菔子------生萊菔子往上化痰飲、 炒萊菔子往下順氣---老年人頻尿便秘方
(12) 海螵蛸------治婦科血証、 帶下---胃轉酸症---哮喘方
(13) 乾薑---------生薑發散(體)表寒,和中降逆
---------乾薑溫中回陽散(裡)寒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5ih.html
-----------------------------------------------------------------------------------------------------------------------
张锡纯运用生硫磺经验
http://www.39kf.com/treatment/webclinique/yian/2010-01-14-634138.shtml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贾彦波 2010-1-1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30/09/5554645_160236100.shtml
*1-4
(2-3)
case 10 硫磺治阿米巴痢~
(2-4)嘔吐皆胃氣上逆
(2-5)寒飲咳喘:因心肺 陽虛,以致脾濕不升, 胃鬱不降,飲食不能化為精微,變為飲邪.
(2-11)升陷湯~助心肺之陽
【相关文章】
羅大倫博士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uodalun
博文目錄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47596314_0_1.html
再谈小兒肺部保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hmpt.html#
~中藥篇~
煮藥須知
http://loveheal.org/phpbb3/viewtopic.php?f=31&t=416
---煮湯藥的鍋具,由好至壞依序為陶瓷鍋具、玻璃鍋具、不銹鋼鍋具(不銹鋼金屬編號為300以上才安全);鐵鍋或鋁鍋則是不建議。
基本單位藥建議單 http://tcmfriends.com/wp/?p=678
中藥給藥煎藥服藥方法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0/15/n1488244.htm
關於服用中药的時間
http://tieba.baidu.com/f?kz=729123909
中药药性之最 http://tieba.baidu.com/f?kz=1134841893
食療藥膳 http://www.jinbaoan.com.tw/modules/tinyd8/index.php?id=2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資訊網- 新聞稿
http://www.ccmp.gov.tw/bulletin/announce.asp?relno=620&level=B
屬補氣藥 含多種有益元素
http://news.msn.com.tw/news3157187.aspx
補氣藥之人參
http://cancerfree.medicalmap.tw/bencandy.php?fid=85&id=2107
人參治病強身多吃無妨?
http://news.msn.com.tw/news3157186.aspx
《药象品悟课》第十二课:附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0bfb40101amb5.html
附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9f3e801008194.html
徐小圃 http://baike.baidu.com/view/85247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852472.htm
慎防附子炮制陷阱,论制附子的不良加工 http://tieba.baidu.com/p/307325323
http://tw.myblog.yahoo.com/b0973@kimo.com/article?mid=11341&prev=11371&next=11311&l=a&fid=1
大陸網友的一篇留言:
xx:
…附子是兴奋肾上腺和性腺的药,因为在兴奋肾上腺上的效果非常好,所以临床用来做急救的药。又因为能兴奋性腺,从而能兴奋甲状腺。。
所以说,附子是兴奋全部内分泌腺体的药。所以具有回阳救逆的强悍效果。 附子急救的原理和西医急救用的肾上腺激素类似。但是附子能兴奋全部的内分泌腺。
陽氣對生命很重要,但陽氣必需要依附於有機體才能聚集以及製造,而附子吞入肚裡,是它自行變成陽氣,還是經過刺激肉體來回陽救逆?也就是說:是附子->肉體->陽氣,而不是附子->陽氣->肉體,以上兩者各位分辯得出來嗎?
真氣依附於肉體之上,要是肉體不能鞏固好機能的話一切就會崩潰散離,因此附子的作用在於刺激身體使其功用不至停擺壞死,
只要附子能夠刺激肉體繼續運作,自然就可保住真氣或陽氣!而不是附子莫名變成一團陽氣來保護肉體不至敗亡,這兩者是差很多的。
附子和激素
http://www.37ct.com/thread-102950-1-1.html
(8)*
附子是火种,如火柴,能点火但不能持久燃烧。欲令火种不熄,必有柴以继之、油以续之、土以伏之方可,此桂、地、草之为用也。桂得附则燃,地得附則温,草得附则热。
火种虽至贱至微之物,无之则纵有合抱之木不能生火取䁔矣。以激素类但能透支不能䃼益之物
火种虽至要之物,滥用之亦可成灾,此所以有玩火自焚之警,然属用之不当,非火种之过也。
(27)从西医说, 附子和肾上腺激素肯定都有强心的功能,但附子用对了能形成人体的良性循环,建立新的平衡,激素没有这个作用。
再比如肾上腺素会造成肺部纤维化, 但附子能治疗肺部纤维化。
肾上腺素能缓解支气管哮喘, 但心源性的哮喘用了肾上腺素能要命,严禁使用。但李可的破格救心汤里用大量附子却能治疗这个病。
我女儿小时候因为严重过敏在急诊室注射了肾上腺激素, 停用药一个星期后就出现肠道感染和尿路感染。显然是因为停用激素后身体免疫力下降。但后来改用中医和有小量附子的药方治疗却在改善过敏以后没有出现停用后的副作用, 身体增强了。
(34)*
四逆汤泻阴扶阳不错。肾气丸是滋阴补阳,不是只能扶阳,理中丸才是只能补阳。
(36)*
平心而论,李老的方法已经不能普遍适应于当代的虚人了。当然,在几十年前到十几年前另当别论,那时重用附子的四逆辈回阳之剂是很容易挽狂澜于既倒的,我有幸也赶上了那个时代,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人把我当成只知重用附子的反面典型来列举。
后来(2004年)发现这种方法不适合当代的虚人,也是因为李老曾经参与治疗的一位上海病人的启示,
在那之后才明白李汉卿小量真武汤适应证的普遍存在,
才知道很多情况(脉阴阳俱小之阴阳俱不足)方向没错而效果不好,并不是药量不够大,而是药量不够小,为求达到有效量,才不断减量直到今天无法用重量测量的地步。
关于附子及如何用火,前些年曾写过几篇旧文,罗列于此,供大家参考: 《火神 阴阳 附子》: http://www.37ct.com/thread-2894-1-5.html 《灌水与纵火》: http://www.37ct.com/thread-13128-1-6.html 《激素与附子》: http://www.37ct.com/thread-39613-1-4.html 《附子补泻宜忌例说》: http://www.37ct.com/thread-39612-1-5.html 《滋阴与扶阳》: http://www.37ct.com/thread-42079-1-5.html 《理法方药诊治的时效性》: http://www.37ct.com/thread-32990-1-5.html |
(48#)
我也是怕吃含有附子的药,每次药方中有附子,服用后我都感觉发散太过,回回都得服用滋阴的药养很久,有两次服用后白头发一个月内出现了很多。我不是医生,但是我在服用大夫开的含有附子药后的确出现了很多坏证。有一次我还给其中一个大夫谈了我服药后的感觉和疑惑,招致大夫十分不满,根本不认为自己辩证有问题,所以现在即便是有了疑惑,不吃就罢了。 |
(50#)
说附子不等于激素并非不承认滥用附子的危害。过用附子造成的虚耗属于壮火食气的范畴,这种虚耗只会令人越来越瘦,是不会虚胖的。虚胖是在人的精髓尚未枯竭时将精髓转化为低密度血肉的表现,体积变大而密度变小,人像膨化食品一样越来越膨松,而坚固度却越来越差,这是激素的作用。
附子用过了会产生过度燃烧现象,这种燃烧如不及时停止会将身体的精髓迅速化气释放,连低密度的血肉都不会形成就空空如也了。滥用附子等于玩火自焚,激素只是不断透支精髓用于表层,附子过用则会如火灾般迅速蔓延,其危害的惨烈程度是远非激素缓慢透支可比的。
附子如火,在炉灶中燃烧是不会造成灾害的,但如果出了炉灶的范围就势必造成火灾吞噬一切。由于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的影响,现代人炉灶的坚固程度已远远不及过去,固火能力极弱。若没有精确的控火技术,还是离火远点为好,免得遭致引火自焚的灾害。
(52#)
汗为血液蒸腾所致,是阴液流失的主要途径。汗的同时还伴随着气散,气散的过程会发热,发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渴(表现为能吃能喝),过后人会消瘦,脉随之微细弦。
(57)
西医病理研究里, 激素的'抗炎' 是靠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动来进行的, 所以它一边'抗炎', 一边降低免疫力, 停用就会感染.
(64)
我也是这样的思路,一旦发现病人转为燥咳,就用润药了,肺里有了津液,排痰容易了,症状就开始全面好转了。肺确实是热了寒了都有问题,而往往感冒后就是寒热交缠的一个情况。开始的时候肺被寒气束缚,要发散寒气,这个时候用发散寒气的药往往是有用的,但是如果一旦这个发散稍微过了,肺津液不够了,就转为了燥咳。或者有一种情况,肺的气机被寒气所闭,然后自然的代谢被一定程度地阻碍了,肺里面就开始有郁热,也会造成肺热的症状,这个时候既要散寒也要润肺。所以不是因为受寒就一定要用热药来治,而是要综合考虑综合用药。我自己这么琢磨的,不一定对,欢迎各位老师指正。
(75)*
激素是把高精微能量转为了低密度物质,让气不能聚成精,而直接化成虚肿的湿土,以此为垃圾储存站暂时储存邪气。长此以往,阴(精)阳(气)俱损,精髓不得气的补充势必空洞而枯槁,自然会发展为骨坏死。
附子则可以双向转化,一方面可化物质为能量,如果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可供调动,以之为帅是可以战无不胜的: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真武汤的扫荡阴邪。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剩余的能量转化为物质,聚气为精:如太阳漏汗不止桂枝加附子汤的止汗,少阴精气不足肾气丸的补精益气。这两种情况的共同前提是:尚有足够的形气可供转化。若阴阳形气俱不足而再用附子,则徒然消耗精气的伤精损气也就不可避免了。
(78)*
附子的双向调节作用于如下方证中的体现:(共同点,三种情况的脉象均为相对有余之象,故附子可以起到双向的转化作用)
1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时附子的作用在化少阴凝滞之气以补太阳,其两尺脉当沉紧)
2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此时附子的作用在收太阳浮散之气以补少阴,其两尺脉当浮大而涩)
3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此时附子的作用在化阴凝阳滞,其关尺脉当紧而滑)
(80)*
不能说提取,提取又有透支之嫌。应该说是转化,转化需要点燃,附子起的就是点燃的作用。一炉膛柴禾不经点燃自己不会发热,已经点燃的炉灶也不需要不断点火,只要加柴就行了。桂枝麻黄类都属于柴,桂枝是粗柴,麻黄是细柴。细柴比粗柴烧得快,但难以持久。某种程度上附子也是柴,但属火柴,与不能点火的大木柴是截然不同的。已经点燃的炉灶,再往里面扔火柴就是浪费了。火被闷住了的炉灶也不必再点火,只要透一透,或扇扇风火就起来了,这也就是用少量风药或通药能起很大作用的原因,其实靠的还是能量的运化,也即火烧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引火的时候用的一定是容易烧的干燥的小柴,否则难以点燃,这也即对于虚人(火衰者)需要少火生气的原因。
(85)*
这也就是参附汤在有些情况可以起死回生的原因,如果只有人参没有附子在火没灭的情况尚可起用,如果火已熄灭,没有附子点燃,再好的参也难起到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的作用了。
(87)
我服用了19个月的大剂量附子,过程确实如先生所言,觉得人瘦胃口好,精神好,身体比较舒服,甚至在前期觉得口水甘甜且多。但是大概过了10个月左右,再服就越来越不行了。跟先生说的一样一样,这里暂且不表。
-------------善人道讲拨阴取阳,这些似乎又是阳气增长的表现。但如何转阳为阴以藏之,善人道似乎并未明言。可参考道家以静制动(静为躁君)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方法收摄之。
(96)*
先天元气(肾间动气)如干电池的电量,无法补充。 后天中气(脾中谷气)如蓄电池的电量,可以储蓄。 |
干姜呀,肉桂呀,细辛呀这些温通的药,加上一些滋养肾阴的药,比如黄精呀,大枣,枸杞子,
辛温升达阳气,然后就是滋润养肾阴,
用药完全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考虑,
机器代煎有一个问题,大部分机器都是密封的,药气在里面没法很好地流通,我们自己煎药不是密封的,药气在里面有一个流通,有一个分散溶解的过程,不是密封的就好出来,密封的就是气在里面闷着,流通性就比较差,所以呢密封的机器代煎的药气都很少,药气很淡,因为很多药气出不来,效果自然就会差很多。
机器煎的药效要差很多,很多药气是溶解不出来的。
她本身脾胃比较弱,可能吃了点凉的,脾胃虚寒,胃气不降,胃气阳明经,循行面部,脸上就起了好多小疹子,湿疹一样,起了很多红疹子,有的甚至已经溃破了。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中焦虚寒,相火不降,胃气不能正常地通降,
用的药都是温通的,并且跟她讲,用了药以后脸上的疹子可能暂时还会加重一些,不要担心,先把中焦的寒气散开,然后再慢慢收下去就好了。
果不其然,用了药以后,脸上的疹子一下子加重了,原先的疹子还有点红,但是颜色比较淡,有点凉气的那种感觉。吃了药以后,疹子就红红的,红艳,就是有点流水的那种红,就是成了阳证了,红肿热痛,其实是一个好现象。首先气血要流通开,然后脾胃能够转起来,胃气一降,自然就好。
我这边这么多年的经验,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看病不用自己花钱的,有地方报销的,这种病人,效果普遍都比较差。凡是自己花钱,自己花钱买药的,效果相对就好一些。
有很多的原因,有的是把药抓错了,有的是该打的没有打,也有的是漏了一味药,少抓了一味药等等,各种原因吧,有的是药品质量不太好,就是总会出一些差错在里面。
1、后半夜感觉很冷,还出汗?
答:后半夜阳气升动,出汗的话,气收不住了,阴亏了,冷的话估计是阴气不足了。
2、砂仁要后下吗?
答:一般内科病,病的层面偏深,所以我用砂仁都是同煎,不需要后下,后下只是取其气,它的气比较浮,同煎取其味儿,入得比较深,便于补肾气。
基本上都是肾虚肝郁。
甲亢的治疗:http://blog.sina.com.cn/s/blog_c421ae130101d7j7.html
7、人还年轻时牙齿开始松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牙齿松动肯定是肾虚,肾主骨,牙为骨之余,肯定是肾虚了。
9、受寒后发烧,晚上烧的重是什么原因?白天阳气足,应该白天发烧重吧?
答:很多小孩发烧都是白天轻,晚上重,一般多见于脾胃郁结比较重,阳气偏虚,白天阳气足,流通的力量大,还能流通开一些,疏散开一些,烧得就比较轻。晚上天地之气就收藏了,体内的郁结也跟着收藏起来,如果阳气弱的话,流通不动,郁结重一些晚上烧的就重,一般这种孩子属于体内阳气偏弱,中焦偏郁,这种情况多见。
10、小儿一感冒就打喷嚏,流眼泪,流大量清鼻涕,眼红有时眼会肿,是咋回事?
答:这大部分是脾肺双虚,这种孩子一般是气虚,就是中气不足,打喷嚏其实是没有力量把肺气撑开,攒一会儿力量,往上冲一下,攒一会儿力量,往上冲一下。这种孩子往往容易感冒,容易得鼻炎呀。我一般用运脾胃补肺气的路子,一般治上几次就好了。
11、牙齦腫痛(右下)是哪裡的問題?
答:一般牙龈肿痛都是肝肾的问题,右下可能是肺胃不降了,就是脾胃也不太好,肝肾虚一些,一般这种情况比较多见。
13、过敏性鼻炎及划痕性荨麻疹的病理及治理思路?
答:很多过敏的问题,根源都是在中焦脾胃上,凡是脾胃不好,湿气重的话,往往肺气不能很好地宣通,就是土不生金,中土弱,肺气也虚,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所以容易出现鼻子或者皮肤的过敏。所谓的过敏,其实就是肺气宣通的力量差了,不透气儿了,根源在中焦,一般我是运脾胃和化痰。比较厉害的就是小孩的湿疹,轻的就是大人这种划痕性的荨麻疹,包括过敏性鼻炎。它们的原因是一样的,都从运中焦化痰湿的角度去治疗,虚的再补补气,效果都很好。
22、朋友的儿子14岁,手脚总是湿漉漉的,怎么回事儿?
答:脾胃生湿,湿漉漉的,必然脾胃虚,我们知道脾主四肢,这种湿漉漉的,手脚心为主,运脾胃化湿气就可以了。
(5)薑粉製作與使用方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5MjEzMDMy.html
《薑粉製作與使用方法》
http://cch-foundation.org/?p=1357
(MORE)
http://angela20102.pixnet.net/blog/post/84578136
生薑發散(體)表寒,和中降逆
---------乾薑溫中回陽散(裡)寒
(文字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0g5ih.html
http://www.vitacillin.com/2012/11/16/683#comments
乾薑則以胃開始,令脾、肺作用升溫,
生薑則力道主要從胃往四肢發散,
如果確實是使用老乾薑,對於平常陽氣較弱的人來說,的確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出汗,不過這應當只是一時的反應。說因為薑的關係……如果沒有薑,怎麼回陽?
孕婦忌生薑,唯不忌老乾薑,使用的時候需要留意避免。
中焦重寒,大建中汤,可以看到肠胃蠕动和动脉在跳动。 肚脐。
肚脐下,下焦 浅 小建中,重寒切痛,附子粳米汤。小肠套叠 。
小柴胡汤类 寒热交错之,湿热形式, 病发于中走上焦.口干口苦,发热而呕等
四逆散,慢性热郁导致轻度四逆.,此病发位于中焦.走四肢.四肢肢端冷
当归芍药散, 湿甚于热,病发于中焦走下焦.
腹中疠痛。现用于妇女功能性水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阑尾炎,以及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脾功能亢进等属脾虚肝郁者。
因势利导
Part1.辛香料類
26 蔥:蔥白發汗治感冒
32 薑(生薑、乾薑、炮薑):皮消水腫解食毒
34 薑黃:止痛消腫增記憶
35 洋蔥:降壓降糖降血脂
36 蒜:止鼻血的好藥材
40 桂枝:調和營衛第一藥
42 小茴香:寒性腹痛治寒疝
42 丁香:子宮虛冷療口臭
43 肉桂:手腳冰冷緩經痛
44 八角:開胃止嘔促循環
45 花椒:補腎壯陽調經痛
50 白荳蔻:行氣暖胃解酒積 、肉荳蔻:腹痛止瀉消脹氣
51 胡椒:胃寒疼痛發汗藥
52 薄荷:頭痛咽腫止膚癢
53 紅花:少量養血通經藥
58 當歸:血中氣藥各有歸
63 熟地:養血潤膚烏髭髮
64 川芎:疏鬱止痛兼調經
66 Part 2. 蔬食類 ( 67 蔬食類引文)
68 蓮藕:不傷身的阿斯匹靈、蓮子:久泄良藥
70 芡實:白帶腹瀉縮小便
71 荷葉:補脾升氣治遺精
72 紫蘇(葉、梗、子):發汗散寒解毒藥
73 白蘿蔔(子):行氣消脹解宿醉
74 紅蘿蔔:顧眼明目治夜盲
75 百合:讓人快樂的魔法
76 山藥:生食補腎熟食助脾
79 番薯:腸道的清道夫
80 芋頭:補虛消腫癢疾忌
81 韭菜(子):活血消瘀止嘔吐
82 荸薺:消除結石的妙方
82 芹菜:利尿降壓葉亦服
83 香菜:增加乳汁助發奶
84 冬瓜(子):冬瓜子明目去熱痰
86 絲瓜:絲瓜絡幫助通乳
88 苦瓜:清熱退火子更勝
89 小黃瓜:清暑開胃助食欲
90 茄子:消腫散瘀助排便
92 黑木耳:最好的血管清道夫
92 白木耳:潤肺美膚不可少
93 南瓜:安胎補中兼驅蟲
94 玉米(鬚):利尿消腫兼通淋
95 銀杏:定喘止嗽療白帶
96 Part 3. 果類
98 蘋果:通便止瀉雙向功
100 桑椹:滋肝養腎利關節
101 水梨:外敷消燙傷,內服治咳嗽
106 枇杷(葉):止咳化痰止呃逆
108 桃仁:行血消腫兼通便、桃花:通滯化瘀療癲狂
110 杏仁:潤肺護膚助除斑
111 香蕉:排便雖佳痠痛忌
112 奇異果:止渴清熱兼利尿
113 鳳梨:通便消脹助消化
114 番茄:加熱熟食抗氧化
116 西瓜:西瓜翠衣利尿消炎 、
121 陳皮(橘子):化痰止咳理氣藥,橘絡化痰嗽
122 柳橙:健胃止嘔消脹氣
123 檳榔:破氣行水除瘴氣
124 柿子:潤肺止嗽治久泄
125 烏梅:久嗽暈車常備藥
126 山楂:去油解膩消肉積
127 桂圓(龍眼肉):健忘增智可補血
128 荔枝(殼、核):核治疝氣殼解暈
129 枸杞(種子、葉、根):性冷感的救星
130 甘蔗:滋陰養胃復脈湯
131 紅棗:補脾益氣保肝品
132 麥門冬:保濕嫩白悅顏色
134 Part 4. 五穀雜糧
136 粟米:小米除熱止鼻血
137 稻米:米粥最能合胃氣、鍋巴:開胃化食黃金粉
140 糯米:酒釀產後溫補品
141 蕎麥:開胃消食止瀉功
142 麥芽:消食除脹寬腸胃
142 綠豆:解毒必備之藥
143 芝麻:潤肺通便美膚佳 黑芝麻+白芝麻圖
144 豆豉:傷風發汗治失眠
145 黑豆:解毒補腎止腰痛
148 薏仁:排水消腫且通經
149 花生:外皮止血仁通便
150 胡桃(皮):小小胡桃大大功效
152 松子:中西皆愛的美顏方
老人家的口水流不停—甘草乾薑湯 - *1491 - 無名小站
到中藥行抓了三帖甘草乾薑湯(炙甘草4兩 、乾薑2兩 / 3帖),因為是一次煮三帖,所以是用九碗水煮成四碗半,煮之前,還用烤箱把乾薑稍微烤了一下。
我們在給老爸隔一小時後服下第二帖時,就覺得老爸的口水好像沒有流那麼多了。
第二天早上,再服下第三帖,老爸終於嘴邊不再有像小嬰兒那樣,需要用收涎餅收一收的口水了。
我給老爸服甘草乾薑湯收口水的時候正值冬天,老人家的肺更容易被冷空氣侵襲。甘草乾薑湯的組成非常的簡單,但是卻可以有效地把老爸的肺暖起來。
http://singlelog.pixnet.net/blog/post/25278270-%e7%94%98%e8%8d%89%e4%b9%be%e8%96%91%e6%b9%af
小朋友有點(寒姓)鼻塞跟流鼻水的話,或許可以考慮煮點甘草乾薑湯來給小朋友喝喝。
以下換算一下桂本的藥方:
甘草乾薑湯:
炙甘草四錢
乾薑兩錢
用600cc的水煮到剩300cc後,分兩次喝。一天吃兩次。
小朋友在吃的話,大概就依體重比例去減量,比如說小朋友只有20公斤重,那藥量就減個二分之一吧,如果更輕,就喝更少一些。
基本上這個藥就是在靠乾薑把肺裡面多餘的水份烤乾一些,要是不太有鼻涕了,就不要再吃了。烤太乾的話有可能就會排便不太順利呀。
----------理中湯裡面也有甘草乾薑湯在裡面。不過人參比較貴,效用上又沒有比較好,那就吃甘草乾薑湯好了。
-----------甘草乾薑的話,其實多半要看鼻子是不是容易鼻塞打噴嚏。容易有鼻腔過敏問題的人其實就不太能喝牛奶。
--------漢朝的一兩大概是現在的四錢。不過張仲景開藥很重,其實不用吃到這麼重也會有效。
-------------------------------這次用甘草乾薑湯一方面想治她的鼻塞,一方面就是想看看皮膚是否能改善,沒想到鼻塞改善的狀況未盡理想,倒是皮膚好得挺快的
(天氣熱所發出的痱子全乾掉了XD~)
http://blog.roodo.com/ha_tiberlius/archives/10900831.html
但甘草乾薑湯服久了的副作用是體內的水份會慢慢的破壞平衡,最終就是中會過燥,這時又要靠理中及小建中來解
http://blog.roodo.com/ha_tiberlius/archives/cat_684655.html
一般來說,如果要說回陽,也就是把人的「氣」先抓回來,
就一定要談到我所謂的回陽第一方,甘草乾薑湯。
如果脾胃的溫度不足,就無法過少陽、出太陽。
讓脾胃的溫度提升,間接拉高肺中所容受的氣態的溫度,非乾薑不可。
在甘草乾薑湯的結構之下,發展出來的,才是同時回陽與救津液的「四逆湯」。
維持甘草乾薑湯的結構,加入炮附子,可以提高「水生木」的機能,強迫心臟搏動。
在「氣行血止」的機制下,厥陰的血就有機會被護住,不致大量外洩。
-------------如果以粗淺的比較幾種常見的藥材的話,能夠生成的津液的濃度,由稀至濃,大概是:
人參,茯苓,黃耆,麥門冬,澤瀉,甘草,大棗,地黃---------------------------------------------------
能夠急速生血的方子中,往四肢發散的,首推「當歸四逆湯」。
而要能急速生血又要同時往太陰路線下行的,則必定要提到「當歸芍藥散」。
當歸芍藥散,以茯苓,芍藥,澤瀉,填補、吸引大量的津液回歸中焦,
由白朮消化分解之後,供少量的當歸生血,並且交芎藭推出。
從這兩首藥方中,都不難看出津液在生血的需求下,會有什麼樣的配合反應。
:「人參是高品質的津液,在進入人體內之後能夠在短時間內,被燃燒成人體可以馬上使用的能量。」
這也是通常人參會被人們說是「補氣」的原因。
因為人參本身就是高品質,又容易燃燒的津液,所以才會被認為有「補益」的性質。
:「人參主要是在人體的太陰區塊作用。」
太陰指的就是人體的脾以及肺。脾是吸收一切的津液的主要系統,而肺則是交換一切氣的主要系統。
從功能來看四逆湯的組成,人參是「不得不加」的一味藥材。生附子刺激心臟重新搏動,乾薑加溫內臟,炙甘草回收津液,人參則是吹那「一口氣」。
也因此理中湯會用到人參,也所以仲景在碰到病人脈微細的時候,往往就首先把人參納入配方之中。
蹄尖因為是在肢體的末端,又是尖的,所以被認為它的「推動」的力道較強。
如果可以挑的話,請買「前腳蹄」較好。
-------若喝了花生豬蹄湯之後有脹奶的現象,
但卻有堵塞的情形時,----------------------------有這個現象時,
不妨試試一天內吃80克的木瓜。
-----------黑金剛花生不就不可以吃囉?
跟黑豆差不多樣-----------------------------------你好,是的。
Non 提到...紫米吃了,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討厭」的感覺,
卻每每聽人說紫米補血。
若不重視身體感,大概就會勉強自己去愛吃紫米吧!
若家中有長輩迷信吃紫米、黑金剛花生可以補血養生,而晚輩又真拿這兩樣好好孝敬長輩,父慈子孝的結果,這些人的腎最後應該都會很糟糕。
只是說,在還沒水腫、洗腎、腎結石之前,可能還是會一直吃到出問題為止吧。
只要看看這些人會不會宗氣反聚,由血壓上面倒略可得知腎的狀況。
但宗氣反聚所產生的「喘」的身體感
卻是很容易檢驗的,
重視「身體感」這項「事實」的人,
或許會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的概念吧。
縱使仲景對於生血的方子裡頭,再怎麼重視甘草與地黃等食材,在碰到人體(尤其是產婦)體力大虛的時候,還是得要放入羊肉,作為對健康「救亡圖存」的大藥之一。
或者在碰到少陰病證,下利不止的時候,蔥白與乾薑一樣需要入方解證,以收真正「瀉立停」之效。
而就不用提我們之前才提過,對於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時候,薤白更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要藥。
男人的血在平衡上與女性不同,原本就略少於氣,
也比較偏熱,所以在男性身上,
要達到「血極虛熱」的臨界值的標準,
會比女性要來得更高一些,也就是較不易發生。
,「清淡、少油、少鹽、低溫加熱」的烹調法,少吃肉與米飯,大量攝取青菜、水果,容易產生「陽微」的效應,同樣的也種下身體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
在仲景的組方裡頭,為了解決這個「陽微陰弦」的問題,針對「陽微」的部分,選用了一味藥材,這就是「薤白」。薤(音同謝)白是百合科的植物,以根入藥,氣味辛苦溫滑,能夠將脾與肺的能量輸出急速發揮至最強。
薤白在一些地方又稱為野蒜、小根蒜、火蔥,同時也是入菜的食材之一。而同科的植物,同樣經常以根入菜,氣味又相近的,就是大蒜。大蒜在這裡也被強調,是能夠防止蛀牙的食材之一。因此我常說:「胃是心臟的門關。」
牙齒與牙齦的狀況好壞,其實是與胃的健康,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常吃保留有辛辣味的大蒜,也能有接近於薤白的效果,這不只是對於牙齒的健康有益,更重要的,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會有正面的幫助。
好的食用鹽,加上經常食用大蒜,對牙齒好,對於心臟,也好。
「齒為骨之餘」。當人體的由腎系統所統整的骨骼的強度已經足夠時,方才有多餘的養分與能量,去照顧牙齒的健康。
換個角度來看:當人體的運送津液的通道,也就是三焦,其中已經佈滿足量且品質夠好的津液時,腎中的津液就會減少外行,而得以開始留存,並且用來強固骨骼以及牙齒。
由此可以推論:各種能夠補足津液,並且促使津液在水道中通行的方法,像是你提到的「食用米漿粥」,「以海鹽刷牙漱口」,都可以視為對於牙齒的強固產生幫助。
事實上,我們的口腔中的唾液,能夠對於牙齒進行「再礦化作用」(remineralization),它就是對於牙齒最天然、最好的保健與修護材料。當唾液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應有的效果時,牙齒自然就不容易讓人感受到不適了。
真正有月經嚴重不順,經常排出黑色血塊的女性,應該要把這「殘缺」版的四物湯,還原成仲景所寫的「膠薑湯」。
而孕期中經常有出血,或是小產後下血不止的女性,則應該要用另外一首,也是真正完整版的「膠艾湯」。
當然,一般要調經,仲景立下的「小建中湯」,以及「當歸芍藥散」,就已經非常好用了。
高血壓很簡單,就是六個字:「發於腎,源於脾」的一種病證。
http://singlelog.pixnet.net/blog/post/25277856
金元時期張元素歸經理論
瞭解藥物的歸經,就可以掌握其藥效特點。如同一瀉火藥,黃連則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白芍則瀉肝火,知母則瀉腎火,木通則瀉小腸火,黃芩又瀉大腸火,石膏則瀉胃火。柴胡瀉三焦火,必佐以黃芩,用柴胡瀉肝火,必佐之以黃連,瀉膽火亦同。其所以都是瀉火藥而藥效不同,就是由於它們的歸經各不相同。如果歸經不同,無的放矢,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
腎氣丸做湯到底好不好?
※腎氣丸切勿做成湯劑,吃了會上火。
中藥藥劑有散、湯、丸,散最快,湯次之,丸最慢。藥效破壞力來說,丸最大,湯次之,散最弱。
散就是散彈槍,命中範圍大,穿透力弱。丸就是榴彈,命中範圍小,穿透力大。湯是步槍,兩者都居中。
所以一般藥方多做湯劑,差不多到中焦脾胃之中生效,從中焦到全身,剛剛好。散劑差不多入喉就要生效,像當歸芍藥散,五苓散。丸劑是要更往下走,或是打一些陳年老問題,難打,難鑽,或是比較深層的。
我就問了,那科中比較接近散還是湯?
他是說,這科中其實還是算湯,因為已經煮過了。
該做丸的,就不適合做湯,該做散的,也不適合做湯。
因為命中範圍不同,貫穿力不同,破壞力不同,這就牽涉到你要讓藥作用在什麼地方了。
拿腎氣丸來說,裡面有生地,同樣的有生地的藥方,比如說炙甘草湯,裡面也有大量的生地,這個是加酒煮,不過人家也是做湯而已,因為這東西做成湯,差不多就在中焦生效了,等於喝了一碗大補牛肉湯,血氣一下就足了,生效速度也快。
腎氣丸同樣用了大量生地,是要做丸劑,是因為要到更下層,到下焦去,得閃掉一些在中焦就被消耗的可能性。所以弄了兩個大補肝脾的藥材,山藥和山茱萸。先把肝脾弄「飽」了,這兩個地方少拿一點藥效。讓藥效多留一點到下焦去,給腎去吸。不然就通通在中焦生效,地黃在中焦就被脾胃吃光。
腎氣丸是直接吞生藥下肚的,濃度非常高,作湯之後,藥的濃度就沒丸那麼高了。
為什麼說,補藥最好吃到沒什麼感覺,這是因為不要白忙一場。不要吃了半天的藥,結果補不進去。生效慢一點,這才叫「平補」。
中醫很強調物性。就是你觀察植物生長的狀況,然後就依據這個習性去加以聯想與唬爛,然後推測這植物有什麼藥理。拿來治病會有什麼作用。
比如說葛根這味藥好了,這是葛這種植物的根部,一個植物的根部最能抓水往上升,葛又是一種藤蔓類,是會爬樹的,所以古人就說這玩意兒如果吃到肚子裡面去,就會像個抽水機一樣,可以從胃把津液沿著脊椎抽到人的頭頂上去。
如果把它抽到頭頂上去了,再讓這津液從前頭自然而然輸佈下來,人體就可以恢復自然運作。
所以如果你感冒了,身體被風邪入侵,脖子肩膀都僵僵的,這時候就會用到這味藥,比如說來個桂枝湯加點葛根,就可以把津液往上頭拉,脖子跟肩膀就不會僵僵的了。
杏仁五大功用 http://piao-peng.blog.163.com/blog/static/67605033201399101613501/
一宣降肺气,为治咳喘风邪束表,肺失宣降之要药也。治疗小儿病,无非就是药把这肺盖打开来。
这句话很有深意,无论是外寒还是里积,这宣降肺气都是必要的。因为肺气外宣可以逐风寒散气,向下肃降,一则可以通调水道,助小便排出,一则肺与大肠相表里,可以肃降大肠金气,助肠排便。
二、杏仁能润肠通便,当今时代肠燥便秘的人非常多,老师说,治便秘不能只看到肠道,从中医整体观来看,最起码要看到肺与大肠相表里,要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并治的整体观。特别是习惯性便秘,还有各种虚劳的便秘,它不是只用润燥通便的作用就能下来。
第三、是降气行水,我们看张仲景他在治疗各类水饮湿重之中通肠会用到杏仁,如水气停胸中,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杏仁从至高的胸肺部降气下行,就像《清静经》说的“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它是通调水道的。治水站的点要高。如同行军打仗,占据制高点一样。从肺上面肃降盖下来,就像天空下雨那么自然。茯苓能主中下二焦的水湿。
所以杏仁、茯苓这两位药,就已经是立足于人体周身三焦来治水气。对于水气停在胸中,导致胸部气塞短气,舌苔白腻或水滑的,这个方子就快捷。
跟单纯利小便是不同的。因为单纯的像泽泻、车前子、这些利小便,是偏重于下半身水湿往下走,但杏苏五皮饮,则能够把这些上越的脉势,上泛于肌表的水湿,从表往里收,从上往下降。在整体上让水湿排出去。好比大禹治水一样,不单治下游,中游上游一样要治。
第四、降气润血燥,这杏仁还可用于跌倒损伤之中,《神农本草经》上也记载杏仁能主金疮,所谓金疮就是为各类金属所创伤,这通常是伤及血分的,造成局部瘀血。
杏仁配到养血活血药里头,通过肃降肺的气机,能够润通百脉,中医基础理论成肺能朝百脉,只要百脉有瘀血、干血,再配合适当的破血浊血之药,就能加强这些药的效果。
比如,《金匮要略》里有个大黄蟅虫丸,专治五劳七伤,瘀血阻滞,人称干血劳,瘀血如果不排去,新血就不能再生。所以仲景用大黄、蟅虫、水蛭、虻虫这些破血逐瘀的动物药为主,再配合生地、桃仁、杏仁、白芍,这些可以养阴血辅助润肝血之药,使攻而不伤,杏仁在这里跟桃仁配,能从上至下,行血脉逐瘀。
第五点,杏仁能杀虫,这点比较少用,古人在治痨病时,常与百部同用,去它润肺平喘、杀虫之功。而且百部单用可以杀虱,杏仁煮水洗头也能够杀虱。一般杏仁有甜杏仁跟苦杏仁之分,用药时,多用苦杏仁,带有点小毒,但经过炮制后,变为无毒,甜杏仁就少用到药上。
大自然造物很神奇,老师说,这白果也有小毒,多食白果中毒,用白果的壳熬水可解之。而解杏仁毒性的药物,恰恰就是杏树的根,用杏树的根或皮100克熬水,其毒自解。
紫为水火相融之色,大凡紫自有玄妙之意,能去腥除味,还能化解油腻,
任之堂淘宝店地址:http://renzhitangjpd.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