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不可思議的八卦象數療法~
不可思議的八卦象數療法~ 李山玉中醫師 張广苓(張廣苓)老師 @ Angela20102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pixnet.net)


YOUTUBE
张广苓老师访谈 | 亲身体验象数的奇迹,从瘫痪里站了起来 - YouTube
源於易經,基於中醫,效於氣場。簡易又深奧。該療法"通過默念象數配方調解陰陽平衡以達到療疾健身的目的"------ 李山玉中醫師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林兩傳醫師骨科傷科 blog

 
 林兩傳 FB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林兩傳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 19小时 ·
 

今天是最後一天門診了!再來診所要休診一段時間,一年半吧!以後會在那裡看診,什麼方式看診,還不知道。

如果有看病需要,可以找我的學生。

臺北: 指筌調理,林峰而,心齋中醫,市立醫院有劉佳佑,邱榮鵬。

板橋:坤儒中醫。

桃園:指筌調理,中壢有呂東憲。

臺中:林育瑋,林景道,卓益璋,

高雄:徐福惇。劉緯成,吳逸舟。

宜蘭:林逢春,黃尹晨,陳宏銘

 

 

徐福惇醫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林兩傳 - 陳舊性腳踝扭傷 腳踝扭傷後,一直好不了,不是反覆受傷,就是不能蹲、跑、跳,一運動便受傷,或是再也不能穿高跟鞋。... | Facebook
 

小腿裡面的某些肌肉一直處在不正常的收縮狀態,因此脛骨、距骨和跟骨的排列出了問題,換個角度來說,就是跟腱系統張力太大,距骨沒有辦法縮進關節裡面。
正常狀態下面,在足弓的正上方,腳踝正前方的凹窩裡,應該是摸不到距骨的,摸得到距骨的,基本上足弓、腳踝、及骨盆的位置都不會太正常,但是如果足背上的凹窩裡,摸到距骨的稜角,那蹲下去的時候,腳踝一定會緊緊的,再將膝蓋往下壓,腳踝一定會痛,因為距骨沒有辦法在關節裡正常前後滑動。
這時候要處理的,是將小腿內有問題的肌肉,跟整個小腿的肌肉系統重新對位,不正常的肌肉張力消失,才能讓骨架重新歸位。

. . . . . .
這樣子的針法,只有喚醒,並沒有真正的分離。所以只適合單純的傷害,如果有嚴重的外傷(有疤痕組織),或是骨折,可能還是有些症狀沒有辦法完全消除。








 

林兩傳醫師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12854577

庖丁解牛 輕柔化解筋骨僵硬 - 康健雜誌163期

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3332

 · 中醫骨傷科推拿整復,總是讓人聯想到滿頭大汗使勁「喬骨頭」的醫生,以及哀鴻遍野的病人。 但是榮春中醫診所林兩傳中醫師,卻完全顛覆了外界對傷科手法「會讓人痛不欲生」的刻板印象:林兩傳

 

很多苦於長期痠痛、疼痛,持續復健卻好不了的患者會向林兩傳求助。為什麼手腳活動不順、轉動會痛?林兩傳的師父黃雲溪告訴他這是因為「骨頭跑掉(歪了)」,也就是說,某些肌肉正處在不對的位置,肌肉間的張力被改變,當然就會疼痛,活動也會發生障礙。

 

「很多人觸診只是壓一壓、摸一摸,但我是去摸到筋骨肌肉的走向,檢查骨骼位置對不對?肌肉走向對不對?」林兩傳說,只要順著筋骨肌肉正常該有的張力去調整,讓它們歸位,這是完全不會拉到傷處的,所以基本上不痛,也不會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音。

 

同為骨傷科醫師的盧文瑞就跟林兩傳學過撥筋手法,他說自己以前的手法比較硬,但是跟林兩傳學了以後動作變輕,患者比較不會痛。

巧手摸清筋骨肌肉走向

很多人都以為疼痛、痠痛時肌肉僵硬,所以需要用力推拿,把僵硬的地方「推開」。不過,林兩傳認為,如果肌肉位置不對,過度伸展就會導致肌肉撕裂,要是沒有還原復位,組織就會在錯誤的地方增生、變成僵硬的「一坨」,而傷科醫師要做的,不是把這「一坨」推開,而是要找出錯位的肌肉、將它們還原,僵硬處自然就會解開了。

例如下肢疼痛時,該調整部位的通常是腰部。

 

中醫就醫指南

163期 中醫就醫指南   . . .more. . .

就醫指南:骨傷科

 東門國小正門斜對面     桃園市東國街13號   03-3322383,03-3368548   榮春中醫診所

 

談談脊椎側彎

脊椎排列發生錯縫、錯位、轉向、甚至滑脫,不僅會造成附著在脊柱上的肌肉張力增加,進而發生酸痛的現象,也會造成許多胸腔和腹腔內器官(如心、肝、子宮、胃腸等)的功能障礙。

因為我們的內臟器官,都被一些纖維組織構成的堅韌膜包裹著,附掛固定在脊柱、肋骨或骨盤上,其形狀便宛若一個大漁網,各種筋膜就是構成網的細線。其中各個洞中塞著心肝胃腸膀胱之類的器官,如果所附著的骨架發生移位、錯位,則內臟也會被外面的膜牽扯,而發生輕微的障礙。

譬如說:脊柱有問題的病患常有伴隨著胸悶、心悸、睡眠障礙、二間瓣脫垂、脹氣、便秘、痛經之類的問題,便是由於結構影響功能

那怎麼樣才能判斷是不是有脊椎側彎呢?

. . . . . . .

在臨床上,先天的側彎,其肌肉韌帶是順著骨架生長,因此少有肌肉攣縮的筋結,及僵硬繃緊的韌帶。因為側彎是先天的,所以肌肉韌帶原本便是如此生長的,無法用單憑徒手矯正,而使其結構固定在我們所希望的位置上,因此必須用支架矯正,如雕塑盆栽一般,用一種有方向壓力的軟支架(不是一般脊椎受傷用的鐵架),使其韌帶肌膜因壓力而,重構才有辦法矯正。

  至於後天性的脊椎側彎,則可以用徒手矯正,雖然也要視其關節面的變形程度,才能決定可恢復的狀態。因為因受傷而變形的骨架,其肌肉韌帶處在扭曲的狀況下,所以復原骨架,肌肉韌帶張力也跟著恢復,於是骨架是可以還原而被固定的。只是其中牽涉到關節面,因壓力而產生的程度不一,變形和肌肉肌腱受損的程度也不同,治療有難易之別。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41

談下肢與骨盆疼痛。


疼痛有其結構性的因素,有從骨架、肌肉系統而來,或因組織牽扯、力線動態錯誤產生,構成運動上的障礙,疼痛因而出現,變樣多呈(西醫將疼痛分列另名,從治療的角度看,意義不大)。

綜言之,就是筋、骨、肌、膜的結構不對。*************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論足弓

全身的筋膜是可以依著身體張力的變化而挪移的,而歪斜扭曲的筋膜,很容易鎖在身體的兩個地方:

足弓與腕弓(手腕,其形亦上拱如弓)。

因此,此二處亦是還原工作容易產生障礙的地方。

最近我治癒了幾位非常難處理的老病人,主要的處置是將他們的足弓形狀徹底還原,改變了身體直立時的受力結構,由此解除疼痛。腕、足弓的重要可見一斑。


***正常的足弓***

(請各位看我的腳—具有完整的足弓構造)正常足弓的外觀,在足背內、外兩側是圓滑的弧線,雙足平行站立的時候,從後面看正常的腿足,其跟骨與跟腱對正於小腿肚中線,並垂直地面。


***「不對」的足弓***

足弓結構不正確有幾個診斷依據:


* 距骨與骰骨頂出:

足內踝下的距骨到跟骨間應當平整,表示受力結構正確(此類人通常腰部少病,然少見)。

若能摸到距骨突出的稜角,表示從脛骨、距骨、到形成足弓的骨頭相互間受力不正確。不正確的系統透過股骨頂向骨盆的力矩會產生問題,下肢的肌肉也會承受不正常的扭、張力。此外足背因受力不均的關係,也不能形成平滑的弧狀,觸手可見骰骨突出。



 *腓腸肌結筋、跟腱歪斜:

足弓不只是解剖書上所繪韌帶與骨骼的連鎖。這弓之所以成形,是由接在腿骨上的多群肌肉懸吊維持住的。因此腿部前後兩群肌肉的張力必須全等,才能維持正常的足弓。有正常足弓的人,脛前與脛後肌群是軟的,摸不到一條條的肌束

(引申:骨盆歪的人可以摸到大腿兩側硬挺的髂脛束,骨盆正的人則無)。

如此則跟骨不受牽扯,跟腱可維持在垂直正中線上。足弓垮了,腓骨後的肌群就連帶歪斜繃緊,腓腸肌兩個頭不再鬆軟,張力亦不均等。



* 脛骨與股骨旋轉錯縫:

骨盆受力系統不對,觸診可摸到脛骨與股骨關節相接處的扭轉錯縫,

膝關節周邊肌肉張力增加而緊繃(這種旋轉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原因),***********

足弓受力也必定不正確。


細譯其中的道理:腰大肌從腰椎第二到五節橫突接出,循腹內連到股骨內側緣。

換句話說,股骨外張的角度是被脊椎骨「絕對定位」著。

 

腦部前庭平衡的控制下,頭身脊樑永遠維持在正中線,因此骨盆一旦歪斜,股骨與骨盆便旋轉脫位,造成周邊張力增加。

(同理,胸大肌從胸骨柄接到肱骨上,肱骨在某個層面上是給「絕對定位」著;然而肩胛骨卻會隨著肋骨的形狀上下滑動,這些滑動增加了肱、胛關節周邊肌肉的張力。必須將肋骨的形狀還原,肱、胛骨的相對關係才可能回復鬆解平整。)

 

瞭解了上述道理,回頭論述膝關節部份: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骨盆上有多條肌肉連在膝關節以下的脛骨上,

例如骨直肌從髂骨接到膝髕骨上,

股二頭肌從坐骨結節接到脛骨。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結論是:股骨透過腰大肌固定在身體中線,但脛骨受力的方向是由骨盆帶動與決定。骨盆的位置不對是股骨與脛骨扭轉錯縫的根源。
這種錯縫升高了膕肌、腓腸肌等小腿肌肉的張力,而這種角張力便成了足弓結構不正確的原因。

 

回過頭來,下方足弓垮掉後,這些緊繃的鬆不開的肌肉會牽扯脛骨,反過頭來控制骨盆,造成骨盆調動不易。即使用強力將骨盆撥回,下床走幾步路又會跳回來。因此部分長年腰背痛必須鬆解足弓,才能徹底解決。


足弓調整的依據

 每個足部的骨頭必須調到能動,意指扳足向下之後內外翻(inversion, eversion),都可以到達極限,並且過程中每個相接的骨關節面都有對應的動態。這必須所有連接上小腿的肌肉都是鬆開的,才能產生如此寬鬆的動態。
 環踝觸摸腓骨與脛骨必須平整,不得有稜角(其理述於下節踝扭傷)。
 腓腸肌內外側肌肉必須同等鬆弛,不可有繃緊之處。


接下來分論敘述:

1. 足趾痛(足大趾外翻、蹠骨錯位

2.  足跟痛、足底筋膜炎

3.  踝扭傷(脛腓骨錯位、距骨錯位、骰骨錯位

4.  膝關節屈伸障礙(脫位、退化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韌帶受傷)

 

 

5.坐骨神經痛 (椎間盤凸出、梨狀肌症候群、椎間孔狹窄)

坐骨神經痛分兩種:梨狀肌壓迫的比例不高,大部分是椎間盤凸出壓迫

我曾在治療到接近痊癒的階段,將患者腰椎挪正,坐骨神經痛便消失,再故意製造錯位,疼痛便又出現,反覆證驗,表示確實是椎間盤與神經壓迫


因此,治療原則就是「把椎間孔弄到最大」。如果在患者疼痛的過程中,不論疼痛程度,只要有些姿勢與情況下是可以不痛的,表示椎間孔週圍肌肉在某種條件下可以挪出椎孔空間不讓壓迫,如此就有極大機會將患者調整到完全不痛

 

還原從肋骨、骨盆到腿的肌肉骨骼系統,調順肌肉,平衡內外上下的張力,坐骨神經痛自然便痊癒。細分梨狀肌症候群、椎間盤壓迫、椎間孔狹窄其實意義不大。


原來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東西。把所有的出槽肌肉還原後,椎間孔自然會打開。

 

西醫接診大概是先做MRI,接著牽引,不行就開刀取出壓迫的軟骨,將兩、三節椎間關節固定。

這種治療的結果可能是用永遠無法治癒的腰痛取代了原有的神經壓迫痛。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這情況極類似腹腔手術病史的患者,

腹直肌若被腹腔內的結締組織沾黏住無法鬆解,其椎體便無法鬆解,腰痛則更形棘手。


無時無刻、任何姿勢皆疼的患者,因為挪不出空間予神經,預後較差。比例大概十個有一個。



小記:

西醫常用類固醇合麻醉劑施打疼痛的梨狀肌得到緩解。

這不是因為緩解梨狀肌本身的「發炎」,而是緩解了整個肌肉系統的張力,增出了椎間孔的空間,減少壓迫。

 




六、坐骨結節痛


坐骨結節痛病人的主訴通常是:「醫師,我坐硬的椅子屁股好痛!」

這是附著在坐骨結節上的肌腱韌帶拉歪了,繃緊疼痛,

 

不需要去考慮西醫關節滑液囊發炎的理論(膝蓋脫位後鼓出的貝克式囊腫,與膝蓋受力不對,過度磨損產生的退化性關節炎,甚至與足跟痛同樣,都是骨盆歪了。

只要將不動的弄動,肌腱受力線對了以後,都會大幅改善)。




坐骨結節痛的患者,同側股骨上的肌肉一定有翻旋的情形,甚至摸到股骨歪出的稜線。此時當還原骨盆受力結構,將骨盤挪正,股骨與坐骨對位關係正確,方能痊癒。----------------------------------

另外,坐骨結節痛刺阿是穴療效不好。


-----骨盆與股骨的診斷與調整-----


骨盆歪斜的診斷,主要看二頭肌。骨盆歪了力線上下延伸,觸診股骨必定是歪的(骨頭的位置如果是對的,附著於其上的所有肌肉必然是鬆弛彈性的,沒有凹凸面一類肌肉不正常緊繃的情況)。此外股骨歪斜膝蓋受力不對者,股四頭肌必然高高腫起一團。 

股骨與骨盆在什麼樣的標準下可以算是調整完畢?

------------調整當在股骨轉動、身體動態的過程中,尋伺肌肉平整的稜線,定位股骨正確的位置。當以肌肉為準,而非單獨骨頭本身(當然,觸診大轉子不能有稜角出現,出現就是不對)。



 首先,股直肌應鬆軟服貼,沒有不當的張力
 
鼠蹊內側的髂腰肌(髂骨內上緣到股骨內側)與腰大肌(腰椎橫突到股骨內側)共用止點,

頭端的張力應當均等,表示連結腰椎的腰大肌與連結骨盆的髂腰肌已經對位完畢,股骨相對於骨盆的位置便是正確的。
調整完畢複查時,當確認兩件事

 大轉子是否觸手圓潤,沒有稜線凸起


 坐姿時薦椎下段與股骨間的肌肉摸起來鬆軟空洞,沒有不當張力

若有張力筋結一類(在肢體活動過程中不能動的肌肉),表示股骨與中軸系統(以薦椎代表)的相對位置不正確(我調腰時習慣檢查整個薦椎,看是否有錯位或稜角;

 

如果上緣角不對,表示薦椎與其上方的肌肉對應關係有問題;

若是下方兩側肌肉緊張,表示股骨與腿足肌肉有問題)。

(多練習檢查啊你!)


曾有人問我,如何知道膝關節位置正確與否?

其實膝關節位置不對時,接上來所有肌肉的稜線與交界點都不對,摸那裏都會知道。


小記:

肱骨的正確位置同於股骨,也是由周邊肌腱順逆來決定。肱骨調好的定義應是內收肌與外展肌群張力均等觸診腋下摸不到出槽的筋

(如此肱、肋、胛骨會在正確的相對位置),才算調整完畢。然而光是調順肌腱,讓肱、胛骨取得正確的相對位置,並不足以論其為治療完成。

 

因為肋骨的形不對,

患者手臂動幾下,筋骨必然又錯回原來的位置,開始疼痛(見11月23日演講)。所以一定要還原肋骨正確的形,疼痛才能真的好


七、尾椎痛(壓迫痛、活動痛)

 

 

林兩傳醫師談運動 (2008)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858692

               傷科重視復健運動,不動好不起來。可是常見病人反映運動完就痛。運動的精義與注意事項是什麼?老祖宗的運動是讓周身通透連貫,不時興肌肉猛力收縮與偏用,因為會拉歪身體結構,影響內臟循環與氣液流通,所以古法養生偏向和緩,像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等各種內家拳,練習的目標在於通透。
 
人的力是從腳心湧泉發上來的。要體會力線的走向與氣的流通是一致的。練功時,要自然的沉肩墜肘-肩沉肘鬆時,中軸才能夠在中定的過程中從上到下鬆開脊柱兩側所有肌肉,接著周邊筋膜跟著鬆開,這就是周身通透的基礎,在傷科的操作中,醫師也要保持這種狀態才不會自己受傷。外國人不同,雖然積極的運動,但當不運動時,他們的腰酸背痛卻一點都沒有比我們少,因為過度強調屈肌的力量,忽略了伸肌的訓練。尤其又喜歡將肌肉練得大大的代表健康,其時身體結構及內部是不平衡連貫的。在動態的運動中,血液循環暫可平衡筋膜的張力,可是不動就痛。


在運動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必須是要屈、伸兩側肌肉張力對稱,所有的肌肉且都能夠輪流交替收縮放鬆。單向收縮運動不能做,徒然製造傷害。例如高爾夫球揮杆瞬間的爆發力,結構肢體無法*流交替收縮,容易製造永久性傷害。第二糟糕的是棒球,屬於競技表演,不叫運動。你看哪個棒球投手的手是好的?結構拉歪了。羽毛球不佳,理由同前。足球不是很好,因為除非職業球員,很少可以練到兩腳交替使用,大都偏用一腳。桌球比較好,因為殺球時用整個腰旋轉,反拍時腰也會動開。

瑜珈的問題比較複雜,要慎選老師。因為每個人身體的結構不一樣,要先做什麼樣的動作鬆身,或者哪些動作只能做到某種程度,都需要針對不同個體的計畫與關注。肢體伸展到極限時肌肉受到刺激會收縮保護自己,肌膜跟肌肉於是產生輕微脫位,等到腱鞘囊腫形成回不去了,傷害於是形成。瑜珈老師如果沒有辦法關照每一位學員,我建議不要練。即便真要練時,請記得以下原則:在伸展接近極限時,就定住不要再下去,這時吸氣,吸氣時全身的筋膜會勻稱的拉開,便可以再下去一點,然後吐氣,重覆這過程。牢記不能去壓,一壓那條肌肉就受傷了,長久累積就產生問題。瑜珈鬆解身體是在這個原則下,藉著呼吸時肌膜氣機流動的開合而行才不會受傷,切記不可硬壓拉筋。

最好的運動是散步、慢跑、游泳。只要不是去「拼命」的話(推擠撞傷、跳躍扭傷),籃球也是好的,因為兩側肌肉可以均衡使用。運動中最好的是走路,因為走路的時候身體得以鬆解。重心放在踩出的腳時,另外一邊是鬆的,重心左右轉移,脊椎脊柱也會轉動,真到走鬆時肋骨胸椎中的肌肉、腰部的肌肉事實上是會被鬆解開來的。可是一般人走路時都抬頭挺胸,重心都還是在身體正中間,重心未在兩腳轉移,背也不動,會愈走愈硬,而周身氣不動也容易累。千萬不要快走,比較好的是像奧運競走的走法-腳跟不能抬起來,身體搖來搖去,這樣走法是健康的,脊柱重心有轉移與移動,脊柱深層的肌肉也能動開,這樣絕對不會腰酸。跑步也是一樣,踩下去時要感覺力量傳到脊柱,那才是放鬆,不要只是兩隻股骨動,腰上不動,筋膜的連線上不來時,也會造成傷害。要兩側均衡,讓身體能夠依著一個點一個動線,從頭走到底,筋膜拉順了肌肉是可以動開來的,不再有繃著鎖住和筋結的累積。


日常保健的目標是讓兩側張力均衡,伸肌收縮時,大腦會命令屈肌放鬆,反之亦然;日常生活偏向使用屈肌,所以最好的保健是把手指用力撐開,手臂用力往後張,讓所有的伸肌收縮,成大字形。只要拉幾下便可感覺脖子和腰因為屈肌動開而鬆了。電腦工作者沒事拉幾下,用處極大。

                                       

 運動傷害(2013)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32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24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人對於組織的傷害有自行修補的能力,如皮膚傷害的修補大約一個星期可完成,肌肉受傷大概兩三個星期,而骨頭受傷的固定癒合大約一個月,下肢骨大概兩個月。

細論筋膜. . . . . .

一位小病人,從小就有嚴重的二尖瓣脫垂,我認為是骨架歪了以後,心包膜受到較大的牽扯,引起瓣膜無法正常關閉所造成。依此邏輯治療了一個暑假,果然二尖半脫垂病症消失。

 

 

骨錯縫與筋出槽

走路外八

足底筋膜炎

觸診檢查時,胛骨與髖骨是身體中最重要的兩個關節。

 

 

書"Anatomy trains"提到一句話:「肌肉有彈性是可以收縮的,而筋膜是可被重組的。」

 

施加患者的壓力會產生反作用力,由施術者的胸肋承受,而改變系統,筋膜牽扯影響到內部。有些傷科老前輩有心臟病理即在此。建議從事傷科人員練內家拳功(如八卦掌、太極拳)化解,並且減少出力,用引導的方式見勢拆解

 

骨折後何時可開始熱敷推拿?急性腰扭傷可否熱敷?急性發炎腫痛,若不紅不熱,可否推拿?
答:任何時候都可推拿,只是看如何定義「推拿」二字。足踝急性扭傷,一定要把骨頭還原對正,復原才會快。這可能只是拉一下把肌肉引順,讓受力正確即是,不一定表示用手揉搓推轉。骨折時要將肌肉調對張力還原後才能真正把骨頭接上,否則肌肉還原時的角張力會讓骨頭長歪;就算癒合了復健也難做。至於熱敷,我不認為熱敷有用,因為無法還原系統。至於冰敷,是受傷的大忌,絕對不可行。肌肉受傷瘀血,冰敷妨礙循環,讓肌肉收縮使得錯位更加嚴重,並增加結締組織的生長。

 

牽引治療椎間盤凸出可行嗎?
答:不可以牽引. . . . . . .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林兩傳 醫師傷科基本手法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19

傷科醫師身體的問題(病痛)很多是比患者嚴重的!操作的時候不講究身法,會在醫師的身上留下許多後遺症,所謂「殺敵一千,自損五百」。我從與通霄師父學習後,手法便日趨輕巧。因為見到許多傷科老前輩做得渾身是傷,亦有前輩患心臟病過世,大概都是不講求身法之故。早先傷科師傅都有習武的底子,深明力量的收發,不會留力在身上,承受反作用力的傷害。但這些透過習武與大量實做而來的體驗與經驗,一方面難以用文字敘述,一方面早期少有讀書人投身傷科,因此也少有資料保留下來。現代醫生一不習武,二無傳承,這使不講求身法造成的傷害更形劇烈!

 

 

 

鬆背主要達成兩個目:鬆解肌肉與搖開關節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11

西醫復健思考--固定、減少使用與加速循環中醫傷科界對於疼痛的治療,當有不一樣的思考。. .. . . . . . . . .
 

---頸腰椎間盤突出---
前仰或後仰的檢查會使突出部份壓迫神經根,依此確診。治療觀念同五十肩,要和緩的將結構鬆解開來,只要把空間鬆解開來結構調對,九成以上麻痛就會消失
o 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最重要的工作是先鬆解肋骨。因為肋骨與骨盆以腹內、外斜肌,髂肋肌等連結,若肋骨不先鬆解,骨盆勢將無法調動。治療腰部若只著意骨盆局部,軟組織或許能暫時因推拿擠壓鬆解,但之後會更緊縮而又復痛。
頸椎間盤突出也必須先將胸椎動態開張,讓頸椎與胸椎互動正常,歪斜擠壓的椎體才能鬆開。椎間孔空間增加,壓迫方能緩解,亦較能持久不復發。所以病根是在結構動態不良,不在椎孔狹窄
只要行走坐臥有不痛時候者,一定可以治療到全部不痛,除非是全時疼痛者,壓迫的情形可能過於嚴重而難治,然而此類少見。若用牽引方式,因為施力只在同一方向,反而破壞脊椎應有的動態,屬於不當治療,不可從。

 

----髕下韌帶疼痛---
常見有髕骨軟化症、髕骨歪斜等,當是髕骨上四頭肌張力過大拉扯,或內外兩側拉力不平均所致。究其原因必是股骨與腸薦關節相對位置不正確,再遠可推及腰大肌、髂腰肌、腹內外斜肌相對不整。若能將骨盆問題解決,則患處可愈。髕骨患處只是被害者,勿著意處理

 

 

o 針灸止痛原理
疼痛時皮膚的撫摸會影響皮下的張力與循環,疼痛因此解除,這是有意義的,不純是心理作用。同理針灸透過改變肌膜張力來止痛,亦不是腦內啡分泌或神經傳導的簡單理論可以解釋。所謂氣的濡養,氣的過與不過,皮下的膜張力會發生改變,可當做判斷的標準。

 

 

 

o 拔罐
拔罐是危險的治療,雖可拉扯皮下組織,改變皮層下筋膜張力產生療效,但若依一般所尚,拔到過度瘀血,加上針刺、放血造成局部傷害,局部雖暫時因筋膜張力改變而緩解,卻又製造新的組織纖維化與沾黏的問題。力道輕微的拔罐與滑罐,並依據仔細觸診,拔在正確的部位,是較理想的治療方式。

 談談傷科操作中的清明覺知

 

狗兒案例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800

林两传个案讨论_百度文库

 

隨息觀呼吸

 修定還是方便修才容易累積功德受用睡前躺著是最好的練功時間,隨息觀呼吸最簡便。呼吸時心無旁鶩,靜靜感受息入息出時肋骨的變化,筋膜全身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一動週身無有不動,呼吸時肋骨的舉動開合,肋骨會牽動全身筋膜,可牽動到全身,靜心放鬆時可感受到牽動到所有手指腳趾的末梢,脊柱一節節的擠挪開合,如果那裏感覺不到或感覺傳不過去,便是沒有放鬆,練習久了身覺才能清晰,才會明白自己身體結構的問題,也才能明瞭病人身上結構連結的問題與處理方式。

 

    如再能配合心臟傳遍全身的波動,慢慢便能掌握氣走經絡的初步現象。

論傷科學習的次第

到底骨、筋、肌膜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而致症狀產生。不論台灣或大陸的教科書都是西醫復健醫學套上中醫的外皮而已。完全無助於解釋傳統傷科的手法治療為何是有意義的,為何是不能被機器取代的,也不能解釋手法理療和藥物作用在人體作用的區別,對疼痛的改善或解除,各發揮了什麼功能,如何用手去清楚觸見其差別。

 

一個疾患或疼痛的手法理療,須包含兩個層面,

一是質的改善,其中包含筋膜的鬆解,肌肉張力恢復和各組織的循環改善。

二是結構的還原,包含歸位歪斜的骨架,調整局部的骨錯縫筋出槽,還原各部不等的筋膜張力。兩者其實是互相關聯密不可分的,結構的錯亂會造成質和功能的下降,而質的不良會使原本的雖不良尚堪用的結構更為歪垮錯亂,因此兩者互為因果。

    坊間的手法理療. . . . . .

拍打法. . . . . . .

刮痧和拔罐這類砭法的衍生療法. . . . . .

 

 

西方整脊醫學大興並流傳到台灣. . . . . .

 

 就當今醫療生態而言,某種程度整骨學派被整脊的這個系統給攻佔了,但仍有少數優秀醫者獨立於這個系統之外,以一些非常有巧思的方法,去處理改變結構,當然手法背後的想法,就和整脊學派不同,不同處在於對人體筋骨結構的運作了解深度

 

肩關節檢查與治療

 

http://blog.xuite.net/poopooweber/twblog/122900746

最近在一次上課中,提到老人家腳無力,抬不起,蹲站困難,除了少數頸腰椎神經壓迫外,絕大多數都是由於背部肌肉僵硬,胸椎肋骨不能動,以致於腸薦關節不能互動,進而導到股骨和骨盤之間的活動困難,肌群活動不利,才會出現腳抬不起,無力蹲起的現象。只要把背肌鬆解,胸椎肋骨能有較好的互動,腳就會有力多了。

 

薦椎調歪定住(須由腳到胸椎的筋膜都旋轉才能定在歪斜的狀態)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9C%9F%E5%90%BE%E4%B8%AD%E9%86%AB%E8%A8%BA%E6%89%80/132988453515353

2014.02.21.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林兩傳醫師 2012/03/18 國醫節演講

傷科用嘴巴講是沒有用的,應該要操作。實際治療上,結構/局部、遠端/近端的關係,與其互動的原則,用講的是不太清楚的,可能要操作來說明才比較容易理解。

上台協助示範者:徐醫師,浙江人,男性 (落枕)。

傷科-有所依憑、有脈絡可循、治法與療效確實契合的醫學


傷科是一門科學。我們的身體會想辦法對抗適應疼痛,所以疼痛基本上都會出現筋骨結構的變化,除非急性發炎。但即便發炎也會有發炎的現象,所以疼痛是用手可以摸出來的。
例如頭痛,頭皮肌肉一定會發生變化,可以摸出痛在哪裡。這是傷科有趣的地方。一個夠清楚的診斷與處置,每一個治療者摸到的應該都一樣,代表每一個治療者找到同樣的筋骨結構錯位的病癥。即便每人的手法不同,使用的工具不同,可是治療的目標、結果,應該要是一樣的。傷科有趣之處即在此,是一門非常實際,科學的學問。我做,跟我傳下去的學生做的方式、選擇(⋯⋯治療)的次第,應該大體上是一樣。這和中醫內科的治療風貌是不太一樣的。


傷科就是摸!覺得有問題,這個問題哪裡來的,要怎樣解決,其實是清清楚楚的。林源泉老師講過一句名言:「開口問病是庸醫!」基本上他是指內科,內科能做到這樣就高段了。不過我們傷科真的開口問病的是庸醫。

很可惜我還來不及制止他(徐醫師)講話,他就告訴我他有點落枕。否則應該可以摸得出來,就是你都不用說,我們應該可以摸得出來。現在來摸你哪一邊落枕,哪一邊引起的痛,這痛是哪裡來的,什麼原因來的。


------------疼痛的原理-動了才痛v.s.不動也痛--------------


疼痛,如果是沒動不痛,動了才痛的,表示這個疼痛是因為筋骨結構無法承受或執行它所要的功能活動。
這種疼痛一定可以摸得出來,因為疼痛部位的肌肉張力會改變;
 
若不動也痛,可能是發炎、神經痛或其他,疼痛的原因不單純是肌肉的,可能是比較遠處牽連過來的。活動才會痛的疼痛,局部的肌肉一定會摸出問題。
 
 

通常我們可以先摸兩邊(診斷示範中,雙手搭在受試者肩上)。---------------------------------

全身筋膜就像一張網,從頭到腳包裹著。如果肩頸以下有問題的話,有問題的筋骨結構卡歪不動拉住了,其實連頭皮都會緊緊的。全身的筋膜是有覺知性的,所以頭皮扎針有效是因為扎針的刺激傳導到全身,傳達到大腦裡,身體會相對地想要去挪動、抵銷、或順應這個壓力,皮下的筋膜就會跟著改變。
 
其實針灸並不像是傳統所形容的,扎針進去找到一個穴道,像在找開關一般。
扎針讓筋膜改變,因而會使肌群張力改變,肌群張力會改變肌肉收縮的狀況,使結構發生改變,因而能夠解決活動會痛的問題。並不只是所謂的「氣通了」,也不是腦啡分泌所以不痛,果真如此,那麼抽個菸腦啡分泌更多,應該就更不痛囉?
 
 
所以針刺治療落枕痛,事實上痛處附近的肌肉因為針刺,肌肉收縮的狀態、張力系統、甚至相對骨頭位置都會發生輕微改變。真的,身上發生了非常多變化,而傷科有趣的是可以用手清楚掌握變化發生的過程。
 


所以單用手摸著頭皮大概就可以猜到問題來自於身體的哪一部分。因為有問題那一邊,比方說右邊頭皮一路到脖子鬆鬆的,可用手指橫向推而動之,左頭皮卡住推不動,故落枕問題出在左邊。
 
但左邊有問題,還不一定真的是病根。疼痛常常是該處的骨架沒有辦法伸展到極限,沒辦法完成運作,所以才疼痛,但卻不代表該疼痛點的肌肉本身有問題、也不代表病灶在此,只是該處的肌肉被擺在、處在不對的狀況之下沒有辦法執行生理功能而已。
 

------------------------
此例中,脖子摸起來溫度感覺相同,沒有異常的血管跳動,像這種情況,疼痛應該是活動才痛,不是不動也痛的那種。
 
如果是活動才痛,表示是患處筋骨結構的位置不對了,那個點常常是「被害者」,並不是「兇手」。比方說我剛開始學醫的時候,曾被師父嚇到。網球肘伸肌肌腱炎無法拿杯子,會痛,我師父說那是「骨頭跑掉了!」。當時我醫學院剛畢業,完全無法想像何謂骨頭跑掉,但他調完以後真的就可以拿杯子,真的就不痛了。
 
這表示這個疼痛並不是因為肌腱勞損或發炎來的,只是肌腱處在不對的位置、不正常的張力下,無法完成它正常的收縮而已。

同樣的,(徐醫師) 左邊脖子肌肉的張力遠大於右邊,右邊脖子肌肉可動,左頸肌肉卡住,被繃緊的肌肉無法活動到應該可動的極限,
所以頭往右倒是緊的,但頭往左倒會痛,後仰壓它會更痛。
 
左邊骨頭位置不對,但此時右邊骨頭是鬆的。左邊肌肉緊繃,真的是該條肌肉的問題嗎?其實我想不是的,因為我們要考慮局部跟整個身體相對的關係。
 
 


觸診摸什麼?-骨錯縫與筋出槽

我今天會一再重覆同一個概念。跑步用的是腳,把手綁起來保證你不能跑!最多只能快走。
-----------------筋膜是身上不可收縮的結締組織的總稱。
我們全身的筋膜是有互相牽扯的,筋膜層層相連相疊形成一個網,這個網的延展性是有限的(所以結構錯誤產生的張力可以透過筋膜傳遍全身)。
 


肌肉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活動關節讓我們運動,所以肌肉起點與終點一定跨過關節。當肌肉經過使用處在持續收縮無法放鬆的狀態 (西醫教科書上有一些所謂扳機點就是這樣來的),骨關節的位置就會處在不對的位置。
 
關節活動時,持續收縮的肌肉跟其他正常的肌肉無法完全協調一致的動,這時觸診會有突兀凸起的現象,稱之為***「筋出槽」。筋出槽會使關節產生不正常張力,觸診關節骨接縫處會有稍微不平整的現象,稱之為***「骨錯縫」。
 
骨錯縫跟筋出槽是造成疼痛的基本原因。--------------------------------------
 
 


教科書上說,痛是因為骨錯縫筋出槽,所以要使用手法把骨錯縫與筋出槽調開來,這個想法是粗糙的。因為骨錯縫與筋出槽是可以清楚摸到的,哪一條肌肉不對,哪幾根骨頭錯縫需要調整,是清清楚楚的。它不是編書者想法中的抽象概念,而是非常實質存在的現象。


徐醫師這種手是慣用右手者的身形
(因為右手經常使用,跟左手肌肉收縮的強度與程度不同,而身上屈肌的使用通常遠超過伸肌,
 
所以很明顯有輕微攣縮、縮緊甚至偏斜的情況,就能依此判別哪隻是慣用手),像這位右肩略往下沉,肱骨縮入肩關節,體軸由右向左微微旋轉傾斜,右肩段長度大於左肩段長度等都是平常慣用右手的身形。
 

但徐醫師說他慣用左手!慣用手屈肌收縮遠大於對側非慣用手,在肩肘關節外展的過程中,左手 (慣用) 屈肌張力大於右手,左手卡住了,可是身形卻呈現若是慣用右手,表示骨盆歪斜很多,身體整個旋轉方向不對。
 
 
------------------通常的情況,如果慣用右手的人脖子痛左側,是因為肩帶骨架偏斜,右肩胛骨向前,左邊向後;這樣通常是被過緊的右手拉歪,左邊脖子變得比較緊。必須要解鬆右手,還原張力,左邊脖子就鬆掉了。-----------------------------


徐醫師身形怪怪的要先摸一下。

脖子問題有兩種情況:
 
 
1.手不對稱把身體左右兩邊張力拉歪後卡住
2.骨盆歪,體軸順著骨盆歪斜形狀旋轉上來形成的轉折。
 
---------------像(徐醫師)這種骨盆歪斜旋轉,到了肩區轉折處的疼痛,最常見的是膏肓痛。-----------------------------------
 
檢查法如是:
 
令患者雙手交叉搭對側肩,抱胸低頭彎腰,此時背部肋骨的型態可以完全顯露出來。
 
-------------若有膏肓痛,肩胛骨與脊椎骨中間,可摸到清楚明顯突出的肋骨。這型態不一定會造成疼痛,通常患者會說坐久站久會悶酸。
如果會痛,一定是肌肉也出現問題,例如菱形肌摸到明顯收縮團塊,我稱之「筋骨分離」。-----------------
 
觸診到筋骨分離時,常常痛的那種一定剛好在肋骨凸起的地方。像這裡有一塊明顯凸起,但不在肋骨突起的地方,所以只是偶爾酸,不會明顯痛;瀕臨要痛邊緣但還不痛。
 
 

若骨架轉折若在胸頸椎交接處,常會頸椎痛。
--------------若脖子痛是慣用手對側,那是慣用手過度使用,結構拉歪造成。
---------若脖子痛是慣用手同側,是骨盆歪順著骨架歪旋轉上來頂住轉折的卡點。

------------像這個痛,它如果要解決脖子痛,是要解決腰的問題。他這個腰薦是歪的。我本來想弄手的,結果沒想到上來一個腰壞掉的。
 


-----------著手治療-可動v.s.不可動、系統v.s.局部、遠程v.s.近端----------------

判斷一個病人好不好醫,最重要一點是看他的胸椎可不可動。胸椎可以動的病人都很好醫,只要解開張力的來源,就解決了。
若背部弓著完全僵硬,前推完全陷不進去,背挺不直,這就很難醫,這代表筋膜處在很緊的狀態。就好像你帽子小,頭大,硬戴上去不小心裂了一個縫,你要把他整個湊回去就非常困難。
 


徐醫師背可動,只要找到張力來源解決掉,問題就解決了。張力的來源應該是來自屁股-因為骨盆歪得厲害,身形旋轉。
 
 
骨盆歪身形歪有兩種情況:

1. 本來身形就稍微歪,最近可能脹氣便秘,腹腔張力變大,骨盆歪曲加大,曲度無法支應整個張力,就痛起來,這個摸脈可知,關脈浮凸滑大多是如此來的。

2.骨盆歪斜時,兩腿肌肉收縮張力原先就不很對稱,因為坐姿、運動、翹腳、疲累,使得肌肉繃住,這時體軸會從下面一直旋轉到上面來,就像我剛說跑步把手綁起來腳就不能跑了。
所以全身的筋膜是這樣互相關聯連住的。
 


(徐醫師)左腓骨貼平,右腓骨旋轉,觸手有銳利的邊且張力緊繃,問題在右腳。把這腳解開骨盆正位回來脖子就開掉了
 
(像這種問題,局部脖子肌肉卡住,因為筋膜可做某種程度滑移,當然可用手法直接把脖子先解開以治標)。
 
兩手張力不同,右手(後攤)鬆,左手緊,左手緊不單純 (編按:與骨盆的歪斜相關),左手使用屈肌過度發達,事實上是因為右肋較鬆,右肋整排順下但左肋因共軛的關係而翹起,左肋每一根在體側都會比右肋側橫張一點點,
 
 
我們要把右手往外攤,肩帶要做某種程度的滑移,胸椎與肋骨要能展開,胛骨要能在背肋上移動,
左胛骨無法順暢在左背肋 (因橫張) 滑動,所以左手卡住。
 
解決腳的問題,骨盆旋轉張力軸線還原 (雙側肋骨順下對稱),左手就可攤開,跟脖子問題一起解決。若有頭痛,手痛,甚至某種程度網球肘,應該可以一次解決,因為這是屬於同一系統的問題。


***現在要弄腳。

這個腳,我們身體縱軸是由腳旋轉而上的,(徐醫師) 肩上的轉折與體軸旋轉方向反向,所以卡在肩頭這裡。我們可以藉著改變肌群整個收縮的方向,解決這個問題。
這要 (請徐醫師) 站著講:當腳板平行, (從前面看) 左肋前凸,右肋凹入,身體有不正確的旋轉軸線,骨盆往後滑卡住。解決腳跟骨盆之間的問題,身體旋轉軸線就會跟著一起回來。因為脖子並沒有太明顯局部肌肉非常緊的地方,等一下調整回來以後,他就會好多了 (若局部有很緊的肌肉,還要解開這個肌肉) 。
 


現在摸到這裡C2稍歪,橫突凸出稍微卡住,頭往左偏時C2卡住,右偏時C2鬆,如果為了解決它硬扯脖子,張力傳到下面來,會把體軸線背部深層肌肉拉歪。因為深層肌肉本來沒辦法達到這個角度,你硬要它伸展硬扳,肌肉只得做某種程度不正常的收縮滑移,甚至因此製造了一些傷害,因為整個肌肉系統並沒有容許你對這關節做這件事情。
 
「製造傷害」是目前時下疼痛治療最常出現的問題:常常把焦點集中在痛處,摸到不對的點,硬要去解開那個點。--------
 
治療者要處理一個局部的時候,沒有考慮整個系統是否容許你去做這樣的骨頭旋轉與肌肉處理,強迫關節骨頭結構還原到「對」的位置。製造傷害。-----------------
 
 

例如現在 (徐醫師) 右偏C2鬆,硬要左偏扳回去,右肋張力變大卡住,很多肋骨會產生輕微滑移。當然你認為這一點滑移沒關係,動一動就會回來,而且本來身體的筋膜就容許輕微滑移,可是這骨頭本來之所以處在這狀態,並不是單純因為局部的問題,而是被整個系統帶歪而產生,所以沒有解決系統問題,而在出槽的肌肉張力上製造反向肌肉張力,後面這個張力會更大,是把張力分散到遠處,造成系統全體的張力更增加,而製造了不可預測的其他的問題。
 
 
雖然暫時這個問題不見得會浮現,常常有些落枕硬扳調完以後很好沒什麼問題,回去到晚上又開始痛,甚至更痛。
我同學在急診室曾轉一個病人給我,患者落枕給一個物理治療師轉脖子,當下很好,回去開始慢慢越來越痛,痛到晚上完全不能忍耐,
我同學在急診室在所有痛點打完類固醇麻醉藥都無法止痛。因為他這樣一轉,整個系統張力變得更大,局部肌肉緊到用什麼方式都放鬆不了。-------------------------
 
 


回頭看徐醫師,現在要解決骨盆歪歪的問題。不要看這骨盆歪就給他扳腰,這也不對。

人是活的,不要看到哪個肌肉緊就鬆他。例如左上臂二頭肌緊,因為肌肉處在某種狀態卡住無法放鬆;
右二頭肌鬆、順。
 
像這種問題傷科都可以摸出來。我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要去推鬆這條肌肉,他是整個系統骨架出問題繃住,所以很多肌肉僵硬不要當豬排槌一槌敲軟它,這是把裡面肌纖維打斷。硬把肌肉硬揉開,肌肉受到刺激暫時軟掉,可是造成他這樣收縮的原因並沒有解決。
 
 


肌肉硬不是果,也不是因,解決系統的問題,局部肌肉自然就軟掉。
這骨盆位置不對是附著在骨盆的肌肉張力系統不對,不要去調骨盆,----要找到為什麼骨盆不對的原因。可以摸肚子,徐醫師這個肚子是軟的,腹部兩邊張力一樣,肚子有問題到影響後面,腹直肌一定會僵硬繃住。如果腹直肌沒有繃緊,前面張力不會大到影響後面。
 
(徐醫師) 腹直肌是鬆的,絕對不會因為胃痛脹氣便秘出問題才使得後面有問題,所以是單純骨架問題而非內臟問題。-----
---------這骨架有問題是從腳來的,左腓骨觸手順,右腳腓骨不順,把腳擺順,把骨頭對齊,找看哪一條肌肉回不去,沒有辦法處在跟這個骨架結構配合的狀態,這就是兇手。
 
 
骨頭姿勢擺好時,右屁股肌肉緊、卡住,左屁股肌肉軟,這應該是他翹腳坐久屁股頂歪脖子就痛了。我們台灣的椅子不太好,像那位先生睡著睡這樣應該起來就會腰痛 (一笑)。
現在只要右屁股解決就開掉了。
----------------
 


肌肉要還原是因為包裹著肌肉的筋膜無法完全伸展,所以肌肉才沒辦法完全張開。************
我一直是用這個概念治療,只要讓筋膜伸展就可以完全貼回肌肉,就鬆開了。*********************
 
所以一個肌群不對整個硬硬的,只要把從上面到下面的筋膜翻轉回來頂開,這個肌肉就全部都鬆開了。
 
不要一條條肌肉戳他。
 
所以為什麼一針扎針下去肌肉就全部開掉是因為扎針後筋膜受到刺激,如果把結構或姿勢擺對,筋膜會順著對的方向滑移,肌肉就全部鬆開。
 
所以針刺在導引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方向、姿勢要注意。
 
能夠了解這些就會了解傷科在還原結構的時候是有一定的次第的。不要看到哪裡有問題就搞哪裡,這樣沒辦法還原,只是把結構張力打散讓它不痛,常常會有回到家又痛的情形。
只要把大系統還原,筋膜夠長不拉扯,疼痛就消失了。很多活動會痛是這樣來的,並不是肌腱發炎,這些炎都是胡說八道。都是因為結構不對,痛覺接受器被誘發而來的。***************************************************
要處理他屁股這條肌肉,我只需要讓筋膜伸展到極限,把筋膜「穿」回去就好了。
 
 


(站姿) 右肩往後,頭往後仰,吸氣,抬右臂。好了,還差一點點,再一次。

當吸氣的時候肋骨全部張開,筋膜會被撐開。如果筋膜位置已經對了,當結構撐開,筋膜會順著對的位置滑動,滑動的時候這個結構就鬆開來了。這跟扎針意思一樣。

脖子動動看是否好了,剛才手緊緊是否鬆了。

肋骨若要完全伸展,手得要扠腰。只有這個角度肋骨才會完全伸展開來。剛才卡住的二頭肌鬆開,兩邊完全一樣了。頭痛醫腳就是這樣。
 
 
因為他慣用左手,剛好與痛點在同側。如果是慣用右手,脖子左側痛,調腳絕對不會好,因為筋膜滑移是從右手這樣來的,可是他現在痛是因為骨盆歪旋轉歪斜來的,所以把下面肌肉歪掉的筋膜結構鬆開,體軸還原,它就歸位了。這是治療要有次地的原因。感謝你 (徐下台) !
 
 


我們每個人身體一定帶有某種程度的旋轉,這個旋轉是因為骨架的關係。骨架上有肋骨,下有骨盆,形成一個筒狀結構。這個筒狀結構一定不會對稱,沒有人是對稱的。我的診間有骨頭人模形,患者常問:「醫生為什麼我這裡歪那裡歪?」我每次跟病人講:「沒有任何一個人長得跟骨頭模型一模一樣」。因為身上一定有一些處在收縮狀態沒有放鬆的肌肉,單單這些肌肉就足以使骨架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可是因為筒狀結構的關係,身體的變形滑移一定是螺旋形的。
 


-----------細論美式整脊的缺點-------------

美式整脊會把骨盆分為前倒、後倒型跟內旋、外旋型,那是胡說八道
全部只是骨盆旋轉角度的問題,若體軸旋轉只是輕微,骨盆便呈現輕微前後倒;可是當軸線旋轉大到一定程度,骨盆就產生前旋後旋,他只是體軸旋轉程度問題,而不是有兩種前後不同變化。所以要調整骨盆,不是看他怎麼歪扳腰就回去的。


整脊最大的問題是把脊椎跟骨盆當成單獨的結構單位來分析。所有的骨骼上都附著著肌肉,當某些肌肉不肯放手的時候你怎樣調中軸都沒用,你調完他落地一走路就跳回來。我的病人痛都是3~5年甚至20年,其中很多人到處求診。常會看到病人整個身上的軸線摸起來亂七八糟,每個醫生看到不對的地方就扳一下扯一下,所以病人身體結構越來越歪。-------------------
 
 


---------再一例談系統張力造成局部疼痛-診斷與調整-------

我們身體結構最常鎖在肩帶系統。
 
若手的肌肉沒有放鬆,肋骨絕對不會平。因為肩帶系統下連手臂,有練功者知道氣有一定的走向,跟針灸描述經絡的方向很像,背後就走到背後,前面就走到前面,筋膜張力相同,有一定的方向。
 
若手過度使用,有一些肌肉旋轉扭曲卡住,這肋骨無論怎麼調都不會開。一根肋骨接一節胸椎,當肋骨無法平整順暢鬆開,胸椎兩邊就承受旋轉扭曲的張力,胸椎怎樣也不會開,怎樣也不會平。
 
 
當胸椎無法解開,他就無法順著下面整個張力系統重組,所以上背肋骨若無法解開,胸椎無法動,你調整了骨盆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腹內腹外斜肌與髂肋肌直接接在骨盆上,若肋骨無法鬆開、無法動、無法平整時,腹兩側肌肉也無法動,你無從調骨盆。就算用暴力把它扳成跟薦椎兩側對齊,一活動就又歪了,而且越來越歪,越搞越糟,筋膜滑移越來越厲害,到後來就再也回不去了。
 
很多疼痛就這樣來的。所以在治療上,理論上應該先從周邊逐漸鬆解起,四肢肌肉張力解開,前後伸屈肌張力相等,處在鬆鬆的狀態時,此時肋骨才有辦法真正重組,否則肋骨是卡住的。
 
 


現找個人上來,有沒有人手舉起來緊緊的?? 陳醫師,男性,福建

這位醫師就是我剛剛說的,胸椎不能動如竹竿的那種。因為手肌肉繃緊卡住肋骨,所以胸椎變成一根,無法一節一節順順的伸展開來,這其實不是很好醫。
 
 


為了預防剛才事情重演,我決定先全部摸完再說,其實仔細摸應該摸得出來。


這是慣用右手者,這手的肌肉攣縮不對,把右腰帶歪卡住,往右後倒會腰痠。右手使用過度,這是傷科醫師的手,內科醫師不會這樣,右手卡住往後展不開,胸大肌處於收縮的狀態,這會把肋骨拉歪,所以右邊胸大肌按了很酸痛,沒貼附在肋骨上,這就是筋出槽,可以清楚摸到。左邊胸大肌較鬆,能貼附肋骨。
 
 
當骨架收縮成這樣,這附近每一個骨頭都不對,所以左喙突觸診較平,上面肌肉只有一點點凸起,右喙突卻尖尖的,按了會很痠;所以左胛骨平,右胛骨翹上來,這是因為下臂肌肉收縮過度,使得肩帶歪了。當肩帶歪的時候,(雙手交叉搭肩低頭彎腰摸背肋),
左背肋骨平,右背肋不平,右背肋不平卡住使得胸椎完全不能動。
 
 


胸椎僵硬不能動以致於肌肉收縮過度,觸診左下背肋骨鬆,右下肋緊卡住。由此造成的腰髂歪斜是因為肩帶收縮過度把肋骨右下肋卡住帶歪來的。
 
假設他腰痛,這時候處理腰部意義就不大,調整完下次還是痛,因為是手的肌肉過度操作使用無法放鬆來的。
(進行手部觸診)
左腕橈骨跟腕骨間是平的,右腕腕骨跟橈骨之間錯開凸起,是因為橈側屈腕肌使用過頭,硬掉像石頭一樣,使得腕骨鬆不開。
 
 


我現在要調尺橈骨調對使他橈側屈腕肌鬆開。


傳統的辦法,這裡錯縫,我把筋鬆開、調完骨頭歸位、關節扯開就鬆開了。這沒有用!因為整個系統也歪掉了,所以要先對位手腕以上的系統,這個手腕關節才有辦法完全開掉。
 


這(右)手是不是很緊沒辦法完全伸展開來,我現在要先把後面的筋膜對上,製造空間出來。
(請患者坐姿低頭慢慢往後倒)
當他一路倒下去時,牽涉到手的肋骨段落攤開時,手的肌肉會鬆掉,繼續往下倒,牽扯到腕的肋骨鬆掉的時候,整個長軸的肌肉鬆開,腕區的筋膜跟著鬆開,就有足夠的空間。
 
你看是不是右手變得鬆鬆的?這時因為已經沒有來自系統的阻力了,可把橈側屈腕肌解開。解開以後,後面的肋骨解開了,筋膜系統對上了,我還要對前面的。
 
(請患者坐姿抬頭整個人往後倒)
當長軸的筋膜對上以後,整個筋膜鬆掉了,躲開長軸的張力,下臂肌群就好解決了,腕就接上了。
接上的時候,還需要把肩胛骨、肩帶跟體壁對上。
 


(調好之後) 請再往後仰看看還會不會酸??不會了吧。
 
 


這就是腰痛是因為手來的。當你把手的問題解決之後就開掉了。調完之後右上肋也就開了,不過右下肋還沒打開。
陳醫師說右下肋有脂肪瘤,
 
(摸)
在脂肪瘤不能滑動,這是旁邊肋骨卡住了,等右下肋開掉之後脂肪瘤就可以動了,就不會卡在這酸酸的。
 
(坐姿低頭放鬆後倒)
把這個肋骨整個鬆開對上,筋膜伸展開來就好了。再把前緣的下段脅肋解開來,下面肋膜解開,脂肪瘤下面鬆掉就可以動了。
 
 
(站姿頭往後仰吸氣向後倒下後慢慢吐氣)
低頭摸脂肪瘤就可以上下動沒有卡住了。
 
 
 


身上很多東西是筋骨錯位造成的,常常撞到以後一個疤一直很痛,那也是因為疤收縮以後把上下淺層中層筋膜扯住不能動,所以你一扯動誘發筋膜下面的痛覺接受器才會痛。把疤下面的筋膜扯平了就好了。--------------
 
現在胸椎還沒辦法動是因為左邊肋骨還卡著,等左肋解開胸椎就可動了。
-------------所以肌肉沒辦法動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筋膜系統沒辦法還原。--------------------
 


做弊一下我把右尺橈骨調開,肌肉就完全鬆掉了。

------------不要看到肌肉硬硬的你就去揉它,那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那是被害者,它不得不硬。是被整個系統包裹著,就像塑膠帶包著一些東西,塑膠袋扭歪了,裡面的東西當然跟著塑膠袋歪掉。把塑膠袋還原,裡面的東西就跟著鬆掉了。所以千萬不要去揉裡面的東西,把塑膠袋扯開就好了。-------------------
 

(調整左側)我們同樣再做一次,倒下來放鬆。這難在你知道到什麼位置筋膜會開掉。撐起來一點點,再下再撐、再下再撐,挺胸往後倒,撐起,胸椎就鬆開來了,現在胸椎一節節調開,他就整個開掉,全身都鬆掉了。
 
 
現在C7卡著,上胸椎仍卡住,調開T1C7就可動。
 
抬頭往前放鬆,彎下來,我要讓上面的筋膜鬆掉,否則橈骨解不開來。你看剛剛這手是不是緊緊卡住無法伸展開?要把骨頭調對,讓它完全伸展。可是因為這裡筋膜系統歪了所以沒辦法完全伸展到極限,他如果站直背伸直了以後,我要把下面的肋骨卡進去,抬頭後仰吸氣,坐下低頭倒下吸氣,挺胸,好了!所以調頸椎不需要暴力扭轉。----------
 
 


***所有的肌肉痛,不要去推肌肉,有一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你就知道太陽從東邊出來的定義是不對的。如果有一個例子告訴你輕輕地動他就會鬆開,你就知道你要一直去推肌肉的想法是不對的!無論你推肌肉自己覺得多有效,這都是不對的。這觸感是手摸來的,練來的。(陳:「這在大陸叫做聽力。」) 感謝你!你的腰回來一大半了。(陳下台)
 


大家這樣清楚嗎?從結構來的遠程張力要解決!知道張力的來源來自哪裡,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通常身上會鎖住整個結構,導致治療失敗、反覆不會好的,大概有以下地方,請你記得︰-----------

雙手腕關節:
如果腕橈尺骨沒有對平,下臂肌群沒有鬆開的話,上臂肩帶一定解不開。

雙足踝關節與跟骨:
跟骨系統與足弓沒有解開,跟骨不能動,不能動時跟腱沒辦法鬆開,腓腸肌的兩個頭就開不了,骨架系統就對位不回來。
 

所以一定要把兩個手腕解開,兩個足弓拆開,這時身上的系統才有辦法對上。
 
 
還有一個:下顎骨:
 
常常可摸到病人乳突下緣肌肉硬硬大大卡在那裡,病人開口閉口常常咔噠咔噠響,那些病人會不會好,純粹決定於下面歪斜的胸廓是否有辦法旋正。胸廓無法旋正的話,軸線旋轉無法拉正,歪歪的時候,頸部兩邊的肌肉繃住,下顎就解不開,上面解不開時,咔噠咔噠就好不掉。
 
回過頭來這兩顆肌肉下顎系統沒有解對的話,身上軸線系統要重組就絕對做不到,無論怎麼扳都做不到
 
(胸鎖乳突肌起始於胸骨與鎖骨,而終止於顳骨之乳突 http://mail3.batol.net/~yama/data/94a/3.htm )

所以整脊技術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把整個脊柱系統,包括骨盆,當作一個純粹的力學系統在分析,這是不對的。
因為周邊有很多骨錯縫筋出槽的結構牽扯整個骨架,這些錯縫出槽沒有解決,骨架中軸系統絕對回不來。
 
骨錯縫是因為筋出槽,是相伴的,如果沒有解決周邊肌肉系統收縮的問題的時候,這個骨架是調不回來的。所以在思考一個結構能不能去挪動的時候,要從周邊遠端逐漸循序,找整個肌肉系統的張力,弄清楚整個結構變化的因果。
 
 
 
 

像剛才陳醫師腰痠痠的,這是因為右手傷科醫生過度使用來的。有時候單單要支撐患者身體的重量,手就要用力了,所以說傷科醫生完全不用力那是騙人的。
可是用力看用什麼力,是暴力直接跟患者的結構對抗,還是為了支撐患者身體改變結構,製造醫生要的「勢」,去還原患者的結構。所以做傷科沒有三兩力是做不來的,可是那個力並不像是一般人使用的那種弓步前進正拳的那種力,不太一樣。
 
 

Q&A

Q:內容不明
A:(乳突下)那一塊突出是果,如果沒有把筋膜系統調開,沒有把手腕橈骨打開,是沒有用的。因為骨架系統還是歪的,一經使用,整個系統還是會歪回去。可是你單單要直接整骨頭是做不到的,長程解決完以後還是要解決中短程筋膜的問題,中程跟短程解決了整個系統才算回來。不能一開始就直接想要把局部處理回去,做不到。
 

問:扳機指可否用剛才那種方法治療??
板機指是有一點沾黏住,所以你把系統解開以後還要把沾黏處弄開,這就比較麻煩。所以通常板機指不是一次會好的。
(問:會痊癒嗎?)
當然會痊癒啊!一定會痊癒我跟你保證!
 

(問:開刀呢?)
開刀比較快。
(問:開完刀肌力會下降嗎?)
當然會下降!開刀不會好,可是要解決「卡搭!卡搭!」 痛的問題,劃一刀就好了,問題是有好沒有好?沒有好啊!它就是因為肌肉收縮沒辦法放鬆,腱鞘跟肌腱滑脫了,腱鞘積水卡在橫韌帶上過不去。
 
可是有時候為了醫一根指頭來好幾次,那不合經濟效益,所以通常我不太醫這個病,因為他不是一次會好的,不是單純骨錯縫筋出槽而已,牽涉到腱鞘滑脫還有某些質變。
 
五十肩也是一樣,五十肩我要醫三次,一次沒辦法。
就像我說的,只要胸椎可以動,網球肘醫超過兩次就是飯桶!無論多痛。真的,我下面一堆學生,這不是隨便亂說的。
 
 


Q︰質變?
A:質變的問題不是一下可以解決的,需要時間。
 


Q︰請問林醫師,我是大陸來的,如果拍片X光頸椎變形,通過你的手法以後,能不能改變?
A:謝謝!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複雜的。看變形的定義,排列不對的話,不對到什麼程度。如果頸椎整個曲度整個反折,
 

(問:C567後屈變形),
如果真的整個曲度完全改變,這是沒辦法的。
如果只是稍微向後凸出,頸椎椎體沒有變形,是可以回去的。
 
 
通常那種時間久了,頸椎的前端會變小後端會變大骨質增生,如同螺絲沒有原來的螺紋,調不回去了。
我不曉得你們可不可以,我是調不回去的。
 

(問︰在我們大陸可以!)
真是了不起!我想請問你們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
 

(問︰經驗之談。)
總是有一些道理,頸椎曲度不對是因為它有一個張力導致他向後滑掉了。
 
 

(問︰這個變形呢,有一些不正常的姿勢,不正常的工作。為什麼說C5678容易變形,這裡面就有力學、生理學、病理學原理。變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年兩年,可能十年二十年,那麼還有生理問題,有的人呢生理曲度大,他就不容易變形,有的人生理曲度小,他就容易變形。還有呢,他在工作中,經常玩電腦,打牌,等等一些,坐在床上看電視,他就更容易變形,所以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呢,就要鬆開關節,我們會後再慢慢討論。)
 
 

(問:簡單的些頸椎病腰椎病呢,治療很快。我治過最大的是駝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是治得好。)
駝背要看怎麼樣,通常駝背我也治得好,只是要看什麼樣的情況原因。有一些骨質改變得太過厲害,就像螺絲沒有原來螺紋,如果要鎖回去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的筋膜肌肉系統會重組,會順著你的骨架形狀,整個軟組織系統會重組(完)。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2014.02.21.)
 
林兩傳醫師演講:傷科治療中,結構改變次第的理論與操作示範
2013年5月7日 23:45

一,講授者:林兩傳醫師
二,日期:101年3月11日下午
三,上課地點: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13樓國際會議廳
四,講授大綱:

1.四肢如何影響中軸?鎖住的情況
2.中軸如何影響四肢?筋膜旋轉的延伸

3.肋骨動態的決定:肩帶上臂或胸椎?⋯⋯
4.體軸筋膜旋轉的拆解

5.長程和中短程筋膜互動的實質
6.手指,腳趾在診斷和治療上的特徵

7.局部或近端拆解的先決條件
8.針刺遠端和局部取穴的抉擇

大家可能會對我今天的題目覺得有點好奇,老實講應該是有點奇怪,怪異的感覺。其實沒什麼怪異的,它就是這樣。傷科,所謂傷科處理,目的是什麼?
--------其實是我們要改變結構!
 
 


身體的結構運作發生困難,而產生疼痛、酸、麻、漲、痛這類的症狀,所以我們要去改變結構,這是傷科應該要做的事情。結構改變並不一定需要用什麼力氣,它可以用一些很巧妙的辦法。可是巧妙的辦法除了手法以外,還包含一件事:一般醫師讓病人屈服於自己的意志,覺得什麼東西不對,要讓它變成醫生認為對的狀態,要去克服病人身上很多的肌肉,害怕疼痛的情緒等,當然想使用一些「暴力」。可是事實上不見得是需要樣子,
那是因為不知道怎樣還原結構所需要的順序,次第。我們人體分成很多層次,還原結構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些層次與結構。
 
 
 


我們傷科如果認為結構不對的,就需要改變,還原結構,去解決他的疼痛。
這表示,結構是可以被改變的,而且可以被還原的,既然可以被改變還原,必須要摸得出來什麼是對的,與什麼是不對的。


一個疼痛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局部的肌肉、筋膜,沒有辦法承受整個系統的運作,產生了比較大而明顯的轉折。疼痛本身是一種壓力受器的反應,所以當的結構張力不對到某種程度的時候,再稍微一使用,受器超過疼痛的閾值,疼痛就發生了。
--------所以,很多的疼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它結構位置不對了。
 

----------
解除疼痛要知道之所以變成這樣子的因果。所謂因果就是說,從患者的情況,可以判斷這是撞壞的,長期姿勢不對來的;可以知道是長期姿勢不對兼哪裡不對等。比方說一個病人勞動過度,他的手臂肌肉一定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僵硬,過度使用與孿縮,使得結構牽扯歪掉。

整個系統聯繫順暢的前提下,因為受傷、脫位、纖維化的部位,可以摸到那個局部的組織張力,會有跟上下連接不上,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知道骨錯縫,筋出槽是可以摸出來的,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是像一般所說的痛是因為骨錯縫,筋出槽,而是因為真正「不對的東西」,摸到骨頭就是歪的,處在上面的筋是扭曲,旋轉的,整個系統使用的時候,張力系統就是不對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不對」到底是哪裡來的。

所謂的「網球肘」,其實常常不是伸肌肌腱炎,而是因為肱骨跟橈骨之間的位置不對。肱二頭肌的張力不對,把橈骨拉歪了翻起來,使得伸肌的肌腱變長;轉折與張力因肌肉延長而增加,肌肉收縮的張力角度,方向被改變了。所以壓它或用力就會痛,沒辦法正常運作。從理論的角度說,是骨頭上面某些肌肉收縮過度的時候,骨頭會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旋轉,這條肌肉附著骨頭的位置就會輕微被改變,這樣輕微的改變也會導致其他肌肉活動的狀況被改變,所以只要骨錯縫的時候,附著在錯縫上面的肌肉張力一定會比較大,一定會稍微出槽。

筋骨位置不對了,並不代表一定會疼痛。因為在關節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並沒有讓疼痛的受器繃扯到極限,所以不會產生疼痛。關節位置不對的時候,活動到極限時才會產生超過疼痛閾值的拉扯力量。
 
 

如果真的有興趣做傷科,解剖一定要很熟,解剖不熟就會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以為傷科就是這樣?對不起,傷科真的不是這樣!傷科可以做到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

(示範)當還原了上臂結構的時候,下端腕關節沒有解開的時候,橈側屈腕肌就卡住,卡住就回頭繃緊了上端,所以看肌肉是不是繃得好緊?

這是我今天所要說的,調手的時候,結構的次第。如果沒有把腕關節稍微鬆解開,讓橈側屈腕肌鬆開,肩膀無論怎麼調,一定會被下面手臂拉歪掉。而且要調的時候,像這隻手(示範者健側),它可以鬆鬆的,到達關節活動的極限;可是這隻手(示範者患側)就到達不了,一直有個張力卡在這裡,要到達它應該要到達的極限,是不是要使用暴力了?如果我順順,鬆鬆的把腕關節解開,一帶就開掉了,這手就鬆掉了。所以要解手,是不是必須知道它結構來去的變化?
 


當發現一個疼痛,問題的來源在哪裡的時候呢,要拆解它,要考慮到長、中、短程的各種問題。


『淮南子』裏面有段話,正是我們全身的筋膜運作最重要的說明。-------------------
 
說:跑步跟手是不是沒有關係?
腳在跑嘛!那把手綁起來看看,還會不會跑?也許可以小跑,但絕對沒有辦法快跑!因為沒有辦法把整個系統跟著協調運作,就沒有辦法跑!我們全身的筋膜,從腳到頭、手,是連貫成一個整體的。因為我們的肌肉是不斷地環環相扣,跨過一個、二個、三個關節,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系統協調運作。


比方脖子痛,我們要知道這樣子的結構不對,張力不對,使得無法正常運作的張力哪裡來的。可以摸張力以分辨
 
到底是手緊使得它不對,-------
還是腹內外斜肌張力不對,使得骨盤不對,整排肋骨跟著旋轉以後,脖子的肌肉接到肋骨的轉折不對才痛。--------------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很多的脖子痛,表面上看來是肌肉不能動,而且肌肉附著的頭上面,頸椎第一、二椎事實上真的被拉歪了。可是要曉得,第一、二椎被拉歪掉,常常是因為它是被害者!兇手是在下面!--------------
 


或者,後面是對的,但前面的張力系統不對,可以得知這是腸胃脹氣,胃痛太久,胃不好造成的,屬於內科問題;
 
清清楚楚摸到這些東西以後,才能夠改變它。否則,病人跟說脖子痛,就鬆脖子筋,患者一定感覺緩解,但不是真正的治療。
 


我同學從醫學中心轉診來的落枕患者,
他去國術館推拿...喀喀...喀喀(開頸椎),當下好多了,過了一,二個小時就開始痛到晚上,完全沒辦法動,我同學給他打了類固醇、麻醉藥,還是痛,沒辦法就轉到我的中醫診所來,
 
問題出在哪兒?
-------在下身,歪太多了!歪斜的身體原本張力就繃到極限了,國術館業者又給他”喀”(開頸椎)一下,把原本的平衡整個破壞以後,整個下面歪斜錯位的結構又沒有解決,所以上面的頸椎落枕歪斜更多。這就是加害被害者產生的一大堆問題。
 
 
 


就像我常常說的:如果是慣用右手的,左邊脖子痛落枕,
對不起!那常常不是左邊的問題!
 
是因為右邊慣用手使用過度,下臂的肌肉張力過頭了以後,胸椎跟著旋轉,扯著整個筋膜系統跟著旋轉以後,左頸的張力反而比較大。
 
所以要治療左邊的落枕的時候,要解右邊或慣用手,系統才有辦法鬆開來。
 
---------如果是慣用手同側落枕,那常常都是腰歪了,整個結構與筋膜歪掉。------------------
 


我們要鬆解一條肌肉,事實上,只要解開一個側,整條就開了,可是問題是:要知道,哪一個頭才是真正要解的!
 
 


我們的頸椎曲度是被決定的!是被附著在胸廓上的肌肉決定,頸椎並沒有獨立性!
 
整個脊椎的變化是像整脊學派分析的那樣,它是雙凹的曲線。但要改變還原它的時候,並不是像整脊學派說的,哪裡不對,就直接解開。
 
因為,我們的胸椎,上面有肩帶附著,肩帶上面的這一些肌肉,同樣固定著肋骨與整個胸廓。這一些肌肉有一定的連貫性,如果手腕關節卡在這裡,尺橈關節沒有解開,前臂肌群這一條肌肉沒有解,肩關節就解不開。
 


(示範)
患者自己可能不知道壓起來會這麼痛,那個是因為,他肌肉本來就處在某種程度繃緊的狀態下,所以有一點輕微的骨錯縫,因為還很好用,自己通常不知道。那手摸起來鬆鬆的,看起來是內科醫生,不太需要用手。
 
可是,這樣子一點點不對的結構,讓他的脖子這一邊鬆鬆的,一邊整個緊緊的。很緊的原因是被這隻手(示範者右手)拉歪的!所以他如果這一邊(左側)的肩頸脖子緊,他一直往左側扎針,這種治療有處理有效,沒處理就就沒效,疼痛也不會好。因為原因沒有解決。
 

(示範)
我們摸頸部的肌肉,右邊整個都是鬆的,左邊的脖子緊。如果軀幹上段肌肉有問題的話,問題一定出在左邊。現在要知道左側緊繃的根源,是因為脖子跟肩膀的問題,還是兩隻手,前臂的問題?


手前臂如果是有問題的話,我現在摸在喙突上面(胸小肌、肱二頭肌還有喙肱肌都接在這裡),胸椎有問題,肋骨會跟著旋轉,讓肩胛骨不能順暢的貼在體壁上面。如果上排肋骨凸得比較厲害,轉折、旋轉的角度比較大的,肩胛骨的位置會稍微滑下來,連帶前臂橈側張力增加。


如果是下段的肋骨凸出來,整個在體軸上旋轉突出地比較厲害,下段的張力會比較大,肩胛骨會被頂向上,前臂尺側的疼痛問題就會跑出來,解決不了。或者是常常跌倒撐地一撐以後,尺骨脫位了,怎麼拉伸也不會好的那一種病人,通常並不是純粹的尺骨問題!
 
 


(檢查示範者)
自腕關節開始延伸至肘,尺側的張力比較大,觸診患側第四、五、六肋(有的從第三根就開始了)一定比較凸出來,因為比較凸,所以肩胛骨被往上帶,造成尺側的系統張力變大。
 
所以,尺骨痛一直沒有辦法翻掌的,去檢查看看,一定是四、五、六肋比較凸出,所以他的肩胛骨沒有辦法正常貼回去!要解決的是還原旋轉的體軸,讓四,五,六肋旋回來,鬆開來,尺側的痛感才有辦法解決!否則一直醫手,怎麼醫也不會好!
 


網球肘也是,常常是因為肩胛骨在體壁上往下滑了。不管是往上,往下滑,只要肩胛骨跟體壁、體軸沒有順暢的對應,整個密貼的時候,這喙突一定是凸出來不對的。
 


示範者的脖子是有問題的,可是脖子的問題是來自右手,要解決只要需要處理右手就好,不需要去碰脖子。可是,我們現在只判斷是否為手的問題而已,還需要知道問題是否從腰背以下而來。如果腰不對,使得整個肋排旋轉歪掉,引起脖子不對的話,腰這一邊的張力是不是應該要遠大於另一邊,才會把身體拉歪?如果兩邊的張力一樣的話,問題就不是來自腰。
 


示範者身體歪很多,整個張力很大,它再壓就脫位了。
但腰部摸起來張力兩邊一樣,差不多一樣軟,所以腰一定不是直接的「因」,可能有更遠的因。好!現在我們就只好回頭查手臂。肱骨位置不對,喙突觸診也不對。手理論上是有問題的,我們一個一個關節來檢查:
 


如果肱骨、肩帶觸診有問題的話,代表肱骨跟鎖骨、胛骨互動有障礙,這三根骨頭相互位置不對。三根骨頭位置不對,附著在骨頭上面的三角肌一定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旋轉(本來應該貼著的)。三角肌如果是順的,肩膀就沒問題。示範者的三角肌完全沒有額外的張力,有的只是肱二頭肌張力比較大,所以是被前臂帶歪的,不是肱二頭肌本身
 
真正的問題,是他的右手使用過度了。這可能是針灸用針過多、滑鼠使用太多等原因。所以,打電腦打過多了,落枕會痛在慣用手的對側,因為慣用手緊繃的拉力,讓張力系統歪歪的。
 
 
 

如果把前臂肌群解開,肋骨就還原,胸大肌就貼回去了,肋骨平了以後,胸椎也就平了。如果患者有網球肘的問題,記得胸椎第一椎問題要一併解決,但是解決方法不是”喀”一下(開椎)就解決了,要知道它張力哪裡來的!


接著要決定是前臂影響肩膀與胸肋,或是肩膀胸肋回過頭來影響前臂。胸椎摸起來左右兩側張力明顯有差異,可是並不是骨頭真正錯位,如果真正的骨頭錯位,上面會有非常明顯韌帶的轉折,可是這韌帶摸起來還是平平的,所以是順著勢歪的,胸椎骨頭的位置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解決手的問題,胸椎就回來了,不要去調胸椎。
 


示範者的身形有一點點歪歪的,是因為左右兩邊週邊的張力帶歪了,不能把它當作「因」,它是「果」!如果把它當作因,去把胸椎調開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很多去推拿整脊到後來越搞越糟糕,就是因為術者沒有辦法分清楚,骨頭位置不對到底是「因」還是「果」!它是真正的不對?還是像這樣子排列不對,只要把下面的肌肉系統調開來,就回去了!完全不需要去動它!
 
 
 


我完全沒有用力氣,沒有用力氣的原因是因為我只是照著病人生理結構可以伸展到的極限,攤開來,它自己還原的,並不是推回去的。如果沒有辦法伸展到極限,就沒有辦法好。要解開這繃緊的肩帶,必須要讓胸椎可以動,像現在來講胸椎就不太能動,緊緊的,這是因為肩帶肌肉卡住了,胸椎沒有辦法正常的晃動。
 


治療的時候,病人手要放這樣反手插腰,
------------
因為這樣會讓肱二,三頭肌張力均等,肩帶沒有張力。這樣才不會影響身體的動態,才可以治療。所以真正在治療的時候,要讓整個體軸是鬆的。體軸鬆,要讓肩帶、肱二、三頭肌張力一樣,讓肩胛骨前後兩端張力一樣,這肋骨動開才沒有阻力。肩帶的張力就消失了,橈側張力消失了,喙突就對了!
肩膀的張力鬆掉,脖子的張力就鬆掉。壓一壓胸椎第一椎就比較不會痛了。
 


所以肩膀的問題是這一隻手來的,我現在只是擺一個姿勢讓肩帶的張力鬆掉。要調手,筋膜系統是從上面整個環環相扣來的,如果沒有躲開張力,就像剛才說中軸要動,我必須要讓他插腰,躲開長程的張力,中軸才可以動。肋骨,胸椎都可以動了,我才可以去調手。如果沒有躲開上面來的張力,關節無論怎樣調都調不進去的。
 
 
 


腕骨解開來了以後呢,張力是不是就消失了?肋骨就差一點點,等一下只要再稍微挪一下,肋骨就會回去了。


脖子痛就這樣解開就好!所有的脖子痛,基本上都是胸椎以下的問題,不會是胸椎以上的問題!
所以脖子痛,去調頸椎,基本上是在加害「被害者」,那是比較輕的,才有辦法,否則扳它(頸椎開椎),常常回去是會更痛的。
------------------------------------


通常患者當下扳了比較好,回去他吃了藥之後比較好,那是吃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葛根湯好的,不是我的手弄好的。因為本來結構有點歪歪的,
----------吃藥讓患者背部整個肌群,筋膜鬆開來,有足夠的空間讓它不痛,並不是因為給它扳(頸椎開椎)那一下好的,所有的不對都有結構的問題,要記得一件事:所有的疼痛它基本上都是被害者!
----------------------------------------------------------------------------
 


所以在用針灸扎針刺激的時候,是針下去讓它底下筋膜開始產生滑移。因為結構歪了以後,筋膜整個繃住、滑移才痛的,那在扎針的時候是一樣藉著筋膜的滑移,使得結構發生改變。
不是因為針扎了以後整個氣通了以後不痛的,是因為真的有結構改變了。關心結構的變化,才會知道結構是不是真的發生變化。
 


這就是整個傷科的結構與次第,要改變它,必須從長程解開;沒有把遠端,長程的筋膜先解開,沒有辦法解開局部,比較中程的筋膜。


除非是直接地撞傷、外傷,現在來診所求診的都不是真正的外傷與外因。
 
所以如果患者已經扭傷三個月,半年了,還是緊緊的,常常去扭到,那幹嘛還醫腳?一定是骨盤歪了。本來骨盤結構就有一點歪歪的,再加上一拉,整個筋膜系統滑脫了以後才不會好!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我們身體的修補有一定的時間,譬如說開刀,是不是一個禮拜就出院了?為什麼?因為表皮都長好了!皮膚受傷一個禮拜到十天就可以承受基本的張力了,
 
肌肉就是兩個禮拜;
 
韌帶、肌腱是一個月到一個半月,45天它就長好95%了,所以如果超過時間不會好的,就一定不是單純的問題。一定有什麼原因使得修補沒有辦法完成,或即使它完成了修補,還是沒有辦法正常地運作,這不能把它歸類成原本自體復原的問題,一定有其他的問題造成協同運作不正常,
 
所以,如果遇到腳扭傷連續半年一直沒好,就不要一直著眼在腳踝。
 


我們骨盤歪的時候,受力系統如果稍微不對,就會牽扯從腸骨接下來到跟骨的肌肉,導致股骨歪掉,稍微跟骨盤中間產生輕微翻旋。
 
因為腰大肌是從脊椎接到股骨,所以無論骨盤怎麼歪,腰大肌絕對定位了股骨。
 
股骨有基本的定位,那骨盤歪斜就會造成股骨與骨盆相對越來越大的扭轉。
-----------又因為坐骨是直接接在脛骨,股骨「歪」了以後,股骨跟脛骨也會產生輕微的旋轉,引發疼痛。所以常常許多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不在膝關節本身,是骨盤位置不對,導致膝關節扭轉,在關節面一側產生肌肉異常的張力,關節面的軟骨沒有辦法平均受力,才會磨損掉的。
-------------------------------------
 


同樣的,膝關節歪掉了以後導致腓腸肌兩側張力不一樣,跟骨就拉歪了,所以跟、距、脛關節怎麼調也調不回去。如果沒有調對骨盤,解開腓腸肌內外兩側的張力,跟骨怎麼調也不對,蹲下去還是會痠痛。
 


足底筋膜炎也是。
 
---------骨盤上面受力系統歪了以後,跟、距、脛骨相對位置不對,足底筋膜也跟著歪斜拉扯。
 
骨盤張力不對有很多原因:
可能是本來就歪歪的;或胃腸脹氣導致骨盤張力異常;
 
有的時候是手臂使用過度,把肩帶、肋排整個拉歪了以後,最後拉扯骨盤。換句話說,整個骨盤的可伸縮空間很小,所以要曉得到底是要醫手還是要醫胃腸?還是骨盤與肌肉使用過度,歪了,要調腰還是肌肉張力?

所以有一些內科問題,有時候如果真的摸清楚結構張力來去的時候,用藥會很精準。
 


我治療疼痛的內科用藥,其實是依著我傷科診斷的結果。便秘讓它通便正常,足底筋膜炎就好了,因為脹氣的緣故。不一定每個腰腳痛都是六味地黃丸。
 
 


我再說幾個原則,我們在做一個治療的時候,一個病人進來,好不好醫,純粹決定在幾件事情: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一個,當然是年紀。
原則上是越老越難醫,壞到一定的程度就非常難醫了。年紀越輕的,肌肉彈性,活動,修復能力越好,比較好醫。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像我曾經醫了一個阿婆的坐骨神經痛,八十幾歲一個老太太,現在九十幾歲了,以前是建國中學的數學老師,醫得灰頭土臉。可是她每次都安慰我:「林醫師,唉唷,看我都幾歲了嘛!沒關係,沒關係!」一個禮拜一次,醫了八個月,咦!真的完全好了!後來很能走。本來痛到下樓梯都下不去,也不能走,躺在床上,躺久了也痛,雖然醫了八個月,一樣會好!年紀真的是最大的關鍵之一。
 


但是還是要看是什麼情況。我曾經醫過一個九十七歲的阿婆,摔倒骨頭沒斷,腳不能走,到我這兒已經摔一兩個禮拜了,思索後調完就不痛了,可是站起來症狀又發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慢慢可以走,再來五天之後就走的很好了,拿個柺杖走得很高興,後來九十九歲又跌一次,一樣又不能動,調一調之後又可以走了。年紀,要看是怎麼傷的,要看他能不能調,可是年紀越大就真的越不好醫。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還有一個,就是結構,結構的僵硬程度。
結構的僵硬程度純粹決定在一件事情:脊椎可不可以動。
脊椎如果不能動,整個系統是不能動的。
 
回到網球肘例子,如果沒有辦法重組肋骨系統的話,這網球肘怎麼樣也醫不好。


但是胸椎如果完全不能動的,對不起,十次醫得好的那就了不起,因為沒辦法重組。就像說把一件很小合身的衣服,穿在一個娃娃身上,繃得很緊,一旦脫掉,要重穿回原來的樣子便極端困難。
 
 


所以,一個病人身體的僵硬程度會決定療效。每一節胸椎都要可以動,如果不能動,整個胸椎,讓病人一趴下來,就是一團高高的在那裡,心裏就要有底,那個絕對兩次不會好的,因為整個結構沒辦法重組。要重組,一定要把整個系統解開,才有辦法重組,否則那不會好。要看那胸椎卡死到什麼程度,大部分胸椎卡死是可以解開的,我待會再告訴大家結構的因果來去是怎麼一回事。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還有一種,那種手指頭硬梆梆的。正常的手指頭應該有一定的可動範圍,應該可以反折回來,如果一個病人,指頭完全抝不動,足弓硬梆梆沒有可動性,十次醫得好的那也是很厲害的。
 

因為他全身的筋膜系統都是繃緊的,基本上,這一類的病人是內科病人,不是傷科病人。
 
我兩類病人會開藥給他吃,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一類就是這種,
手指頭硬梆梆,不能動,乾乾的,不能動的,這一類的病人,如果他不吃藥我就不治療他,因為不會好!這一類的病人是屬於內科病人!沒有吃藥讓他筋膜鬆開,讓他體液流通,變得充足,所有東西都是鎖住的,結構怎麼調都沒有用,因為筋膜長度不夠。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還有一類病人,
就是我剛剛說的,內臟功能有問題的病人,脹氣,便秘,當然它跟結構互為因果,脹氣的原因是因為結構不對。我曾經醫過一對兄弟,他的舅舅是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那兩個小兄弟,一個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那個哥哥有一點點的漏斗胸,所以有肺動脈壓很高的問題;還有肝靜脈也很粗很大。
 
我把他們兩個兄弟的胸廓整個結構重組以後,那個弟弟很嚴重的二尖辦脫垂,就好了,在Echo下面,二尖辦脫垂的現象就完全沒有了。那個哥哥的肺動脈壓也恢復正常,還高一點點,肝靜脈直徑就縮小一半。
 
我們很多很多內臟的問題其實是被結構引起的,所有的東西,都透過外面的膜與韌帶,掛在骨架上,所以當的骨架發生位移的時候,「膜」受到牽扯,就會發生結構上,功能上的問題。
---------------------------------------------------------
 
 


前陣子我看到一個新聞,終於證明我的想法:中央研究院他們在研究冠狀動脈的阻塞與形成的主因,發現有可能不是血流「質」的變化,而是「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血流動力學為什麼改變?就是因為歪了!中軸歪了卡住了,筋膜拉歪了,讓冠狀動脈受到扭曲牽扯,張力才會增加。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這樣講,現在中央研究院發表這研究等於是證明我的觀點!
 
 


所以很多心臟有問題的,例如心肌梗塞,可能是因為結構不對造成的。有冠狀動脈有問題的病人,那個胸椎很多是不能動的,這是我長期觀察的結果。
 
或許可以找一些病人,把胸椎解開,看他血流動力學是不是會改變。所以如果這樣是有意義的,其實可以發展出一套運動,讓病人的胸肋結構打開,事實上是可以有效的解決或減輕冠狀動脈的問題。
 
 


身體結構有問題的時候,卡住了時候,內臟突然扭曲牽扯,就會產生內科問題,比方說:痛經,脹氣,便秘,心悸等,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整脊對這些東西會有效。
 
有效的原因不是因為哪一節神經對應哪裡,而是整個筋膜系統卡住不可動所造成的!-----------
 
 
 
 


比方說眩暈,像我一個醫科同班同學的女兒,她的耳咽管阻塞,造成中耳積水,去放過管子,但是放過兩次都脫落。後來我把她胸廓、肩胛骨、骨盤從下面整個整開,讓肋骨整個可以動,脖子的張力消失了,接在顳骨、顎骨、舌骨上面的張力消失了以後,耳咽管就通了。耳鳴也一樣。
 


有一位患者腳痛的好厲害,又有很嚴重的乾眼症,每天都點眼藥水,她跟我說:「我兒子說我這不會好了。」我就幫她整個調開,真的好難處理,大概15次,四個月,腳好了以後,乾眼症也好了。她說:「醫生,我真的都不用再點了眼藥水了!」


其實這些問題就是因為筋膜的張力不對,繃緊了以後結構發生改變後產生的。筋膜的張力是被肌群所決定的,可是所有東西都鎖在骨架上,所以中國傳統一直在整骨,因為整骨同時處理了很多問題,不單純是骨頭。整骨為什麼可以發生那麼多的改變?事實上必須透過以上論述才能夠得到比較圓滿的解釋。不過我們現在先侷限在疼痛問題來談


---------要曉得我們身上整個結構要調整,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是一種筋膜的滑移!-----------------
 


筋膜的張力整個大片的滑移,就等於是的肌肉可以大幅地改變它的收縮狀態和轉偏移的方向,這是改變結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辦法把筋膜作大片的滑移,說要調整結構,事實上是做不到的,為什麼整脊常常這樣腰扳一下,扳一下(開椎),當下很好,可是問題沒有解決。
 
因為足弓沒有拆解!足弓受力的方向沒有改變的時候,腓腸肌的左右側的張力沒有辦法改變,從下面延伸上來,骨盤無論怎調,左右動一動之後,一樣會被肌肉鎖回去。
---------------------------------------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扳的啦!我剛開始當醫生的時候,經常有患者稱讚:這麼厲害!扳兩下就好了!


真的有好嗎?事實上很多患者回去撐不到兩天又回復原狀痛起來。像尾椎痛,撞擊跌坐後尾椎勾進去,一般治法是把尾椎勾出來。
 
我一開始也勾,一般勾過會比較好,問題是後來常常又會痛起來。可見問題是關鍵不在於尾椎,而在於整個骨盤結構。
 
 
我們尾骨有一個尾骨恥骨肌接在恥骨,所以尾骨尖端一定都對著恥骨聯合。骨盤位置不對了,跟尾椎中間產生一個轉折成角的張力,就痛在那個角的位置,歪掉它一定有個轉折在那裏,所以通常是那個轉折的地方在痛。之所以會有那個轉折的原因是左右骨盤傾斜拉歪了,才會有產生一個轉折的張力,所以要調的是上面的骨盤!不是下面的尾椎。
 


把上面調對,這對位對齊了,尾骶骨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尾巴彎彎的有甚麼關係啊?我就是這樣醫的,沒有一個尾椎痛沒醫好。所以不要再去亂勾了!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尾椎有沒有醫好,就是這樣測試:
坐在一個硬的椅子上面,屁股一直往前滑到底,尾椎是絕對不會碰到椅子面的,那樣才有醫好。
 
 


現在來講腳的問題,在我的觀點中,治療時患者坐的椅子的高度是非常講究的。因為我們正常坐著,身體要是完全放鬆的狀態下面,膝蓋是要垂直的。如果膝蓋沒有辦法垂直放下,脊椎的張力系統就消失不掉,這樣子要醫就有難度。


兩個腳的足弓,
有一些兩個都是扁平,或兩個都是拱高的,可是無論是扁平,拱高,兩隻腳一定是左足弓略高右足弓略低,或是右足弓略高左足弓略低,
低的叫內垮,高的叫外拱,我們腳一定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即使兩邊都是扁平足,它一樣有一個內垮,一個外拱!內垮側的肋骨一定是凹著上來的,外拱側的肋骨一定是這樣凸跟著上來的(從背後看)。一定是旋轉上來的,讓我們的身體順著螺旋的骨架一直這樣走,造成足弓一個內垮,一個外拱。


身體的結構張力要讓它還原,就必須要把螺旋、旋轉解開。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那拆解的關鍵最重要是在足弓。如果沒有辦法足弓兩邊拆開,讓受力平均的時候,上面一定解不開。
 


我們剛剛說過,胸椎能不能解開牽扯到兩件事情:
第一,
推動病人胸椎的時候,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就是手臂下來到整個前臂的筋膜系統沒有解開。沒有把胛骨,肩帶系統解開,胸椎、肋骨、肩臂的系統把肋骨卡住了,就不能動了。當肋骨可以動的時候,胸椎向前推如果沒有辦法一節一節陷進去,如果胸椎不能動但是肋骨可以動,就是下面骨盤位置不對。
 


所以身體產生旋轉的時候,胸椎歪歪的卡住,旋轉的活動度很少就不可以動。再如果連肋骨都不能動,那想要先調開骨盤基本上是絕無可能!這時去扳(開椎)了它就是製造傷害,越搞越糟糕。可是呢,如果肋骨可以動,胸椎不能動,就表示是骨盤歪太多造成的,這時得拆解骨盤。
 


真正的傷科治療,
會很精準對位一個關節,一個一個關節對位,對位完以後我們會摸整個筋膜系統,上下左右連貫以後算是治療完成。
 
然,病人主觀症狀消失,跟醫生處理有時候是兩回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這樣處理的時候,我們只能處理長程的筋膜跟中程的筋膜,有時候比較深層的肌肉,我們是沒有辦法,或是沒有那麼多時間一個一個去鬆解。可是要曉得,短程筋膜或是深層的筋膜,它之所以會出問題,就是因為整個結構使用,在那裏產生了轉折,所以它才沒有法完全鬆解或回來。
 
 
***

比方說最常見的膏肓痛,用此姿勢(讓患者雙手抱對側肩頭,彎腰)可以非常清楚的摸到,病人肋骨翻起來的位置,凸起來的角度,可以摸得出病人痛的地方,摸到歪掉的胸椎造成的菱形肌張力,菱形肌會凸起一條緊緊的在那裏。那個點一壓,病人就會告訴你:「對對!就是那個點!」
 


治療上如果沒有辦法調骨架的時候,請記得幾件事情,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第一個就是,把腳的張力解開,讓骨盤,從腳上來的筋膜張力系統還原;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第二個,就摸到那一點,用一寸針扎下去,斜斜的下針,肌肉針下去它自己會開掉。那我以前不會扎的時候,我就左一針右一針左一針,目的是把那一點解開而已。問題是,如果沒有把腳上來的長程張力的稍微解開,只有解開這一點,它會不會定住?會不會再被系統拉歪?其實難說!有可能會再痛,有可能不會。系統的張力太大,它就不會好!可是系統的張力太大一定來自足弓位置不對卡住了,這時候解開腳的張力,它就會解開來了!
 


針有兩種扎法;一種是扎硬的,一種是扎軟的,

「硬」的就是:看局部,結構最緊的,把它扎開,等於是解開一個主要的關鍵,整個系統就會鬆開了。
 
還有就是扎「軟」的:軟的就是在下針提插的過程中,它的筋膜順著針而動,筋膜整個整片滑移,跟著重組。
 
 
 


所以一個在「破」,一個在「引」。所以不一定是一樣的,看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知道的針到底有甚麼作用。
 


那接下來要看結構,如果結構的硬塊真的繃太緊的話,是必須要破,才有辦法引得動,如果大體還順的話,直接用引就好了。如果整個沒有特別硬的點,整體都繃繃地不能動,沒有辦法逐一的去破,那就引,一引全部都鬆掉。那有的是都鬆鬆的,明明就知道就只有那一,二個節點在那裏卡住,那就必須要破。所以是要破還是要引,要看情況而定,扎的位置不一樣,針的方法也不一樣。
 
 


破就是進去直接針到對應的點。只要真的針到,它就開了。真正點到那個最僵硬的節點或是轉折處一點到,它一鬆,一跳開,整個筋膜系統會開始滑移,會傳導。所以不能夠把人體結構當成豬肉一樣的戳。它是活的!活的原因就是筋膜有傳導跟覺知。一個節點或是轉折處鬆開以後,會傳導,整個筋膜會跟著改變,筋膜改變,大致上是依著我們傳統的經絡方向在走,只是沒有那麼多轉轉折折而已。破比較局部,可是一樣整個會順著傳導上去。看是要破還是要引,引其實要細膩得多!
 
 
 


這個病例腳比較緊,
 
所以真正的緊是從薦椎下面上來,所以真正卡住的是在右邊薦椎旁邊,所以要解的是這一隻腳,那這一隻腳就看是要引還是要破。
 
破的時候就是要扎在點,酸酸的點,
 
如果是要引的時候,就是要扎在「空空」的位置,才能夠順暢地提插,讓筋膜順著針的方向滑移。
 
所以「破」比較沒有甚麼手法,直接扎下去就對了;「引」的時候就要等。所以,傷科針法的重點就在用來探、傳導與覺知的這隻手,其重要性遠大於持針的這隻手,因為要知道筋膜到底滑移,鬆開了沒有。然後,不論破與引,針在所有進出的過程中沒有黏滯,阻滯的感覺。如果在破的時候,就一定要摸到那一條肌腱,一扎下去,對應的那條肌腱就「啵」的跳開,會整個軟掉。
 
 
 


腰痛、急性腰扭傷與很多腰的問題就是這樣,要曉得局部痛的地方通常是結構運作不對的被害者。所以要處理的是加害者,是兇手,不要去處理那個被害者!所以結構要拆解有次第,要從遠到近,所以遠端扎的都是整個筋膜系統,長程的。單一關節的骨錯縫只要扎開筋出槽那條筋,骨錯縫就回去了,扎的是局部的系統,短程的。
 
 


該問的問題是:骨錯縫到底是特定肌肉過度使用造成,還是整個系統歪掉以後造成的?

這歪掉的系統當以實際上真正摸到的張力為主,要真正手底下「看到」的治療才是比較有意義的!否則一直問患者有沒有比較好,是沒有意義的。真的要摸到!比方說我剛剛第一個醫生(示範者)上來,我就是摸的!哪邊歪了就是哪邊歪了,清清楚楚!這沒甚麼好討價還價的!
 


但是,一開始要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緊、鬆」!「緊、鬆」!就是緊跟鬆而已!

對的就是鬆的,不對的就是緊的,因為它結構不對,筋膜被挪動繃緊。所以摸的時候,順著皮膚滑移,手底下感覺繃住不太能動的,那就是有問題的!鬆的才是對的。
 
 

剛開始行醫的學弟們,若要像這樣子一摸就知道,理論上是做不到的,可能還要很多年。可是,可以去摸。摸的情況是說如果骨頭,肌肉,韌帶不對,患者不一定自覺會痛,但壓下去一定會痛!而且在兩邊同時等力量加壓,患者才會知道:「咦!果然是不一樣的!」

中醫的傷科醫生一定要能夠知道患者的問題從哪裡來的,要講得出來,讓病人知道知道問題的根源。在觸診上,如果沒有辦法非常清楚告訴患者哪裡痛,原因、因果來去,這病人就不會放心地給醫的!一定要非常有把握,做一個動作病人會不會痛?一定要非常清楚!如果講錯了診斷,病人掉頭就走了。
 

傷科治療大概上就是這樣!有時候沒有辦法用說的,因為手法的操作上有很多細節要注意,
但是單純針灸採傷科針法的時候,只需要真正知道:「緊,鬆,軟,硬」在哪裡!把系統解開就好了!
 
 
 




 
 
http://wenku.baidu.com/view/57964926a5e9856a561260af.html  百度文庫
 

隨筆

2010.08.21 

隨筆之二十四 

springdrlin

 

2010.06.27 

隨筆之二十三 

(論蕭宏慈先生的拉筋) 

springdrlin 

 

2010.06.19 

隨筆之二十二

 (論蕭宏慈先生的拍打) 

springdrlin 

 

2010.05.08 

隨筆之二十一

(答功偉學弟) 

springdrlin 

 

2009.11.25 

隨筆之二十 

springdrlin 

 

2009.10.12 

隨筆之十九 

springdrlin 

 

2009.08.16 

隨筆之十八 

springdrlin 

 

2009.08.11 

隨筆之十七 

springdrlin

 

2009.05.27 

隨筆之十六 

(兼答育源堂盧醫師) 

springdrlin 

 

2009.05.18 

隨筆之十五 

springdrlin 

 

2009.03.08 

隨筆之十四 

springdrlin

 

2009.03.08 

隨筆之十三 

springdrlin 

 

2009.03.04 

隨筆之十二 

springdrlin 

 

2009.02.20 

隨筆之十一 

springdrlin 

 

2009.02.20 

隨筆之十 

springdrlin 

 

2009.02.20 

隨筆之九 

springdrlin 

 

2009.02.18 

隨筆之八 

springdrlin

 

2009.02.18 

隨筆之七 

springdrlin 

 

2009.02.17 

隨筆之六 

springdrlin 

 

2009.02.17 

隨筆之五 

springdrlin 

 

2009.02.09 

隨筆之四 

springdrlin 

 

2009.02.05 

隨筆之三 

springdrlin

 

2009.02.05 

隨筆之二 

springdrlin

 

2009.02.05 

隨筆之一 

springdrlin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一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 

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許多人說,我的手法屬於柔性的一派,跟其他人的剛性手法不同。這種說法

隱含了一種意義,就是對同樣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處理法。

我想是不太對的,我之所以採取順著身型,結構的動態,近乎不出力的

(為了支撐病人的肢體重量,或真的太硬,還是要出點力的方式)

,是因為我對身體結構改變的認知方式和程度深淺有所不同。

 

 

一般傷科的治療是依著病人的主述,對照著既有的知識

(而這知識多半是西醫對疼痛的詮釋),採行對付性的治療,對病症的實際筋骨結構變化並未清楚了然於胸。

所一般傷科治療的過程和目的都是模糊不清的,而且都是依著病人主觀的感覺及述說為依憑。

 

 

--------------------即使西方的整脊醫學,也是依著骨架的定位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並未考慮

骨架偏斜不正的各種軟組織張力牽引的可能,只是依著強迫的外力,使骨架就位

到外觀較對稱平均的狀態,而不能仔細藉著觸診,弄清楚骨架間肌肉筋膜的張力動態,是否能順暢的運作。

 

 

而我的作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清楚看見

(藉著手的觸診)肌肉筋膜的翻旋轉折,

去歸位骨縫,還原出槽的筋,挪動被牽引拉扯的筋膜,這過程宛如拉平皺摺

的衣服,不平的被子,只是用恰如其分的牽引翻旋動作。因此並非我選擇了一個

柔性的方法去治療,而是我手下觸見的結構變化使我在還原的過程之中,表現出

看起來柔性的手法。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二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 

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在我學習傷科的歷程中,約略經過了四個階段。在經歷了整脊

(除了道聽塗說四處亂學一通,主要還是傳承黃家豪老師的手法)胡亂扯筋拉骨的階段,

 

到了第四年才開始真的會調動骨頭,

第五年感覺用手看見骨頭後,才清楚觸見關節上相鄰骨頭的來去互動及牽扯的張力。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在釐清了筋膜的結構特性和肌群的作用後,

用手清楚感受到筋膜

張力的轉折,知道了要調整需要順著筋膜張力轉折去理筋整骨,這時候我要跟著

學的學弟調整時手要看出去,就如開車手握方向盤,眼看著前方,眼看的地方才是要到的地方。

 

所以在整骨時,手看著(感覺著)

前方筋膜的張力,藉骨將張力調順才是目的。這時才能談到真正的調筋,出槽的筋和偏斜的整個肌群。

 

 

 

第三階段在於清楚感受到一個肢體系統的細緻動態,

清楚看見肢體活動中各個部位在筋膜帶動下各個不能動或動態不足關節或筋結。

這時筋膜的張力走向只

是一個勢,調筋骨不能違反這個勢,卻要在阻斷上下左右筋膜張力情況下去調整

每個骨頭完全無阻滯的活動在每個角度,這時才能解開骨縫間的微細粘連,真正

的改變骨架,也才能攤開全部筋膜初步改變肌肉的質,做到粗略的蓄氣、引氣。

 

這時調骨時就不能看出去,只能看當下手心中,而不違反勢,已經有學弟快到這一階段了。

 

 

第四階段不能說太多細節以免予人太多想像,

而致一些進步快的學弟躐等求進。

 

到這階段才能真正的理經絡調氣,理深層經絡調整,走進內臟的路,隔著一

個系統調另一個系統,找到內在深層的關連。

 

我診所的病人實在太多,多到已經

不是我的體力能負荷的了,所以在診所內,常只停留在第二、三階段的狀態在做治療,只有在獨自靜心下才能進入第四階段探索。

 

 

第四階段也只有在練內家拳有些心得的人才能進入,

只在傷科領域探求我想是進入不了的,

這階段還有些東西尚未完全釐清,

我很好奇,

下一階段會是什麼

?

願上天給我時日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三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 

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傷科是一種在動中求「定」的一門學問,跟禪宗行禪,念頭生滅來去清楚看

見有點像,置心一處念念不失。

傷科調理時手下筋骨膜轉折張力變化,在醫者引

動下,醫者之手清楚看見,一無遺漏止而後觀能生慧。手下不失才能清楚筋骨膜的變化轉折,這時才知沒有對或不對,只有順或不順。

  

 

修定還是方便修才容易累積功德受用。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睡前躺著是最好的練功時間,隨息觀

呼吸最簡便。呼吸時心無旁鶩,靜靜感受息入息出時肋骨的變化,筋膜全身環環

相扣,牽一髮動全身,一動週身無有不動,

 

呼吸時肋骨的舉動開合,肋骨會牽動

全身筋膜,可牽動到全身,靜心放鬆時可感受到牽動到所有手指腳趾的末梢,脊

柱一節節的擠挪開合,如果那裏感覺不到或感覺傳不過去,便是沒有放鬆,練習

久了身覺才能清晰,才會明白自己身體結構的問題,也才能明瞭病人身上結構連

結的問題與處理方式。------------------------------------------------------------------------

 

如再能配合心臟傳遍全身的波動,慢慢便能掌握氣走經絡的初步現象。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四

 

記得我在傷科做了四年左右,已經有ㄧ段時間都是自己獨立摸索,未再去找

我通霄師父。在這段過程中,我逐漸弄清楚了筋骨間跨關節互動的原理,很艱辛

的初步澄清了骨錯縫筋出槽的理論,也知道西醫,ㄧ般中醫傷科理論的不足

(該是瞎說)

,於是在民國八十九年的農曆過年前,先去給師父拜年,順便請師父印証一下自己的心得。

 

 

依例問了ㄧ下自己比較大的困擾,請師父教我ㄧ下已經問了十次

(問了十次,每次師父的答案都不同)

,尺骨怎麼調,師父拿起我的手,剎那間我像觸電ㄧ般,彷彿懂了什麼,在師父把我的手繞一繞,說就這樣這樣就好了的過程中,

我ㄧ直好想哭。原來我辛苦了四年,ㄧ切都弄錯了,原來師父的調整並未抓住骨頭!

就那ㄧ刻開始,我才真正的會調骨,又過了半年,我在一個傍晚忽然悟道,

ㄧ種用手看見骨頭的古怪感覺流遍全身,又過了好幾年,我才有能力去釐清描述

那種感覺。

 

原來師父在整骨時並未「抓住」骨頭,

只是順勢引帶,

骨筋膜是分開來動的。

因為在一個動態中,骨旋轉和筋延展及筋膜的動態三個是不等同的。-------------------------------

 

如果調整過程中,ㄧ把抓死骨、筋、膜三者,則調骨時筋會被帶到過度至出槽的位置,膜也

會被拉偏以至於前後或左右的張力會不平均。

 

試著輕輕的把手掌搭在肘後,屈伸旋轉肘部看看,便可知骨筋和膜三者的動態不同。所以如果調骨的過程中一把抓

住所有東西,則骨會被膜限制回不去,強迫骨回去時便扯歪整個筋膜原本的力線了。

 

 

所以在調整骨架時,如何引帶骨頭不扯動筋膜,不抓死肌肉,

就成了入門的第一個關卡。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五

 

 

農曆年後在泰山師父處喝春酒,餐後一個師兄拿了個超大棗子笑嘻嘻的

走來說道:

「嗯,來這是醫藥費,我的腰歪了,幫幫忙。」我把他拉到師父面前,

告訴師父說:「師父,我知道古代的導引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做給師父看看!」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於是我要師兄脫鞋站穩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我手扶其雙髖處,依著腳底上來的力

線,左右挪移,使其各個腳底上來的力線在身體各處暢行無阻,

一、兩分鐘力線重組完成,我說:「好了!」旁觀眾人大大驚奇,而該師兄前彎、後仰活動腰部後

也驚嘆說:

「真的好了,而且開始全身發熱!」

 

 

又有兩、三個師兄弟爭先恐後的要我「搖晃一下」來感受感受,每個人都不知道

我做了什麼,只覺得全身鬆解開來。

師父說話了:

「有形引,有經絡引,有氣引,

你這形引引不進臟腑!」我說:

「怎麼不行,師父您站起來我給你試試!」師父

說:

「我正好偏頭痛,來試試!」

 

師父跟我功出同源,調起來該更容易,沒想到事情不然,師父年輕時練柔道摔傷腰椎,力線的引導變得頗為困難,掙扎了數分鐘後才漸通,然後跟師父說:

「督脈通了,再來引任脈,……,再來入腸區,……,再來入胃……。」在整個過程

師父未再說話,

只是微笑,

最後告訴我:「頭還痛!」

我再仔細摸了一下,說:「喔!是師父手拉住了!」再把手放平一下子,讓尺撓腕骨自然鬆開,氣機流過,就好

了。

 

師父說:

「這不是導引,!」我大驚說:

「怎麼不是呢?」師父說:

「你之前就會

了的,只是之前做得不夠好!就是你拉手指的那個!」我想了一下子才想起來

說:「我明白了!」師父說:

「你之前因手不夠潤,所以做不來。」我就拉了一個

做推拿師的師兄過來,他的手師父說經絡做壞了,所以僵緊,翻轉不全。我說:

「師父,我再做給你看,我拉師父的手觸師兄的背,師父說:

「該遠遠的看才清楚的!」

 

我在師兄各手指末端開穴處,攤平各不平的筋膜終點,要師兄吸吐,然後各經絡

漸順,背後肋骨一根根跳回,尺撓骨翻轉鬆解,指間筋膜也輕微彈離!師父說:

「這才是!」

 

於是我知道了,原本我是藉形鬆解讓氣機流過,而後來才能真正的控制筋膜經絡

的走向,實質依著醫者的意念去走,而不是完全依病人自身的氣去自己走回,而

且細部還不一定走得通,會拐彎的。之前因我功未練足,手上陰氣不足不潤,不

能細微涵攝經絡,現在才是真正能非常微細的去調整。

 

 

我向師父說:

「功力到時,也未必要病人吸吐氣才能引動。」師父說:

「是啊!但為什麼要硬幹呢?」

我恍然大悟!於是師父又教我如何用鹿站遠晀逐一引動經絡的方法!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六

 

 

泰山師父處農曆春酒後,好幾個中醫師及做推拿理療的師兄弟,纏著問

如何才能學會理療,如何才能進步,進入堂奧!

 

我說:

「關鍵在能捨!」

「捨己從病人,捨才而能觀,捨醫者之主觀意識而靜觀病人身體的形、氣、質!」

「在操作的過程中,完全不能用力,才能順隨病人身體的需要,依次第排列回病人的各種結構!」

 

「如果依著醫者的主觀意識操作,與病人的自然結構有所違抗,而醫者又不肯捨,自然會用力,用意去強行操作,就不

是自然之道!」

「所以醫者不僅要捨力,還要捨意!」

「能捨才是真正進步的開始,

舊酒清除後,瓶子才能裝新酒!」

 

 

師父在旁微笑道:

「對!就是捨!」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七

 

 

骨錯縫筋出槽只是描述肢體功能異常的結構性狀態,

實際在做調整時則所依並非

筋骨的對錯,而是動態的順或不順,也是在肢體的活動中,是否所有的骨頭都能自如的依著活動的動線互動,

,沒有額外的張力或阻力去對抗或扯歪這個動線,

如果有的話,那在形態上表現出來的就會是骨錯縫和筋出槽。

 

因為出槽的筋不能和肌群協同運作順利而有額外張力阻撓力線。------------------------------------

  

因此自然的調整法是利用各種肢體的動態,圓弧形的伸展,將出槽的筋由肌

群的動態引導歸位,則骨亦就位。

 

 

就是把在動態中不能動的骨弄動,不能協同運作的筋,藉著筋膜的伸展帶開

鬆解,其中沒有須單獨去對抗的骨或筋,沒有需要施以頓挫力量的關節,只有伸

展的力線,帶領著力線的圓弧,击出或凹入的圓弧,而所希望改變的結構就在弧的中心,自然陷入歸位或击出伸展開來。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八

 

 

有學弟問為什麼可以有些功夫,而他卻做不到。我說只因為妳們不如我專心

ㄧ致罷了!當年我正在學整骨的時候,有ㄧ段時間晚上常會醒來,而醒來的前一

個夢境都是在調骨頭,醒來後繼續在腦中想上一、二個鐘頭,才能再入睡,而第

二天所做的便是前一晚所夢所想,而直到現在,也是每一、兩週治療的方法便會

改變,永遠在尋找著各種突破的可能。

 

我跟學弟說,

如果那天你半夜醒來,

發現前一個夢境是在整骨,

那就接近了!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九

  

常有病人說:

「醫師!你又換招數了喔!」

「這一招有用嗎?」

我常開玩笑回答:「這是我爸爸昨天托夢給我的!」

 

沒錯!在治療上,我ㄧ直不斷的變換著不同的方式,我跟學弟們開玩笑說我

至少發明過一百種以上的治療方法,坐站走躺都有。其實每一種方法我都是在試

圖釐清身體上的某個結構或共構,在整個身體互動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功能。透過

 

種種不同的方法去改變身體上各處結構才能逐步解開身體上許多結構與動態的

謎,也才知道西醫教科書對疼痛的荒謬。

 

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了人體有著無窮的變化與可能,因此在治療上當因時

因地制宜,法無定法。

孚著死法去對應同類症狀只會壞事,所有的定法皆是笨法。

 

因此常對學弟們說:

「你們要去跟任何老師學東西都要秉持一個重要的原則,

就是那個老師所教的任何法,如果不能增進你對人體的理解,便不值得學,

無論那個法有多神妙,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在人體作用上的因果來去,便不要學,

以免變成「求醫道上的障礙!」

 

 

法無定法,一直是我在學習上的最高原則之一,我真的不能明白怎麼會有人

相信出現什麼脈點就用什麼方這回事!就像網球肘怎麼會有固定的治法。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十

  

在我治療筋骨結構的手法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圓弧的製造,而欲調整的

結構就在圓弧的弧心。其中圓弧製造的要領是其勢必須透貫全身垂直線,

 

*************如坐時須包涵由頭至坐骨,而站立時須包涵由腳掌至頭頂,這樣被改變的結構其勢才能

通透而不易回轉,也才能真正的重組結構。其中造弧的關鍵便在「等候」二字。****************************

 

 

 

常見學弟在做調整時未待弧完整圓透便進行動搖歸位的手法,於是效果不佳,也不知問題出在哪裏。問題便常在未能等候。

 

等候其實尌是靜觀然後隨勢而動,依勢而盡,至形飽滿,至體圓融。因此這

種靜觀等候的心是貫串於整個察病及治療的過程。

 

能靜觀等候,才不會見一、二症候便魯莽下手,

也不會在勢未盡便急於收手,

更不會使主客體對抗而違反自然之勢。

 

 

審病須盡症而觀體,整骨須待勢盡而圓融,行針須待筋膜翻透潤澤而後止,

調通氣道須待氣滿而後進,導引須待經盡而後轉。以此時時自勉!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十一

 

從前練拳時,師父常說這一式眼睛要看那裡;那一式手引時眼睛要看手前

方,用眼睛引導手,手才能動,才會動,手自己動是不對的;又如眼睛要看手中

指,看食指引就不對了!還有如此之類的:要看雙手中間前端空處才能引而起,

中脈才會伸展……。

 

之前都是認為用神帶氣,用氣引質,只是抽象的概念,把眼神看成是非常神妙的東西,

難以體會。

直到全身經絡筋膜感受逐漸貫通後,

在一次放鬆的情況下,不經意眼睛盯著一隻蚊子轉而身不動時,

忽然感受到由眼而下貫通至坐骨下湧泉的感受,----------------------------------------------

眼轉時由眼而下的牽引感受,隨眼睛轉動而不斷變換路線清晰明白,如

細線牽引不斷。那時才明白師父用眼睛引的用意,也逐漸明白「意到氣到」的某些意涵。

 

之後在經絡的導引和針灸上也有了新體會。可惜診所太忙,這種感受在時間空間壓力下常消失殆盡。

此時才懂何謂「大醫習心!」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十二

  

在電腦上瀏覽自己網頁被點閱的情況,不禁好奇,有幾個篇幅頗巨的演講文

稿,到底有多少人從頭到尾好好看完的,又好奇是否真有人認真重讀幾次的。其

實每個演講文稿內,都涵藏了一些我在演講當時最新的心得,所以有一些內容對

於初接觸我想法的人,該是不容易理解的,甚至跟了許久診的學弟也未必能懂。

 

看來隨筆該是最受歡迎的,短小輕薄,但對於一些有心的初學學弟們,該是 

最沒有用的。當用心把演講內容多讀幾次,默存於心,自己去澄清,印證或有疑

甚至是反駁,才能逐漸貫通思路,日漸心靈手巧。比方說要自己手下清楚驗證,

第1、2肋、胛骨、肱骨、撓骨及伸肌、之間的共構,以造成網球肘的現象;或者換清楚跟骨的歪斜和骨盤的力量連線。

而不是只在一兩次治療有效下便相信,或一次治療無效下便嗤之以鼻。

 

 

怕繁畏難的,是不容易有成就的。大腦沒有持續艱困運作的,是不會產生自

己的,有用的心得的。只懂得蒐集別人的想法的人,永遠只能隨波逐流,與道友共勉!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十三

  

再談談前面隨筆說過的,抓死骨頭的問題。其實許多學弟都在這一關卡上,

卡死許久,過不了關,以致不能再進步,甚至不自知。施用調整手法,當然有要

調整的目標,可以是骨,可以是筋,或筋膜。對於要調整的目標,骨筋或膜,當

然要「鎖定」,就是在調整引動的過程中,一直粘住其中之一不放。但是其他的

兩種組織,各有各的動態,固然是一起動,但移動的幅度,旋轉的角度都不相同。

**************因為筋的可動性遠大於骨,而膜的可動性遠小於骨,如果調骨時連筋和膜一起抓

死,則骨到定位時,筋因無法自行翻轉跳開,歸位的骨並不穩定,而膜則被牽扯

過巨,遠端的結構會因此被拉垮。**************************

 

所以要清楚骨、筋、膜的各自動態,手下能如實掌握這三者,才能做到我前

面說的「不抓死」。即調骨要給肌肉、筋膜各自活動的空間,整個調整的過程,

骨頭都被引著不放(粘、隨),但因其他兩者都不斷給予空間自在隨動,因此好像

沒有抓住骨一般,嗯!該說是沒抓實吧!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十四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兒子的足弓垮掉了,就是變得扁平了。於是腰椎就沒有辦法非常正,因此有時會跟我抱怨手緊緊的。我給他做了足弓墊後好些,但

一直在想著,我自己的骨盤並沒有很正,為什麼足弓沒有垮掉?

 

慢慢地思索,

回想起小時候,

走路時如果腳尖沒有朝正前方,

而略有外八時,

我爸爸就會罵人,甚至敲頭。我想這該是我有一個還算完美足弓的原因吧。

試想當你腳外八字走路,起腳時,受力會偏在大趾側,慢慢的舟狀骨和大趾踱骨會突出,久了足弓便垮了。

 

如果腳尖朝正前方時起腳,足弓被小腿後肌肉平均牽拉,即使骨盤上方的形

狀不是很正,也不會垮掉。這正是可藉著行動的習慣形塑肢體的例子。為人父母者,慎思!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十五

  

畢業後開始行醫,照著學校的那一套理論,治療先父遺下的一堆傷科疼痛

病患,療效極差。直到遇見通霄師父。肩痛、肘痛、、踝痛,西醫診斷下的關節

炎、網球肘、挫傷,師父都只把筋骨理順重組,立刻就好了。於是我知道西醫對

疼痛的闡述有一大半是胡說,筋骨結構是可以重組,包括不正的身形,歪斜的臉

都可某種程度的回正。

 

還在醫學院讀書時,

有一次帶了好朋友的太太,去給父親的一個結拜兄弟「中醫師」看病,那位伯父完全沒有問診,只把了脈,就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無比震撼的話;

「怎麼搞到流產!」。泰山師父帶了一個朋友去給高雄一位老醫師看病,

那位老醫師把了脈未問診,就說:「糖尿病多年了,尿血也多年了怎麼不好好醫。」

於是我知道書本上,說脈只是把病邪表裏,正氣盛衰,氣血盈虧,都是胡說的。

 

有一次我背部膏肓痛了一天,抽痛不休,泰山師父把手放在我的痛處,一陣

陣熱傳入,幾分鐘後膏肓就不再痛了。那是個多年反覆疼痛的地方,從此未再痛過。-------------------------------------

又有一次,泰山師父把食指放在我的食指上方2、3公分處,說你的氣可以

放出這麼長,我感覺到師父和我的手指宛若兩個磁鐵同極相斥般的隔空相抗滑動,

那感覺和感動至今仍在,於是我知道傳統道家、醫家的「氣」是真實不虛的,

並非只是抽象概念。

 

跟著士林師父練太極拳,五禽之戲。有一次師父要我搭著他的背,做了一個

練功的起式,那一剎那真是讓我差點嚇壞了,原來武俠小說中的許多描述竟是真

的,於是我知道西方醫學背景下的運動健身概念根本是錯的。--------------------------------

 

泰山師父曾說,

「功法修練到處有許多是你連做夢都夢不到的。」十年前初聽

這句話有點嗤之以鼻,現在卻深信不疑,我想這句話再轉送給後來的學弟,該也會被嗤之以鼻吧!

 

眼界決定一個人的境界,於是我拋棄了一般人所相信的知識,艱辛的在荊棘

叢中走著自己的路。取法乎上,其得也中,取法乎中,其得也下;取法乎下,斯

則濫矣!時時以此自勉,勿畏艱怕難!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十六

 

(兼答育源堂盧醫師) 

 

 

傳統內家功法,分動靜二途,但兩者皆屬動靜相涵,異曲而同功。

動功如太極拳、八卦掌、五禽之戲、八段錦,於動中修定,動中觀體,是動中靜。

靜功如導大小周天、吐吶、孚竅,靜中養氣觀體,是靜中動。

 

 

我所學傷科是從動功而來,從太極拳、五禽之戲而來。是從練功中體會出

身體內在筋、骨、膜的連貫、互動,而施之於傷科病患的治療。在太極、五禽的

練習中,並未雜入經絡穴道的概念,只是純粹如實體會身體的動態。

 

我想如果當年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雜入經絡的概念,比如說這一動是由湧泉而走腎

經接肺經,下一動再轉陽明而入督脈,這樣一來在練功的過程中,就會有許多關

於身體的幻象,混在真實身體的動態感受中,不能如實的體會。有關經絡的系統

知識,經過歷代的層層堆疊發展下,在每個學醫練武的人心中,有著無比崇高莊

嚴的地位,其具有無所不能並無與倫比的威力,生命的所有活動現象皆由經絡統

合,不懂經絡開口即動手便錯。不懂經絡,學醫練武彷彿都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任何一項醫術或武術如不論及經絡,就像是層次頗低的一種境界。但是關於這種

想法,我一直不以為然。

 

 

或許不理會經絡是我的一種偏見,但確實是我在學醫練功初期的心態。

一直不認為非要有經絡概念才能做傷科。隨著練功漸深,觀念逐步修正著,雖然慢

慢的也探索出經絡的實質及其作用現象,

但還是很慶幸初期完全捨棄附會經絡在動態中的想像,才能有所小成,也才能對身體有許多真實的體會。其實許多功法

也未必要與經絡牽扯,就如我所知道的一些太極拳名家們的拳經、拳譜之類,便

只是直述力和勁在體內的運作連貫,而不涉經絡。

 

但在傳統內家的靜功修練上,經絡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佛家注

重在心性的修為外,與道家有關之色身的修練,均離不開經絡。

 

自己在修練的境界尚淺,不敢胡言亂道,但從幾個老師所教授的經歷中,

也體會出一些現象,提供大家參考!上次隨筆中提到我在士林師父背上,摸到令

我無比震撼的感覺,好幾個學弟一直很感興趣,追問不休。師父只做一個雙手側

上抬,左腳橫跨步,再雙手抱胸而後放下的一個太極拳的簡單起式。就在師父雙

手環抱欲放下的當時,師父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背上,並且輕輕壓著。因為有輕輕

的壓住,所以氣行略受阻滯,使得師父督脈氣無法順行而下,其附近肌肉及胸椎

在我手下不斷劇烈收縮抖動,如一群小老鼠般,硬擠滑過我的手下,並且發出聲音,

咔拉咔拉地作響。

 

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氣行在身上是如此真實,在筋骨間流動,

並帶動著筋骨順勢漂流或挪移,而非只是想像中的一種無形無質的概念。

 

許多年前,有一段時間,我都只用一根彎彎的小木棒,敲點著病人身上的「經絡」,藉著經絡去改變病人的結構,而不動手去調結構。點動經絡時,透過

筋膜的傳導,就會有震動傳到我在遠處的手,而知道病人身上的變化。比如說我

要調上段胸椎,左手放在欲調的椎體上,右手用彎棒輕敲崑崙、太溪、委中、承

山、足三里之類的穴道,因為手腕震動可以很快,

所以敲點百來下也不過一分鐘,比行針速度快多了。

點動中可以感受到病人的胸椎、肋骨逐漸平順、拉直、滑入,

透過筋膜的作用,病人身上的結構改變,在我手下是如此的清楚明確,所以我才

確信針灸改變的不只是抽象的氣,激素的分泌,而是透過氣和筋膜的作用,發生實質的結構改變。

 

但其中行經的路線,包括深度和廣度,

都不是我能掌握和控制,

於是去請教泰山師父。師父教我手按三陰交,敲點隱白、大敦、湧泉三穴,看看

三條經絡的傳導有何不同,果然三者的波動狀態和經過穴位的深度、位置都不太一樣,但因為不是我能掌握

(包括傳導的路徑、強弱及發生的作用),所以就放棄

了繼續探索。直到有一次用手調了兒子的肺經,才清楚經絡在身體上實際傳導的

憑藉和通滯的實象,及經絡出入臟腑的方式。

 

另外一件事也對我大有影響。有一次泰山師父叫我試試躺著或坐著,閉起

眼睛身體不動,在腦中打一趟士林師父教的拳。那時才體會到,原來腦中動功成象時,

心念引過處,也就是氣行過處,身上相對應的肌肉筋膜都有輕微蠕動,而

且骨架也非常細緻的在滑動著。

於是知道古人打坐時行周天導引其實是真有作用發生的。

氣行真的可以療傷及濡養筋骨,是一種真正的養身之道,

而非只是修定,及單純心地上的功夫而已。這使得我對於針灸的作用體會更深。---------------------------------

 

自己是從動功下手,慢慢的由外而內,由粗而細的去探索理解人體運作的

實際。對於隔空作用的氣雖有感受,但領悟未成片,也無法實質掌握及運作,所以不在我目前所努力的範圍之內,但我想終有一日會水到渠成。

 

 

就是因為我先有實際的感受,再逐步去印證書本上有關經絡的實質,才能有非常

親切的掌握。如果當年我在做傷科的各種處理時,或練拳時各個動作都套入經絡

的知識,則我將會有許許多多分不清楚是感受還是想像的東西,混雜在一起。大腦是會把許多想像當成真實的事件的。

 

 

所以在教授傷科手法時,我從不提經絡,目的是為了避免許多學弟不能如

實體會手底下的感受,而只是為了療效套用各個系統的知識,如此將永無進窺大道的一天。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十七

  

一個長年腰酸背痛的病患,治療後囑其要運動,他告訴我,已經持續打太極拳

十來年了。我大為驚訝,請他打個起手式和掤、履、擠、按給我看看。果然功架

頗熟練,但一走起路來全身力線就斷成數截,各自僵緊不能形成一個完整動態。

 

於是我就帶著他走路,一步一步緩慢踩下後讓他感受跟著地後,由湧泉而上的力線,連綿不斷的到大椎,

力線怎麼左右交替,升降,中定。他很驚喜的說「喔!我老師也告訴我們要太極生活化!」

 

 

我聽了後,心涼了一半,想來他並未理解我所說的話,及內在的真正義涵。太

極生活化聽起來就像人間佛法,變成世俗佛法,只賸些形式軌儀,而精神全失。

 

我教他走路,其實是把打拳時的同樣精神狀態感受,貫徹在每個生活細節,時

時感受一動周身動的氣機流注,走路時因有起止,故流動有移轉,且維持著心的

清明,是動中靜的一種形式,越鬆越靜越清明,

一種無比的內在悅憂會源源湧出, 

連內臟都有被輕輕的揉動感。只是太專注內觀,有時不小心會碰撞到外物

(這也是失去清明圓融觀照的一種狀態),

會受到巨震而驚嚇,這種驚嚇不是開玩笑的,

要半天才能氣機平復。

 

連想到莊子大宗師篇:

「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起腳落足,氣機由湧泉而上沿督脈或中脈(由落足施力位置而異),左右轉

移,內在組織經絡可得清析穿透的濡澗活絡,或許是息之以踵的另一種解釋吧!

(或許也見笑於悟道真人)!內在日趨清明,逐漸明白心的作用,也漸能了解欲的

虛幻性,也算是一種修行。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十八

 

 

暑假出遊,經過內灣,閒逛老街,見一竹雕藝人,賣著泡茶的用具,氣質

迥異週遭小吃雜貨店家。攀談之下,知其祖父是名雕刻家朱銘的木工師父。

 

他賣的舀茶葉的小杓子,由孟宗竹雕成各種形狀,頗為雅緻,他推銷著,每

個八百元,但因非假日,附贈一枝通壺口用的「通流」

,是一枝小竹棒雕著各種

平安卲祥結,原本每枝要賣三百元的。我摸著小小的「通流」

,一種莫名的興奮感湧了上來,心中想著,對了!就是這個。細細的看了每枝「通流」

,精挑細選下,為了那個附贈的「通流」

,買了一個杓子,真是為櫝買珠。但項莊舞劍,卻

意在沛公,這正是我找尋了好久的工具。

 

 

旅行途中帶了南懷瑾先生的《我說参同契》

,因為想要好好讀讀参同契,於是帶了隨意讀著。南老在該書第四講中說道:

「古代中醫講: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勾起了我對砭石治療的種種回憶。為了非侵入性的氣血疏導,我尋找

了各種工具,

包括花蓮七星潭的各種美麗怪石,各種木製及金屬、陶瓷類的工具,

嘗試過各種點壓刺刮推摩等方法,效果並不很大,唯一確定的是其作用是透過筋

膜的疏導而完成的,因為直接作用在肌肉會造成傷害。

 

所以南老說:

「一砭,我們這個刮痧拔火罐都屬於砭」,確是有識之言。這句話又讓我重獲年少時對南老的好感。

 

砭法的運用,工具難選,要有我一貫手下清明的感覺,工作時重量不能過重,

 

否則不易有感覺;過尖會傷筋膜;過大不易做細膩的疏理轉折翻旋;過硬,則手

和患者肌膟間無緩衝容易受傷且不利於翻撥筋膜,所以銅鐵製的髮簪不好;

 

而過軟又難以施力。因此當我手觸那枝「通流」時都沒有上述的問題,心中才有如獲

至寶的感覺,甘心花了八百元。買了的「通流」立刻便派上用場。投宿的民宿主

人,脖子落枕一個星期。我自告奮勇的表明自己是中醫師,可以幫忙。他一付畏

懼將信將疑的神情說他很怕痛,很怕針。等我把「通流」拿出來,告訴他只是用

它刮一刮,他才安心一些。

 

他的頸子左右轉都會痛,後仰更痛,低頭稍好些,痛在頸肌兩側下方,及

C7、T1、T2處。

 

 

我雙手從他後面搭在他兩肩之上,看看身體結構,筋膜轉折及氣液流通的狀

況,感覺氣機堵在上腹部,就問他是否前一陣子吃太多過冷食物,他說在外工作

太熱,一回家猛灌水,灌到肚子裡咕嚕咕嚕的整袋水不消。

 

於是在胃脘腹處摸到皮下微微一團小小隆起大約0.3公分直徑,

只是非常非常表淺的肌肉攣縮著,不能隨著其他筋膜被手挪動,但其表面平滑,連筋膜的縐

折都摸不到。於是我用「通流」在其上畫動,微覺有凹击面的差異,由凹面往击

面撥,畫了幾下,該先生皺眉慘叫幾聲,說:「好痛!好痛!」。我說:「好了!好了!」

,那個小結畫開的時候,整排肋骨滑動了一下,腹直肌也跳動開來,肚子瞬時間變軟了。 

 

 我要他頸部活動一下看看。他說低頭抬頭好多了,幾乎不痛,左右轉還痛。

我再檢查一下,右肩臂肌肉張力大許多,他說近日庭院種花草工作較多,所以之

前頸部便酸酸的。於是我在下臂及肩部肌肉的結節及粘連處,用通流各畫了幾下

解開,當然他還是叫痛,右肩臂解開後左右轉痛便少了許多,左臂再解開,最後挑開C7下方的筋膜,

頸部便活動自如,只剩些許微痛,前後幾分鐘而已。

 

 

回診所上班後,我用「通流」點在經絡的井穴處,或筋膜主要轉折處,輕輕

牽引皮膜,要病人咳嗽引動疏通氣機的效果,可以達到近乎針刺的療效,其重點

在能清楚控制氣機的流動。愈用心中愈得意,想起獨孤求敗捨玄鐵重劍的故事……。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十九

 

 

教師節剛好師奶奶回來,眾師兄弟就提議辦桌聚餐,感謝師父辛勞!遂於週

日晚席開五大桌,各代弟子齊聚,熱鬧非凡。

 

回想當年,初遇泰山師父,種種殷殷教誨,猶歷歷在目,有一大段時間,兩

年有吧!每週一個早上,師父單獨為我一人上課,中午師母煮飯給我吃飽後,才

回去看下午的診。常跟師父開玩笑說:

「師父,最好這是上輩子你欠我的,如果

下輩子我要這樣子還你,那我就麻煩大了!」

師父說:

「這是我上輩子沒教好你,

所以這輩子才又找上門來討的!」

 

餐中和師父同坐,回談往事,倍感溫馨。用餐將半,加入卡拉OK,氣氛沸騰,

但講話費力,於是十來個師兄弟到庭外閒聊,各述心得家常,有別於一般應酬對

談,真是一種享受。後來談到入門時間,我仔細一算,已經十二年了!我大驚!

衝回師父身旁,拉著師父開玩笑的說:

「師父原來我已經跟了你十二年了,十二

年了耶!到現在還離離落落的,到底是師父不對還是徒弟不好!」

 

師父壓我坐下,到盤中把魚頭整個切下來,放我碗裡,笑著說:

「要精進,尌

要吃魚頭!」

我笑了笑,因沉浸在往事中漫不經心的吃起來,

師奶奶衝著我直笑!忽然間我驚醒過來,知道師父在考試了!

 

於是我老老實實的,再把所有的骨頭分開,將舌、牙、唇啃舔吸光所有的肉

和皮膜膞質,

把魚頭下連的脊骨間的肉也都舔個淨盡!半天吃畢後告訴師父:

「師父,我老實把魚頭吃完!」

師父把成堆魚骨一片一片拿起來檢查,最後看了顱骨

和未分開的魚脊骨,開心的說:

「嗯!果然是文人,去肉留骨,一點都不粗魯!」師奶奶也點頭直笑!

 

舉手投足,吃飯喝茶,意念不在當下,常被師父當頭棒喝!我以後也會要我

的學生喝茶吃魚頭!真正跟過師父的,才知道什麼是「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二十

  

不少傷科老師傅,到老一身病;一些年輕的傷科醫師和傷科師傅,也都常顯疲

態,筋骨僵硬酸痛。究其原因,多半是因用力過猛,使用過多頓挫之力,

 

直接用剛力去改變結構,試圖一舉便使錯位結構歸正。這種直接頓挫的剛力,是會有反

作用力讓自己身體承受的。所謂「殺敵一千,自損五百」就是如此。

 

但許多學太極或內家拳法傷科醫師,也常做的很累,包括從前的我。後來

才發現,原來是功夫未深究生根。

放太多注意力在病人身上,

未能清明觀照自身,

以致身法沒有做足。

身法指的是在幫病人調理時,氣和力的生發運轉的動態。

固然許多醫師在外形的身法上,氣和力由腰胯生發運轉無誤,

 

但依然覺得疲累的原因,是氣未沉住調勻所致。

其關鍵在於雙腳湧泉是否時時生根釘住,而身法運轉時,是否氣沉丹田。

 

因為氣沉丹田,才不會在操作中因心的散逸而耗氣散氣。因自身氣機穩固,濁氣較不易入。

力時時由湧泉升發沉降,調理時如同練功,當然較不易疲累。

 

其要領在於調理病人結構時,時時要注意借病人身形的「勢」,

勢到勢盡才能改變。不能心急,中間橫加以對抗的「拙力」,如此病患被改變的形

並不能勻稱均衡而可用,施術的醫師也會因用力而氣機逆亂。

所以醫者在操作時,對於醫病兩方都頇時時保持清明的狀態。

  

話雖如此,但遇艱難病患,苦思之餘,身法常常不能固孚,該時時自勉!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二十一

 (答功偉學弟) 

 

最近為了推拿師退出中醫診所的事,圈內圈外人吵得不可開交的。其實當前

中醫的問題,千頭萬緒的,不只傷科一端。問題包括:

教學教法定於「辯證論治」一尊;診斷方法(望、聞、觸診等)徹底失落;

藥物的真偽,炮製不純及農物藥重金屬汙染;

國家支持太少;健保體制對傳統看診法的侵蝕;中醫師迫於生活壓力喪失對醫道的堅持與進求;

西醫的哲學思維逐漸腐蝕中醫的根本……等等,有太多太多令人憂心的地方。

 

 

中醫的根本精神,在天人合一,而醫者就是要能體悟

(非文字語言的掌握)

天人之際及人體內在小孙宙的代謝流通均衡。是要透過無數思維,精神存養及感官敏銳度訓練才能達成。

而望、聞、觸診由此而生。

但現代中醫教科書裏的診斷學,幾乎只剩問診,這該是中醫淪喪,趨向死亡的開始。

 

同樣的,做為中醫領域內的一支,傷科也面臨了相同問題,基本精神的遺失。

老一輩的傷科師傅們

(我父親那一輩的或更早期的),常說:「這根骨頭歪了!那條筋卡住了!這個骨縫沒對上!等等」

,這表示老師傅們真的用手看見筋骨結構

錯位的狀況,理解病人疼痛的實質原因,所以在老一輩中還流傳著許多當年傷科師傅或國術師傅的神奇治癒。

 

但現代做傷科的中醫師及傷科師傅們,受到西方骨科及復健科的診斷思維影

響,已把診斷從手見手觸轉移到影像及檢查技巧,用一些技巧去判斷那條肌肉,

可能有問題,而不是直接用手看見肌肉的張力走向及紋理變化。

 

同時也受西方整脊醫學侵蝕,努力學著那節神經對應著什麼症狀,那個關節用什麼技巧「卡回

去」。殊不知當你用手摸清楚筋骨變化的來龍去脈,自然能順著結構的內在理路歸位,很少須要橫加暴力的。

 

 

老師傅們沒有影像可參考,沒有解剖知識可以做為邏輯推理的依據

(如肌內效貼布,須知道肌肉位置及收縮方式,才能改變其運作張力。)

,所有可依的只有

努力在病人身上探索,久之自然能夠看見其變化。現代中醫及傷科師傅們,都急

著要有知識為依歸,而能速效速成。傷科精神尌在其中漸漸消失了。

 

 

制度的改變或許是因為精神的淪喪而使人不再相信他吧!學弟玉崎送我的

「醫行天下」中說得好:

「令人遺憾的是,我見到的治病高人多為非法行醫,而

無數治病不靈的人卻在合法行醫。既然庸醫泛濫,人們要求取消中醫也情有可原。」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二十二 

(論蕭宏慈先生的拍打) 

  

近日好多病人肘、膝拍打得一大片瘀青來問我對不對?也有一些學弟妹們來

問我同樣問題,這都是從蕭宏慈先生的"拉筋拍打治百病"一書來的,不僅已經有

學弟送我該書,連我師父案頭也有一本,使得我很想表達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其實主要的概念,在之前講通流一篇隨筆中已經談過。

中國的砭法,是一種局部淺層的疏通方法,其疏通的是淺層的筋膜。

刮痧、拍痧、拔罐、按摩時的抹油推按,甚至某些局部放血都屬於同一種療法。

 

這種療法的特點是改變局部,淺層的筋膜張力,而不改變結構,除了以痛為腧外,並無特別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是一種期待性的療法,而非針對性的治療

(如針灸遠近取穴,精準的理特定的筋或調特定的骨位,或真正的點穴等)。

 

 

全身筋膜形成綿密無所不到的一個立體的網,牽一髮動全身。

砭法如果沒有按壓特別的穴位或是經過診斷而做出特別的處理手法,就只是拉動淺層的筋膜,

或改變淺層筋膜的壓力。

因為有疼痛或不適之處,局部氣液流通和筋膜的張力都會改變,而兩者是互為因果的。

 

不管病灶淺深或遠近,只要在大範圍做淺層筋膜疏通,

一定可以某種程度改變其循環和壓力,而減輕症狀。

但這並非還原式的治療,而只是局部或病灶壓力的減輕與改變。但是如果這種方式運用得宜,的確可

以由淺層的疏通,由近而遠,由淺而深,逐漸改變全身的循環和壓力狀態。

 

  

所謂運用得宜,就是達到疏通的目的,但又不造成傷害,就是不施加過大的壓力或過大的拉力。

有些人會操作過度,以致於盲目的牽扯深層的筋膜,而造成會結疤的組織傷害,

這在常拔罐或刮痧的人身上常可看見,皮下組織變得僵硬而沒有彈性,

這種過度的治療,雖可得一時症狀的緩解,日久反覆,卻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因此拔罐

(較有針對性),刮痧(較無針對性)的療法,當愈輕愈好,

多操作幾次無妨,日久有功。

 

其真正的療效在於製造時間、空間給身體自己的修復系統運作,所以算是一種正向期待式的保健療法,

 

不能算是一種真正(針對式)的醫療。

 

 

同樣的,拍打療法也是。自古本就流傳下來一種拍打棒,就是一種捆在一起,

成把的細竹或細鋼絲。也有一種一根竹子中間剝開或兩片竹板綑在一起,都是用

來拍打以疏通淺層筋膜。這幾種拍打棒都有很大的受力面及壓力緩衝機制,因此

不會受傷,是很好的日常物理性保健用品。

 

 

而蕭先生的拍打療法在這種理解下,也是一種有效的保健作法。尤其是在各

種痛處和腫硬處(不可在急性發炎下)拍打,可以有效的改變循環和壓力,以促進

身體自己的修復。

但前提是要適度適量,日久有功。

絕對不是拍得愈腫愈瘀青愈好,

-------------因為如果患處是在肩肘膝等筋骨錯縫處,其疼痛僵緊,本就存在盤根錯節的

骨錯縫筋出槽及組織粘連問題,

須細細拆解,尤其是骨錯縫的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解決,過度拍打被扭曲的筋,是會造成問題的。

愈用力拍打,造成各種微細傷害愈多,會引起更多的粘連,這和胡亂推拿揉捏造成的傷害是一樣的。

其中骨錯縫的問題,絕非蕭先生書中所說的,扭出聲音來就基本復位。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隨筆之二十三  

(論蕭宏慈先生的拉筋)   

-------蕭先生對於骨傷科基本知識的了解,是大有問題的,單從他對病人所謂

「脊椎矯正」發出聲音,代表基本復位就可以知道。

無觸診,無筋骨錯結的病因診斷,

僅憑操作時的聲響去論斷一個傷科治療的結果,是非常……,嗯,奇怪的!

  

但不以人廢言,他所提倡朱增祥醫師的拉筋辦法,有一部份是很道理的,值得提倡推廣,但其背後有許多深刻的理念須澄清,否則胡亂拉,是會造成更多傷害。

  

蕭先生對於拉筋所引述的理由,基本上只有內經上一句「筋長一寸,延壽十年」一句。

對於筋變短的理由並未申述,

只認為變短拉長就好,

不辨內因外因,

他雖也知有骨錯位的現象,但認為只要整骨發出響聲就好了,不知要辨別骨錯位的系統原因,肌肉筋膜協同的共構。

因此他所提倡的拉筋反而可能會造成許多的傷害。

 

  

筋縮只是個依據現象推測的答案。是依據肢體活動受限或疼痛所推測的病因,當然觸診上還可以摸到變「硬」的筋,

因此推測它縮短變硬了。至於肢體活動受限,筋真的是變短了嗎?筋到底發生了什麼實質變化呢?

 

 

筋縮這個現象其實是有內因外因的。

先談內因。舉我兩個病人為例來說說。

第一個病人是年約六十歲的男性,因復發的坐骨神經痛來求治,已經痛得坐立難安數個月。唇色暗紅;身上皮膚乾粗;

手足肌肉乾硬,近無皮下脂質;小腹略大。

 

我第一次看診便問他有無糖尿病,他回答每年體檢皆正常。治療進行的並不很順利,症狀緩慢的減輕著。

這位病患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在一開始鬆背,

鬆肌的時候會痛得唉唉叫的。這很特別,多年來只遇到這一位,

每次跟著來的太太常罵他說只有他一個叫這麼大聲,真沒面子。他是一個爽朗開闊的人,笑嘻嘻

的不以為意。他的手足皆非常緊,拆解頗為困難。有一次他的太太在旁邊偷偷的拜託我,

要我勸告他先生不要吃那麼多乾果類的東西。

 

她說她先生一、二十年來,

每天吃一大堆花生、龍眼乾、瓜子、無花果、核桃、夏威夷豆之類的,她認為這

不好,要我幫忙。我便問她,她先生是否早晚很多痰,她說是。我心想找到答案

了。

 

他定是吃了太多乾果身體化燥,才會全身僵緊乾縮。要他不可再吃。病人信

服醫生,一週未碰乾果、飲食清淡。次週來診,令我大驚,其背部鬆軟許多,手

腕足弓鬆解大半,更特別的是鬆背理筋,完全不叫痛了。飲食影響如此之大,是

我完全沒料到的。

 

 

另外一位病患,

是三十來歲的年輕男性,也是其他醫生轉診來的,

兩個手腕、肩膀、腳踝痛了十多年,一直無法改善。我一檢查便覺得不妙,雙手掌不能背屈過一百四十度,

不能用力撐,

但沒有太明顯的壓痛點,肌肉白淨僵緊。

治療數次,完全折解不開,症狀毫無改善。我便勸告他要吃藥,先停他醫的藥,換我開方。

吃了兩週乾薑附子為主的方後,手掌居然可以背屈近九十度,治療便大有進展。

 

 

這兩位病患都是明顯的筋縮,像這種筋縮,主要並非結構性的因素來的,是生理或病理性的全身癴縮,

如果強迫局部拉筋,欲使某部份的伸展達到一般正常人的角度,則會把身體其他部份的結構拉歪,

造成真正的錯位,破壞了原有的平衡,會製造新的難以治療的疼痛。

 

尤其是第一位坐骨神經痛的病患,他說他之前

也經歷過類似蕭先生所說的抬腿拉筋一次,但背痛了好多天才好,症狀卻一點也

沒有改善。

 

 

再來談談筋縮的外因。所謂的外因,就是指身體結構因外傷而來的錯亂,

以致於造成肢體活動的障礙;或是過度使用而致肌縮(筋出糟)並引起的結構錯亂。

 

******此類的筋不夠長的表象,絕大多是因結構錯位造成的,

因此要拉筋伸展必須順著整個肢體筋膜的伸展方向,去舒展才能還原骨架,恢復筋的「長度」。

 

比如說,

要拉肩胸臂的筋,必須要如飛鳥展翅般,先攤平胸大肌及下臂屈肌,

這樣子才能使伸肌屈肌兩側的筋膜張力相當,這時是以下臂肌群的對位,去重組胛骨與肋骨

的關係。

 

這樣子的伸展才不會因為胡亂拉扯下臂而使得肋骨間繃得更緊,而造成胛骨錯位。

 

所以在蕭先生所述的拉手的筋的方法,張開雙臂,搭著門框上緣,這對於胸椎動態不良的人,就是背駝的人,

會造成胸大肌繃得更緊,以致於胛骨和體壁之間的糾結更嚴重。

 

  

但對於板櫈拉筋法就頗有道理了。救我自己試驗和思考的結果,認為這種一

腳上一腳下的拉法和雙腳倒掛在牆上的辦法,是一種有用的保健療法,但他拉開

的(應該說伸展或延展的)是背部的肌肉。背部的肌肉僵緊會造成腸薦關節的滑動困難,

 

使得股二頭肌、股四頭肌的運作張力增加。

許多腿部的問題便是如此發生。

 

***************因此這種拉腿肌的辦法真正發生作用的是背部。但這種拉法,只能在硬板上做,不可在軟墊上,

否則反而會受傷。

前幾天有個朋友因背緊硬不適,

我要他去掛腳,

結果他說改善不少。但這只是一種保健方法,如果骨盤或髖關節有脫位的,沒有系統整復也是無效的。**************

 

此外,拉筋這個詞實在用得不好,因為每種運動前的暖身和每個練瑜珈的都會拉筋,

而他們這種拉筋只是用外力強迫一個關節伸展,完全不考慮筋膜張力的

方向,和用力拉後骨架可能發生的變化,也不能明白其中潛在的危險。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所以好多舞者,運動員,瑜珈老師的傷害,都非常難以治療,因為不斷反覆的拉扯同一條

肌肉或同一個關節,肌肉肌腱和肌膜腱鞘會持續處在滑脫的狀態,

加上肌肉在三度空間中的旋扭,使得肌膜的皺折或脫位的腱鞘會纖維化,因此還原會變得很困難。

 

 

所以拉筋這個詞包涵了非常多複雜的意涵的,不是看到活動障礙便是筋變短,拉長就好。

尤其再加上內科因素的考慮,拉筋就可以保健延壽這件事,就非那麼不證自明了。

尤其我醫了四、五個瑜珈老師,他們的頭可以穿過兩腳,卻照樣許多地方痛得不得了,就可以知道拉筋的危險。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隨筆之二十四 

 

 就中醫的傳承來說,

健保實在是個糟糕無比的制度,因為它讓醫生的心不正,讓醫道逐漸淪喪。

 

 

健保對於西醫來說,除了大部分的醫師收入大減外,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

為西醫的診斷治療是照著教科書,有一定程序的思維流程,一個醫術好的醫師,

不過是肯花心思去熟練並記憶其中的各種細節,

訓練出對各種影像和數字的敏捷聯想和敏感度。

 

 

一個醫師的好壞不過是比賽誰的

「技巧和知識」使用較精確而已。

所謂醫術純粹是一種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且只是一種智能的鍛鍊。至於精神上的

境界則存在於對職業的態度和對病人的心境。技術和心靈是可以分開來論的。醫

術頂尖的醫師也可是毫無精神修練的人。

 

 

但中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真正要能中醫醫道有所體悟,是要有一份相當的

精神修練,透過這種修練而能獲得一種專注與清明,才能對人體的結構,功能氣

機流動有體悟式的掌握,於是在診斷和治療時,才能有異於日常生活經驗的眼

力、觸覺、聽覺和力量的掌握。這些能力的訓練都和心靈的專注度有不可分割的

關係。要做一個好醫師,這些自我的訓練是不應少的。

 

 

做一個好中醫,除了自我生命境界完成的要求外,有時也要有來自病患的壓

力。你向病人收了錢,又醫不好,自然會有慚愧心,而更加發憤努力,從而轉為

一種精神境界的提升,

 

但是現在有了健保,錢是向健保局領,病人對醫生的要求

有時也不高,於是對醫師的態度也愈來愈不敬重。因為每看一個病人領的錢是一

樣多,於是如何招攬病人變成是比醫術精進更重要而實際的事。講究的裝潢,氣

氛的營造,精緻的服務細節,多元的服務項目,在在都是為了使病人來店的次數

增加。而演生出這樣的競爭方式,其前提是每個醫生的醫術都差不多

(一樣糟!)

 

所以那個診所給病人的奇檬子比較好就去那裏,

因為大部分去找中醫的病不是不醫也沒什麼關係,就是去了大部分也好不了。反正只要有病人上門就有錢,醫得

好醫不好是另外一回事。而病人只付少許掛號費,感覺爽就算賺到了。這是最令人感到哀傷的事。

 

 

因為健保的給付是固定的,所以每個診所就想出各種額外的斂財法,比如說

「三伏貼」

,我一直不相信這種只有在古書上隨便提過幾句話的方法,會有多大的用處,

但因為可以額外增加收入,於是風起雲湧,幾乎所有中醫診所,包括所

有公立中醫院也都在做,加上媒體大肆宣傳,變成了一個全體中醫欺騙整個社會的大騙局。

 

 

中醫診所除了拼命的宣傳減肥、豐胸、轉骨這些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外,另一

個最大的毒瘤在傷科師傅這一塊。傷科師傅變成診所招攬生意的一個要角,顧客

上門才能賣藥,才有額外的利潤,有的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欺騙了。傷科師

傅是制度下的犧牲者,成了診所老闆的賺錢工具,但也把傷科這門神聖的學問幾

乎犧牲掉了。

 

 

制度扭曲了生態,也使得中醫的精神逐漸的沉淪。為了糊口,在這個功利的

社會中,希望各中醫同道,在想辦法增加收入的同時,別忘了醫術的提升才是競

爭的核心。而中醫基本能力的提升,並非是到公會多聽兩堂課就能有所長進的,

而要體認到那是須經一段艱苦的自我訓練,沉潛思辯才能獲得的。 

 






 http://www.tcm.tw/questionview.php?id=17282

最近看到林兩傳醫生的一篇文章
跟對照我最近在做傷科推拿的師傅講了

我的腹部僵硬應該是以下他講的節錄

林兩傳 醫師 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
非外科手術引起的腹部僵緊硬,而致影響結構者,當然是因為腹部內的器官因某種變化,
使得腹部肌肉收縮狀態改變,無法放鬆還原,而這種狀況在我處理腹部筋膜時,發現了一
種特殊的現象。在上述現象下當我撥動腹部肌肉或膀胱或深層下腹腔或腸子或胃時,其實
肌肉不能放鬆的肌膜其實和外層腹膜是略有粘連的,因此用手撥開粘連肌膜或用針貫刺開
來,乃筋骨結構能否還原的要素

因有此種粘連存在,當腹部器官發生功能變化或障礙時(如月經來、腸脹氣、蠕動不良、
胃脹氣等),使腹部壓力發生變化,外層已經處在出槽狀態的肌肉,再受到牽扯,常會有
許多身體不同部位的不同症狀會跑出來,諸如疼麻痛甚者還有各種發炎、積聚,也會發生
。這便是結構和功能互為因果的解釋。

 

【延伸提問】  提問日期:2010-07-20 11:58:49
如果本身因為腹部僵硬導致腸脹氣、蠕動不良、胃脹氣
如內科醫生不知,開加強腸胃蠕動的藥
而治療的期中,傷科醫生把腹部的沾黏還原之後
是不是可能造成原本的腸胃藥效過強,而造成腹瀉 腸胃異常過動?

 


 

骨刺與腰痠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20820038

太極拳內勁鍛鍊對人體的影響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21211129

 

 

二十年磨一劍的林兩傳醫生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12854577

 感謝林兩傳老師的教導

http://mypaper.pchome.com.tw/kenny0711/post/1323454849

 練功與練武~

 

 

http://www.7headlines.com/article/show/526433215

五月二日,應該要去遊行的,
請政府規劃推拿師的證照考試,有足夠的人力從事
中醫治療中身體結構的調整,

才能使中醫的治療領域及治療效果完整。
以現行的健保給付,要醫師從事複雜的傷科治療,其實強人所難。
隨便潦草的治療,對於嚴重的結構錯位所引起的全身性症狀,
反而會越醫越糟,而這種病況沒有傷科的介入,藥物治療常有不足的現象。
所以推拿師的證照考試,是和傷科傳 承的命脈息息相關的。
這是一個老傷科醫師衷心的話。(林兩傳)

--引自 http://www.wretch.cc/blog/springdrlin/34338485

 

 

 http://blog.sina.com.tw/magicfamily/article.php?entryid=582264&comopen=1 

 台大中文系畢業後再讀中醫師的喔!

 





弟子~

徐 福 惇 醫師FB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9C%9F%E5%90%BE%E4%B8%AD%E9%86%AB%E8%A8%BA%E6%89%80/132988453515353  

 

林兩傳醫師(的學生)李繼宏老師主講 「骨錯縫,筋出槽的調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tR-T_Qx3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09f09G7wb0

®大腿大力跨大步走路~40分鐘是防止骨質疏鬆↑腸道蠕動↑心血管循環 『92歲日本人來台北教導』㊣ 每一步伐......心(意識) 在 腳底踏吻地面 由後腳跟彎曲至腳趾 是如蓋大印般地 心^腳 合一『頭腦清晰 卻能不帶過去^不帶未來→步步安樂『行禪』+房間到客廳 到廚房+下上樓+辦公室到停車場 下車到家+登山下山...心身腳合一⊙ 心(意識) 在鼻入口出不論喜怒哀樂0952491268李繼宏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iuotnUgqY

 

 林兩傳 FB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1. 我想法的一些轉變

    一開始學醫,跟著師父調骨頭,什麼事沒好都是骨頭沒有調好。

    慢慢知道骨頭調不好,是跨關節的肌肉沒有弄好,開始注意骨頭跟肌肉的關聯性。

    ...

    單單處理關節相關的肌肉,很多陳舊病患還是好不了,才知道系統之間的關係也重要,那時不知道為何筋的力量連貫拉那麼長,調完手還要調腰,再不好還要調腳……

    知道有筋膜這麼一回事,一切彷彿都清楚了,原來中間的所有連貫是實質可掌握的,原來根本就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一個個相互有關的單位。

    筋膜思維的開始時,筋膜只是診斷的依據,調筋調骨是為了順筋膜,知道那些東西是要處理的,如此一個完整的體才能重新呈現。

    慢慢知道原來可以直接調筋膜,把筋膜當作立體網,拉網子所有東西可以一起動,宏觀結構的調整就變得更清楚,調筋調骨不能違反這個網子的張力線。

    針灸的體會,才又發現,網子不只可以拉,原來可以引動,它自己會移動還原,原來身體有個精密的調控中樞,管控整個張力系統。於是我的治療從調整變成引動,調筋調骨只需要給它們一個回家的路,一引動就自己回去了!

    看清楚微觀世界後,才知道調筋調骨也是瞎子做的事,每條筋每塊骨都在筋膜系統內,引導的不夠細膩才要去調它。引導是有次第的,先引導皮的連線,再引導筋的連線,才能引導骨的連線。原來對位只是更細膩的引導,只是筋膜更細膩的流動。

    摸清楚脈之後,發現宏觀結構的變化,有氣機流通不良、濡潤不足的不同因素。質的盈虧亢衰影響了結構的變化,需要知道整個體或局部系統的盈虧亢衰,才能了解結構為什麼會偏移有阻滯,手法有疏通長養的差別,是比解決結構變化更根本的問題。2016.11.20

 

 

林兩傳
1 小时 · 2016.12.21.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日記兩則

之一
原來練功要一層一層練。
練皮,練筋,練骨,是一層練完再一層的。...
難怪兒子的武術師爺罵人”血肉模糊”。

之二
原來視線,呼吸,舌轉伸吐,提肛,扣齒,發聲,都是引動,練功,手法導引,針刺導引皆同理同法。
吸氣引動的是皮連線,呼氣才可以調骨連線。
視線引的是表,舌引的是裡。 

 

54分钟 ·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皮癢

去年底寫過一篇關於癢的文章,認為癢主要是皮下微觀結構的筋膜張力發生改變,因而刺激皮下神經來的,一直有抓搔的欲望,是想要改變這種不正常張力的狀態。

文末寫到,局部濕疹是因結構不對,筋膜層次錯亂而來的。有位女性朋友,就因為肩膀有問題,所以大拇指一直破皮潰爛。手的筋膜調平均後,她的拇指長期潰爛就好了!

 

 林兩傳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 19小时 ·
 

今天是最後一天門診了!再來診所要休診一段時間,一年半吧!以後會在那裡看診,什麼方式看診,還不知道。

如果有看病需要,可以找我的學生。

臺北: 指筌調理,林峰而,心齋中醫,市立醫院有劉佳佑,邱榮鵬。

板橋:坤儒中醫。

桃園:指筌調理,中壢有呂東憲。

臺中:林育瑋,林景道,卓益璋,

高雄:徐福惇。劉緯成,吳逸舟。

宜蘭:林逢春,黃尹晨,陳宏銘

花蓮:張群。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

全民人體力學保健教室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筋膜力學)網站

https://www.facebook.com/Bruceappleapo/?hc_ref=NEWSFEED&fref=nf

 

還記得有多少人因為疼痛的問題去醫院求診,但是換回來的答案是:「你的檢查沒有問題!」 那為什麼疼痛或是痠痛還是會發生?...
 
 脊骨神經醫學~   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 中醫骨傷科(醫師)~
 
 
 
 
2017.01. (音頻)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林兩傳醫師主講: 手法治療皮膚病的一些思考
 
 
 
 

中風復建,伸肌與屈肌

在公園散步,看見一位經常遇見的老先生,略彎著腰、駝著背、低著頭,以小碎步的方式,努力而緩慢地往前走,後面跟著一位外勞。我看了心裡難受,這樣走只會越走身體越糟糕的。

很多老人走路時腳邁不開來,有的腳抬不太起來,感覺無力、沈重。這背後的原因很大部份其實跟中風病人手指腳趾張不開、手腳抬起無力、困難是一樣的。

 . . . . . . . . 
 
如果照他走路的姿勢繼續努力的走下去,身體的結構會越來越緊,腳會越來越張不開了。即使他的背挺不直,但至少走路時頭應該要想辦法盡量抬起來,雖讓這樣可能會走得更慢,但是可以使得背部的筋膜鬆動,這樣整個筋膜系統才有流動滑移的空間,整個肌肉系統的循環也才能比較好,不會身體越來越僵硬。
 . . . . . .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加拿大治過一個中風兩次的病人,背挺不直,腳站不起來,手指打不開,我在他的頭扎了一針,針在百會附近由前往後針,先鬆開整個背部的筋膜,他的手掌手指打開就變得容易許多。再來由他的家人幫他把下巴往上托高,強迫他的頭一直處在抬起的狀態,這時他要站起來和用支架撐著往前走的時候,都變得比較容易。

所以對於中風病人的復健,走路時必須強迫病人抬頭,如果可以使用針灸,先強迫把病人的手或腳處在手腳指張開的狀態,或肘、膝盡量伸直的狀態,在伸肌側下針,行針鬆開肌肉系統,這樣筋膜系統可以滑移,不會再鎖住屈肌,治療才會比較有穩定進步的效果。

 

 
 

老年人的夜晚腳抽筋

這是一個常見困擾老年人的問題,一般中醫開芍藥甘草湯,都會有效,但是通常只是症狀治療,停藥症狀又會出現。

 

抽筋,是ㄧ種肌肉痙攣。肌肉痙攣是肌肉裡能量供給不上產生的一種現象,對老年人而言,發生的可能原因,就有點複雜了。這裡的能量,指的是ATP和氧氣。

能量供給不上,要分成兩個層面來談,

一個是結構,

一個是身體基本的動能,是中醫講的陽氣的陽,也就是身體基本的元氣。

 . . . . . . . 

 

只要使得包裹肌肉的筋膜系統,有足夠的空間、可動性,即便不服用藥物,也可以解決夜間抽筋的問題。

還有一些簡單的輔助療法,也很有幫助。像是用熱水泡腳,水的高度要到足三里,泡到額頭微微出汗為止。


或是用拍打棒輕輕的拍打小腿大腿屁股後的肌肉,藉著震動,使微細的黏連鬆解,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肌肉很脆弱,只能輕輕的拍打。

 

此外,也可以轉鬆每一個腳趾頭的皮,這是縱軸筋膜系統的末端,如果每個都鬆開,縱軸筋膜系統的張力也可以很有效的下降,使肌肉之間多出許多可以流通的空間。

 

 

 

林兩傳

有關胖

為什麼很多運動員停止運動以後都會變胖?對某些人而言,為什麼減重是如此的困難?為什麼很婦女生產完後,身材再也回不去了?

曾經有一個台大的學妹,生產完,重了10公斤,再也瘦不回去了。我幫她扎了縱軸針法,把因生產產生的結構歪斜針回去,飲食生活沒有任何改變,一週就瘦了4公斤。這個案子正是典型的,肥胖跟結構有關!

從結構治療的角度來看,肥胖有兩種,一種是體質胖,一種是結構胖。體質胖除了控制飲食、增加消耗以外,沒有別的辦法。體質胖的,脂肪會平均分佈在全身的每個地方,所以這種人的胖,手指頭、手掌、腳掌、小腿、脖子和臉都會圓呼呼的,豐滿圓潤。

還有一種是結構胖。這個要說明就複雜一點。我們全身組織,被筋膜系統構成的立體結構網絡所包裹著,如果這個立體結構網絡有了皺摺,轉折間的空腔,不是由纖維組織,就是由脂肪組織來填補,以維持一定的張力連貫。

曾經見過李曄醫師針帶脈減肥。李醫師就用一針,針在帶脈上,輕輕捻針,事後一些針過的朋友都說肚子有瘦下去。一開始我有點疑惑,後來想想就明白了,李醫師將肚子扭曲、錯開、有皺摺的筋膜還原,其間原本存在的脂肪組織及液體就不得不被清除出去。

所以我教一些人練縱軸功法,未必會減重很多,但是肚子脂肪都會減少,屁股也會緊縮變窄,腰圍縮小,並不是因為運動消耗了脂肪,而是使得脂肪沒有存在的空間。

結構胖的特徵,在於四肢通常並不鬆軟,由於結構歪斜扭曲的關係,四肢筋膜系統有張力,微循環流通不良,所以身體雖然胖,手腳反而有點乾枯感。身體的肥胖,常常是不圓順的,屁股、大腿、肚子、肩頸常常肌肉、脂肪呈現一坨一坨的,這就是典型的結構胖。

運動員因為在年輕的時候過度訓練,身體的筋膜系統會存在很多皺折,這些皺折有些是因傷害來的,有些是因筋膜系統過度旋轉來的,或是過度拉筋來的,年輕時因為肌肉量比較大,可以維持張力系統的連貫,停止運動以後,肌肉萎縮,為了維持身體筋膜系統的張力,就用脂肪組織去填補,所以停止運動以後會變胖,並不單純是因為消耗減少。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生產後的女性,他們感覺喝開水吸空氣都會胖,就是因為生產的時候結構被破壞了,尤其是屁股變寬這件事,更是由這個原因來的。青少年的筋膜系統張力完整,所以除了體質胖的那一類,通常怎麼吃也不會胖。

許多產後胖的女性,為了減肥,拼命運動,做各種重量訓練,短時間因為肌肉量增加筋膜系統撐緊,會暫時瘦下去,這種一旦不運動而復胖,通常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所以這一類的女性,應該要做各種協調均衡的運動,游泳、慢跑、舞蹈都好,使身體筋膜還原到正確位置上,不要強調多少卡路里的消耗,因為思維的方向不對了。

尤其一些核心肌群的訓練,如果身體的軸線是處在旋轉狀態的,核心肌群的訓練,只會使這個旋轉鎖得更緊,所以要做核心肌群的訓練,最好先經過結構治療科的醫生的評估,由專業教練指導如何先鬆解身體結構,才能進行。
林兩傳2019.04.07桃園M&H

 

林氏結構治療簡介

一:概述
現代醫學,對於所有的疾病或症狀,認為都應該有一個清楚的病因,像骨折了、韌帶斷掉、被細菌病毒感染、甲狀腺功能低下、血糖過高、尿素氮過高之類的。

有了清楚的病因,在治療上才有明確的所依,這種要求清楚的病因,在影像上、或實驗室的生化檢查上,有清楚的異常,不會有因人而異的判讀結果,這一切都是遵循著科學規範而來的。

但是現在醫學對於人體的理解其實是有限的,所以很多的疾病,並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治療,更有些介於疾病與非疾病之間的生理功能障礙,基本上是束手無策的。

因為要求精準的診斷及精準的治療,所以對沒有明確證據的問題,都不承認其醫療上及實質上的價值。因而在現在醫學系統以外的醫療旁支,像自然療法中的順勢療法,芳香療法,能量療法,結構療法,甚至是傳統的中醫,都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及平等的對話空間。

 

但是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面,疾病的發生是因為身體存在著一些失衡、失調,然後才出現所謂疾病的症狀。不只內分泌、代謝之類的,包括外來的感染,都是因為自己身體的機能出了問題才會被感染的。

所以中國非常重視所謂的養生、練功之類的學問,認為我們應該在疾病發生之前,把身體訓練調養好,疾病就不會發生,甚至疾病也應該用這樣的方式來去除。用整體生理機能的提升來消除疾病,而不是看見什麼問題去處理那個問題。

 

像有名的太極拳大師鄭曼青先生,自述年輕時曾經得過肺癆,後來練太極拳練好了。為什麼練太極拳或中國傳統的一些養生功法,可以治療疾病呢?我想關鍵就在於練功改變的身體的結構,不只是宏觀結構,還有微觀結構。

 

二:疾病與結構

1,宏觀結構與疾病
宏觀結構的問題,主要指的是筋骨結構的錯亂。

筋骨結構錯亂,最主要困擾人的問題是疼痛。因為活動中,局部筋膜系統的張力增加了,有關疼痛的本體接受器受到誘發,疼痛就產生了,這種疼痛常常跟發炎沒有什麼關係。

 

結構錯亂第二個困擾人的,常常是體態的變形以及肥胖。因為筋膜系統的變形轉折,中間出現控制,身體就會用脂肪組織去填補,以維持系統的張力。

我們身體的內臟,都透過筋膜系統掛在骨架上,當筋骨結構錯亂,會影響附著在內臟上的筋膜系統的張力,使得內臟發生扭曲,影響它的功能。像心臟的冠狀動脈血流量,瓣膜的脫垂,心軸的偏轉,都跟胸廓的結構有關。

 

像胃酸逆流,就與橫膈膜的張力有關,婦女的痛經,非感染引起的頻尿漏尿,脹氣,便秘都與骨盤結構有關,甚至局部的皮膚濕疹,都是由局部的筋骨結構張力改變而牽扯皮膚來的。

 

像失眠、頭痛,眩暈以及很容易發生暈車的狀況,大多與頸椎排列走向以及脖子的肌肉張力有關。

 

2,微觀結構與疾病
宏觀結構改變以後,微觀結構張力也會跟著改變,細胞間的排列、細胞間的流動、神經末梢的興奮度通通都會跟著改變,這些改變如果牽涉到內分泌腺體,有時會使它增生,有時會使得它分泌不足。

 

增生最常見的是甲狀腺,甲狀腺有良性結節的,都可以(摸?)到脖子前方的筋膜系統張力很大,乳房纖維囊腫也是這樣來的。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影響內分泌腺分泌荷爾蒙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懷孕時,如果壓迫到胰臟,就會有妊娠糖尿病,壓迫到腎臟,就會高血壓。

 

如果牽扯到呼吸道,影響到呼吸道最內層的黏膜的張力,被改變的黏膜上的接受器,敏感度會改變,變得很容易興奮,過敏性鼻炎、氣喘就是這樣來的。

 

因骨盆歪斜而影響包裹子宮的筋膜系統張力,子宮的不同層次受到牽扯,會產生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如果是子宮外的筋膜系統皺摺,子宮內膜有生長的空間,就產生子宮內膜異位。

 

更嚴重的是,因為全身筋膜系統張力增加,微循環降低,使身體的自我調控系統認為身體處在危險狀態,免疫系統因而啟動,當過度亢進的時候,一些自體免疫的疾病就發生了,像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甚至一些乾癬都有這些因素存在。

 

3,結構產生變化的原因
結構結構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的是外傷或手術的後遺症。受傷或手術以後,受損的組織會纖維化,這些纖維組織在整個筋膜系統裡面,會阻礙不同層次筋膜的相對滑移,這會造成系統張力的改變。

 

第二個因素是身體的不當使用。當身體的兩側肌肉沒有對稱收縮的時候,身體的結構就會產生歪斜、旋轉。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肌肉處在無法放鬆還原的狀態,把筋膜系統牽引失衡造成的。

 

第三個因素是生產造成的傷害,現在生產時,醫生或護士經常從產婦的上腹往下擠壓胎兒,使胎兒能夠快點生出來,減少陣痛對產婦的折磨,但是這種擠壓,常常造成胎兒的骨盆變形或脊柱張力改變,這對小孩的生長有極大的影響。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第四個因素是精神壓力。當人處在壓力情境下,肩膀會不自覺地上提,背部繃緊,如果是坐著的時候腳會不自覺地內收曲屈,長久下來,身體的軸線,會因為這一些肌肉的長期收縮而變形。

 

此外,人處在長期壓力下,胃腸道的蠕動會異常,消化道內因為腸子的蠕動異常,會累積氣體,造成脹氣,這會增加腹腔內的體積,造成身體前後軸的改變。

 

三:結構還原的方式

1,系統的還原。
立體結構網絡是一個綿密、完整、環環相扣、無處不到的網,這個網有緩衝空間,卻沒有什麼可伸縮的彈性,身體的所有組織都包裹在這個網裡面,牽一髮動全身,任何一個環節張力的改變,都會影響到全身。所以結構的還原,是整個系統一起還原,而不是將個別的單位一個一個重新排好。

 

整個立體結構網絡,就像一個網,治療是牽引著網,使裡面的內容物重新還原歸位,裡面個別內容物的挪動,想調整一條肌肉的張力,調整一個關節的位置,都會打亂整個系統原本內在的平衡,各個單位的對位,對於整個系統來說都未必是對的。

 

2,三個軸線。
身體的變化要還原,要依著身體產生變化的系統去還原,身體發生改變是依著三個軸線而發生變化的,橫軸,縱軸,前後軸。

橫軸主要是調整,慣用手跟非慣用手之間肌肉張力的不均等,這種不均等,會造成肩胛骨的歪斜,肋骨的扭曲,胸椎頸椎的旋轉。

縱軸主要是調整兩隻腳上來到骨盆到下段肋骨之間的連貫。很少人兩隻腳是對稱的,足弓是完整沒有變形的,這種情況由下而上的中線就會產生順時鐘或逆時鐘的旋轉,骨盤及下段肋骨也會跟著旋轉,身體就處在扭曲的狀態。

前後軸主要是指軀幹前後的張力對稱性。會造成這個軸線變化的原因,主要是尾椎出生或年幼時的傷害,以及因為情緒、飲食而來的腹部張力增加,腹腔體積擴大造成結構改變。

 

3,導引式的還原。
所有的錯位,都只是該組織在軸線上的一種旋轉。所以只要知道肌肉或骨頭旋轉回去的方向及角度,一個系統是可以一起回去的。

但是系統的張力,相鄰的組織之間雖然連貫的,但是不同層次及不同遠近的筋膜張力還是有漸層似的變化,所以在相同的張力層下才有辦法一次調開。

因此調整必須分成皮、筋、骨來調。皮連線世界的皮膚的滑移解開肌肉系統的張力。筋連線主要是讓跨過關節的兩組肌肉系統張力協調一致。骨連線主要是讓最深層的肌腱韌帶還原回原有的張力。皮連線解完才能解筋連線,筋連線解完才能解骨連線。

 

4,終端筋膜與跨關節的連結。
一般傷科或者是結構治療手法,常常治療沒有辦法徹底改善或有很長期的療效,主要在兩件事情沒有完成。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第一件是終端筋膜沒有解開,立體結構網絡的最終端是鎖在10個手指10個腳趾上,整個系統旋轉,終端筋膜也是旋轉著的,如果沒有把終端筋膜解開,系統是無法還原的。

 

第二件是跨關節的連結沒有真正的完成,跨過一個關節通常有伸肌、屈肌各有兩組肌肉,而這兩組肌肉收縮旋轉的方向不會是一樣的,因此肌腱跟骨頭附著的地方,為了防止結構真正滑移、撕裂、變形,所以通常會有一些纖維組織的增生來固定結構,而這些增生的纖維組織反而變成結構還原的障礙。

這些跨關節連結中的增生,必須要把皮連線筋連線徹底解開,是的關節上骨頭的屈伸開合沒有阻力,才能夠真正的解開還原。一般直接調整骨頭的,骨頭沒有辦法定位,主要就是因為這因素。

 

 

5,手法、針法與運動訓練。
還原結構,可以用手法,讓皮、筋、骨連依次第還原。這種還原是在病人完全不出力,肌肉完全不收縮的情況下操作。

也可以在操作中,讓病人在系統連貫完整的情況下,主動收縮,這種方式可以分開不同層次間肌肉的黏連,也可以讓跨關節的肌肉比較精準的對位。

明白皮筋骨還原的次第,你可以用針刺讓身體不同層次的組織感受張力,進行調整。只要把還原的旋轉解開,讓張力連貫,針法跟手法的還原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醫者知道病人身體結構上,三個軸線錯亂的因果,就可以設計一些運動,讓病人在對的立足點上,使結構因使用而重新排列、重組。

 

 

一些關於脊椎療法的商榷:整脊療法跟整脊槍

 

用徒手手法治療疾病,從脊椎下手是最常見最流行的一種觀點。

診斷上從脊椎著眼,治療上從脊椎下手,常常可以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這種醫學觀點,表面立即的療效,背後長遠來看,未必是正確的。

 

就結構上而言,身體的活動,脊柱是作為肢體使用的支點,脊柱在身體的使用上是被動的,除了頸椎以外,脊柱並沒有主動活動、變形的機會跟能力。

 

除了受傷以外,身體結構的變形,

*******主要是因四肢結構而來的,是周邊肌肉的攣縮堆疊,由腳或手的形變,造成縱橫軸的改變,脊柱因而變形。

 

身體每個部分的形狀,是整個立體結構網絡代償妥協下形成的,每個部分的型態,都跟整個立體結構網絡互動、相關聯。

如果四肢末端鎖住的筋膜沒有解開,四肢關節深處的肌腱轉向的黏連沒有解開,整個立體結構網絡是沒有辦法真正改變的。

 

所以四肢的筋膜系統沒有解開,直接調整骨盆脊椎,只會打亂了軀幹內不同層次筋膜的對位,是無法真正改變骨盆跟脊椎的位置的。

無論在結構的變形,或治療的次第上,骨盤脊柱的形狀,都是被決定的,都只是最後的果,從來不是因。

. . . . . . 
 

流行的直接處理脊椎的治療,還有一種整脊槍。一種可以在一個點上,快速發出震動力量的工具。他們認為這種工具的好處,是快速精準而力量可以達到深部,在肌肉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可以矯正錯位的脊椎。

 

他們認為的優點,恰好是我認為這種醫學觀點最有問題的地方。脊椎是整個系統協調代償下的結果,脊柱椎體的錯位,是被整個系統拉歪的,調整周邊縱橫軸牽引的力量,錯位的椎體自然會回正,直接矯正脊椎,只是把系統張力分散到其他地方去而已,甚至更造成了真正病灶部位的張力增加,

 

所以這種在診斷上不分因果,治療上不分次第的工具,除了短暫打亂筋膜系統解消症狀以外,只會製造更多問題,使得疾病越來越嚴重。

 

 

 

 

中醫骨科傷科林兩傳醫師 演講~ blog~ 隨筆~ (整理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201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